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茂春 刘中强
摘要:新兴广场体育已经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主要休闲娱乐形式,对市民的生活产生多种积极促进影响。本文采用文献和例证来说明中国广场体育文化的变迁,新兴体育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结论:广场体育运动是城市文化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和市民娱乐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建议:现代新兴广场体育运动是城市文化的一面镜子,要更多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在大力推广过程中要让市民在精神、健体和素养上都得到有益的更新。
关键词:广场体育;特征功能;广场舞蹈;文化展望
从古到今广场的定义、作用和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古时候广场主要作用是聚集民众举行仪式、颁布法令,在重大节日举行庆祝仪式。中国近代大众休闲运动历史是从解放前殖民地设立公园时期开始,在1846年,殖民地香港最先出现市民公园“兵头花园”成为市民休闲散步场所。随后在1886年的上海出现内的最早的大众休闲之地“黄埔公园“。公园的设立,开启了近代中国人大众休闲运动的开始。人民公园的建立,受到当时社会的欢迎,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如武术、毽子、抖空竹、风筝、棋类等活动在公园里有了开展的场地。这种休闲场地的建设也在全国大中城市迅速推广,成为城镇市民健身娱乐的首选场所[1]。如今广场多指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与人进行交流互动的实体平台。广场体育运动就是在这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场地活动的人为主体,以城市广场为载体,在广场内借助体育设施和群体活动,以现代生活方式开展的体育运动[2]。
1、新兴广场与传统公园的差异性
新兴广场在建设和功能上有着独特的现代元素表现,这一点和传统公园相比较就能很清晰的表现出来。传统公园表现多是以园林山水见长,在公园内,以自然特色为主,公园设计多存在于山间林荫之中,人们在这里漫步,在静雅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公园内植被众多,更突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在这里气氛是宁静安详的,空气清新,是城市中难得的安静优雅之地。在公园内可怅古斯幽,在草地上舒展太极、练嗓、读书,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公园内开展的体育运动多数是传统项目,如武术、风筝、棋类等,体现出的是传统的意境、安静祥特点。而新兴广场的文化表现与公园有很大不同,在表现风格上更直接具体,与公园相比这里展现的是快节奏和奔放热烈的现代生活情趣。现代新兴广场都要建有一块大面积的空地活动区,以现代雕塑、灯光等科技设施进行全新设计,体现出的是现代风格,成为大规模群众体育运动的聚集地[3]。
2、广场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广场是城市文化载体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征。因其具有高度的开放、自由性,在这里活动的人不受地域、职业、年龄等各种限制,都有在这里活动的权利。新兴广场体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运动强度一般不大,技术要求低,易于开展普及,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因这里汇聚众多的休闲群体,相互交流信息能力强,对最新的时尚运动元素接受时间早。能在这里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一定也是在全国其他地方流行的,当今的广场舞蹈在全国各地全面快速普及,就是广场体育相互借鉴传播的具体事例。
广场体育文化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窗口,在这里除了使参与活动的人能够健身、保健、休閑、娱乐之外,还承担着多种社会文化功能作用。其一是改善了居民业余生活方式,让更多的民众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其二是以特有的广场文化提升人民综合素质,具有不用号召的凝聚力,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三是广场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只要易于大众学习理解掌握,都可开展,兼容包容性强,无论本土还是舶来品,都可在此获得一席之地,都能收到相应爱好者的关注。其四是对社区城市形象的提升,能够推动城市精神面貌的更新。
3、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广场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市民,其目的无怪乎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两个目的。都想在广场体育文化氛围中得到身心愉悦。这其中男女参与者的目的性还有所不同,男性活动内容种类较多且较女性更容易交谈和相处。女性参与者目的叫明确,就是健身、健体、塑型。伴随着休闲健身需求意识的增强,广场体育文化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人数不断增多。这样的结果就促使广场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了团体性特征。每个休闲广场都会有数个体育运动团体,如交谊舞、老年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主要形式。从市民最喜爱的广场体育形式排名上来看,舞蹈类异军突起,成为现代广场体育锻炼的主流,受到中青年和老年人的欢迎。从参与活动人群和时间上看,早晚主要是中老年人居多,这些人成为广场晨练和晚间舞蹈队的主体。在下午阶段中青年参与广场运动体育的居多,这些人以篮球、足球、轮滑等技巧力量型运动为主,充分彰显年轻和活力[4]。
现阶段广场舞蹈能够如此火热,它的发展势头和影响并非昙花一现,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产物,是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和物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看,人类从温饱走向富足的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人类的基本需求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广场舞是一种大众化的舞蹈,入门极低,只要参与就可,对于很多先天艺术有缺陷的人来说,广场舞能很好的弥补他们在艺术上的不足,经过长时间的跟随跳舞,在对舞蹈动作熟悉后,他们的舞步动作也改变了原有的生硬,在舞动过程中产生了脉动和艺术韵味,这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理解和提升。这种艺术转变会令这些人欣喜,锻炼热情更高。这样的变化也改变着这些人的艺术修养和品味。广场舞蹈多数音乐来自当下流行的歌曲,经过适当编排,有了相对应的动作要领。在熟悉的乐曲感召下,在广场的人会被这样的乐曲所感召,在心理和情绪上与音乐相呼应,这是一个能动的心理互动,急需通过身体亲身参与将之释放,已达到身心愉悦。这也是广场舞现如今火遍神州的因素之一。广场舞属于市民即兴表演范畴,很难与高雅高难度相挂钩,群众参与表演纯粹是自发形成,以娱乐身心和释放心理情绪的一种表现,是群体感情交融的表达。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广场舞蹈都有着特定的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动,极易掌握,能充分展示个性和自由灵活特点,能够很好的宣泄市民情感,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广场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和关注,很多人为之痴迷,特别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更是趋之若鹜。
4、兴广场体育对大众休闲运动的辐射作用
广场就是为了聚集公众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这也使得广场文化必然带来节庆般的喧嚣热闹。广场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市民观看参与,从而将广场体育文化推向更加热闹发展的空间。在新兴的广场体育活动中,舞蹈绝对算的上主力军,其它一些竞技项目如小轮车、滑板等都无法在舞蹈面前立足。广场舞蹈最早引起大众轰动效应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交谊舞,这在思想文化并不开放的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中国近代舞蹈中有关交谊舞的开展都被蒙上阶级腐朽性质,以至于这种有益的体育活动无法在大众中开展,随着文化和思想上的放开,西方的一些流行舞蹈元素的引进,促使民众能够逐渐接触交谊舞并喜爱上它。在此期间,西方的迪斯、霹雳舞曾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在城市广场上有些前卫的青少年以自己的舞姿展示这些舞蹈特性,让广大市民大开眼界,这些舞蹈并不需要高深的舞蹈功底,只需要随着欢快的音乐扭摆,在摇动过程中体味音乐与舞蹈之间默契的快乐。这种自由宽松的舞蹈个性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使得这种舞蹈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并席卷全国,成为时代潮流象征。这种大胆前卫的舞蹈作风,也促使交谊舞在群众中兴起,由最初的舞厅中逐渐转移到城市广场,很受中青年的追捧,使得交谊舞和老年秧歌成为中老年舞蹈娱乐最明显的界线。最近几年,广场舞开始与流行歌曲融合,成为时下大众休闲体育舞蹈的重要内容。这种舞蹈的特质应该很有广播操性质,具有整齐,统一特点。舞蹈音乐多是当今最流行的歌曲,如火遍全国的“最炫民族风”就是广场舞中最杰出的代表,这首歌首先就是最流行的歌曲,再配以优美的动作,在这样的曲风吹拂下,大跳广场舞的群众无不精气神俱佳,展现出极好的精神状态。这首歌曲所编排的广场舞还漂洋过海,在美国NBA赛场上展示过,现场一万多观众随着民族风劲爆的节奏扭摆。
广场舞文化对外来流行文化都能够接纳包容,去年除了国产的最炫民族风广场舞蹈红火一时外,另一首来自韩国的江南style,和今年的“小苹果”更是将广场舞的旋风推向一个更高地步。这也成为中国广场体育舞蹈与流行音乐同步的标志,也促成广场舞文化成为广场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组成。
5、广场体育文化的未来与展望
在现如今社会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水平下,广场体育文化也從最初小众范围逐渐发展壮大成大众积极参与的大型活动。广场文化内容页日趋合理更符合百姓参与和素养要求。广场体育文化能够更多的给市民提供参与表演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在愉悦自己身心的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生活。广场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与时俱进追赶潮流,使市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随着社会发展,统一活动空间的人更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广场的健身体育氛围,为所有人开设了交流平台[5]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共同的爱好者聚集交往,从而将休闲、交流、文化合为一体,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动力。广场体育文化是需要有精神动力和文化精神相辅助的价值、力量行为的整合,需要要稳定的内涵精神,这种精神之源来自城市文化发展。只要广场所在的城市能够健康发展,广场文化就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它的休闲功能、市民集体锻炼功能会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动力。其蕴含的道德素养、体育精神会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对引导市民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有助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现代城市中的广场文化已经成为检验这座城市是不是宜居城市的重要一项,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内设立造福百姓生活的公共空间,它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无可替代。
结语
新兴的广场体育运动正是彰显城市和百姓活力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展示舞台,大众的积极参与让广场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热闹,成为百姓休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这种休闲体育活动伴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它带给市民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的锻炼,成为大众喜爱并乐于天天参与的欢乐聚会。(作者单位:四川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君.广场文化研究[J].学术交流.2004(08)
[2]刘夏夏.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初探[D].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欧科珍,万英.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9)
[4]向武云.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6(06)
[5]孙洁,赵东平.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