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铁矿石贸易垄断困局待解

时间:2024-05-04

郭俊

今 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徘徊在下跌通道,连创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新低。曾经风光一时的铁矿石也难以独善其身,普氏指数一度跌破50美元/吨的关口,相比高峰时期的180余美元/吨,跌幅逾70%以上。当前,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仍然处于高位,面对铁矿石如此惨烈的局面,中国干散货船东需清醒认识以国际三大矿商为首的大型矿商垄断操控铁矿石贸易的意图以及给铁矿石运输市场带来的挑战,及时采取有效举措,破解当前市场困局。

基本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钢铁产量不断扩大,进口铁矿石逐渐成为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类工业原料。进入“十二五”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由2006年的3.26亿吨迅速增加至去年的9.325亿吨,增幅达186%,预计今年将达到10亿吨以上,进口数量连创历史极值,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高位。

进口来源两个“集中”

一是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8.19亿吨。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4.17亿吨;从巴西进口1.55亿吨,以上两国进口量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2/3左右。近年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数量占比呈递增趋势,对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依赖程度居高不下(见图1)。随着铁矿石价格持续低迷,西非铁矿石出口遭遇严重冲击,澳洲、巴西的出货比例进一步攀升,“垄断”格局日趋明显。

二是发货人日趋集中。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的铁矿石贸易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的近70%(见图2),占中国铁矿石供应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近几年铁矿石协议价格的谈判中,三大矿商寡头始终拧成一股绳,通过改变定价方式、争取运输权等手段进一步攫取铁矿石贸易乃至运输市场利润。即便是在当前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阶段,三大矿商的扩产步伐仍未停止,其垄断操控铁矿石贸易之心路人皆知。

受制于贸易方式

进口来源地和发货人的集中,加之中国钢企谈判力量始终难以有效整合,直接导致中国铁矿石贸易方式受制于人,特别是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几乎丧失主动权。一方面,在议价上很难争取有利价格;另一方面,在定价方式上丧失主导权,不仅长期运输协议机制被打破,还丢失了运输权,让三大矿商在享受高矿价的同时亦能攫取干散货运输市场利润。

与此同时,三大矿商还掌控了各自货物的运输权,通过掌控发货节奏来压低干散货运输市场运价水平,从而与铁矿石价格波动形成联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利润空间。高矿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持续下滑,由2007年的7.5%一路下滑至2012年的0.04%。随着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有所好转,但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降等原因,全行业仍然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去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只有0.9%,全行业已经步入微利经营态势。

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进口铁矿石依然面临对外依存度高、贸易定价权受制于人等问题,随着近来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中国铁矿石进口运输市场正面临大型矿商垄断强化、“走出去”受挫和钢企兼并重组加快等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大矿商续扩产能

去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一路下滑,但是在矿价一路走低的背后,三大矿商却在不断使用增产降价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力求排挤中小型、高成本矿商,增加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垄断操控空间。根据三大矿商发布的财报,去年,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为3.316亿吨,力拓为2.954亿吨,必和必拓为2.3亿吨。今年,三大矿商继续扩张产能,力拓预计实现产能3.3亿吨,并表示在2017年扩张至3.6亿吨;必和必拓预计产能达到2.6亿吨,并力争明年达产2.9亿吨;淡水河谷预计产能3.4亿吨,其新增9000万卡粉计划预计在2017年投产。总体来说,2014—2015年,以三大矿商为首的国际矿业巨头已经进入产能释放的高峰期。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中小型矿商已经抵不住铁矿石价格低位压力,相继选择减产或部分停产等措施来减亏。随着铁矿石价格止跌收涨,大型矿商将牢牢掌控铁矿石贸易控制权,船东将更加被动,干散货运输市场将面临更大挑战。

钢企“走出去”受挫

面对当前受制于人的铁矿石贸易局面,中国钢企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但是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一路下滑,“走出去”的风险亦不断显露,海外投资减值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环境的深入了解,造成中国钢企及贸易商的“走出去”过程风险不断累加,投资成本持续高涨。中国钢企“走出去”受挫,破除铁矿石贸易的国际垄断局面仍需时日。

加快兼并重组

新经济常态下,中国钢铁行业普遍陷入经营困难,加之钢铁去产能化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已大势所趋。自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颁布后,钢铁行业并购重组逐步加速,既有横向重组也有纵向并购,兼并重组方式从无偿划拨逐步向股份转让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收购发展。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加速重组期,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掀起了行业并购重组的高潮;鞍钢集团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直接并购整体上市后的新攀钢。随着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中国钢企行业话语权将趋强硬,主要表现在三个“增强”:一是行业集中度提升,议价能力持续增强;二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稳定原料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三是供应链条拉长,操控运输环节的意愿及能力增强。

建议对策

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低迷,中国钢铁行业迎来了“抄底”时机,这不仅为中国钢企调整海外投资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利契机,而且为干散货船东扩大运输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中国干散货船东需要冷静分析当前所面临的环境,立足科学研判市场发展趋势,从加快创新合作模式和提升船舶经济适用性两方面入手,加速拓展步伐。

首先,在加快创新合作模式方面,突破传统经营思维束缚,主动跟随当前铁矿石进口运输市场变化趋势,力争由单一的矿石承运人向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变,逐步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乃至创新。就实践而言,应注重加强与中国钢企的战略合作,尝试搭建物流合作平台,努力推进海外投融资、国际贸易及港口物流一体化进程,通过资源共享,发挥专业领域管理经验及优势,加强在港口、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其次,在提升船舶经济实用性方面,贴近铁矿石运输市场实际需求变化,科学研定船型的更新发展。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船型的更新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船舶发展大型化,以淡水河谷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为代表,通过运输规模化降低运输成本;二是船舶适用范围广,侧重新兴航线,使船舶设计更加贴合航线的个性化需求;三是船舶建造技术新,结合低碳环保要求,在提速降耗方面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船舶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船舶技术的应用更新,为推进合作模式创新提供助力,以求不断深化铁矿石进口运输市场的发展空间。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