时间:2024-04-23
黄薇
外交部如何“收礼”
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了20多年。他说,礼品最早都是面交,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演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摆好礼品,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此前双方都列有一份制作考究的礼单,每项礼品都列在上面,一目了然。
鲁培新说:我方收到礼品后,就给礼品受赠对象(一般是国家领导人)电话报告一下,说对方送了一个什么礼品,描述一下大概样子。后来礼品交接手续越来越简化,外国赠送的礼品,礼宾司只有极为简单的记录。
来而不往非礼也
送什么
送礼要因地制宜。给非洲国家送手工艺品,不如送一些实用的东西更好。鲁培新回忆,以前也送给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一些电器,比如熊猫牌的电视机。另据杨鹤熊(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介绍,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也向外国送过中国自产的电脑等数码产品,例如送给古巴、委内瑞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一些轻工业的产品,比如衬衫、手表等也很受欢迎。出访时,这些往往作为赠送对方翻译和接待人员的礼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礼物中开始有一些画册。送画册,也是向欧洲国家学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代中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印刷得非常精美。
这种特制的礼品往往收效颇好。比如2009年奥巴马总统来访,中方赠送给他的国礼是一幅刺绣作品《奥巴马总统合家欢》,工艺出自著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秀”。胡锦涛主席用10多分钟的时间如数家珍般地向奥巴马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艺术特色。奥巴马一家人的绣像栩栩如生,工艺巧夺天工,令奥巴马非常感动,惊叹不已。杨鹤熊也说,因为像刺绣这样的工艺很费时,往往需要提前半年就做好准备下好订单。
国礼怎么送
大有讲究
送礼大有讲究,从1950年12月7日至1951年1月10日,外交部一连制定了“新年及圣诞节收授礼品及祝贺办法”“收授私人礼物原则及办法”等共3个内部规章,通报各驻外使领馆和“外交部各单位干部”。
吴德广表示,他自己总结的经验就是,首先要重视国礼的政治意义。三位“老礼宾”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件“好礼”,看来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的“世纪宝鼎”。这尊高2.1米、鼎座高0.5米的巨鼎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的草坪上,既展现了中华古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象征了团结、统一和权威。杨鹤熊风趣地提到,“鼎”还谐音“顶”,“顶中国嘛”。这件国礼大气厚重,意义深远。其次是尊重各国的礼俗,送礼要注意他国的种种禁忌。比如向伊斯兰教国家赠礼,禁忌赠送酒类礼品,尤其是烈性酒。
鲁培新也概括了送礼中的三个误区。一是避免送礼过多,你送我也送,太重复。二是日常外交活动中,避免太贵重的礼物。每个国家都有规定,达到多少价值的东西都要上交,实际上受赠对象本人也拿不到礼品,倒不如送一些有意义的或者是实用的东西。三是忌讳体积过大。尤其对一些来访的外宾来说,太大件的礼品也不方便携带。
归根结底一句话:外交无小事,送礼有学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