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侯军伟
涨价应不应该,何时涨,涨多少,这些技巧都是企业在涨价前应该考虑的。
乳品企业受各类成本增加的影响,经常要解决产品涨价的问题。涨价后,对渠道和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可能会产生市场波动、影响企业的销量。
为降低因涨价而引起的市场不良反应,企业每次涨价,都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保证平稳地过渡到新的价格体系中。
涨价前的考虑
企业虽然受成本增加的煎熬,但在涨价之前,必须要考虑市场形势、竞争对手和自身的承受能力,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准确的涨价决策。
首先,看市场发展趋势。市场发展趋势受国家政策、金融政策、区域消费环境、消费者支出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通过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判断,暂时持观望态度。
如果国家有行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则可以通过获得国家补贴而暂时不涨价、维持市场现状。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严重影响到国内各类奶粉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如果国家不通过政策调控,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堪设想。于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给予企业补贴。企业由于有国家的政策补贴,获得了短期休整的机会。
其次,看竞争对手。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自由竞争、就是打倒对手。
在企业是否涨价这个问题上,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表现。因为竞争对手就是自己的参照物,规模相同的企业的成本差异很小。
观望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其实就是“知己知彼”的过程,能为自己制定价格策略提供依据。
最后,看成本的增加情况是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边际效益的利用率。
如果一个饮料企业的年生产规模是50万吨,则比一个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企业在采购成本上更具优势。因为它采购量大,其采购成本相对较低(理论上是这样的)。
如果企业的成本增加情况已经超出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则可以通过降低供应商的供应价格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果不能降低供应商的供应价格,就必须通过涨价的方法使企业经营系统平衡。企业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要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涨价策略
企业要调研消费者、经销商和终端对涨价的认知程度,只有对他们的心理有清晰的认识,涨价才不会失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主要有两种涨价策略。
一、试探性涨价
部分产品先行涨价。在成本无法降低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稳妥,可以采取部分产品试探性涨价的策略。
企业要梳理产品线,进而将这些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敏感型产品,另一类是不敏感型产品。
所谓的敏感型产品,是消费者日常消费的产品,同时也是企业的走量产品,价格低、销量大,消费者特别关注价格,并且这类产品的消费者不够忠诚。
所谓的不敏感型产品,在消费人群中是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组成的消费群体,他们对品牌忠诚度较高。
同时,这类消费者选择的产品必然是相对小众的产品。由于产品的高品质、高价位的特点符合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目标消费群体不会因为价格而改变消费习惯。
当企业确定这两类产品后,即可对不敏感的产品进行试探性提价。因为这些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较小,即使涨价后消费者发生消费转移,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现金流和整体运营。
如果试探性涨价后市场相对稳定,其他产品也可以涨价。
二、跟随性涨价
企业在面临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特别是重要生产要素(比如原材料)涨价,企业完全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涨价情况跟进。
此策略虽然被动,但风险相对较小,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采取跟随的方法。但跟随涨价也有问题。
如果竞争对手有备而来,可能配合使用相关的促销活动、广告宣传、渠道费用支持等营销要素。跟随企业如果没有进行全面策划,只是在价格上跟进,就可能受竞争对手的影响,甚至丢了市场。
涨价前后的三项重要工作
涨价前,企业要做好三项工作:
(1)要有涨价的充分理由。是原料成本增加,还是生产工艺改进导致的,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涨价的原因,让经销商、零售终端和消费者相信涨价不可避免。
(2)确定涨价策略。了解竞品的涨价信息,确定企业的涨价时机和涨价幅度。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
一是采取跟随涨价的方法。这是比较谨慎的做法,可以减少公共舆论的直接批判,可以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理解。涨价的幅度可以自由掌握,既可以和竞品的涨价幅度相同,也可以低于竞品。
二是采取直接涨价的方法。企业在某个市场是领导者时,采取直接涨价的方法并不会影响市场,但风险是公共舆论,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并不是说直接涨价不可取,在企业各项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涨价无可厚非。
当然,企业作为商业机构,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在消费者不会流失或少量流失的情况下,涨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3)涨价前要做好市场铺垫工作。涨价前必须要和企业的核心客户沟通,传递明确的涨价策略和涨价期间的相关支持工作,打消核心客户的担忧。
企业可以通过阶段性的累计销售奖励、终端的陈列奖励、买赠支持等方式,将产品顺利送达销售终端,促进产品销售,把涨价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涨价后,企业要做好三项工作:
(1)做好消费者教育工作。产品涨价后消费者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降低忠诚度,进而产生品牌转移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工作:
一是通过品牌宣传,进一步强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二是要传递产品理念,不仅关注产品的价格,还要关注产品的品牌和品质;
三是针对终端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给消费者适度的优惠,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维护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保住消费者就保住了市场,同时也抵制竞品对市场的渗透行为。
(2)预防竞品的价格干扰。如果企业领先涨价,会给竞争对手留下短期的价格干扰时机。假如竞品不涨价,并采取促销、公关等市场支持措施,就会对企业的产品销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企业的产品基本可以分为形象产品、走量产品、利润产品、阻击产品,这四个类型的产品群都有各自的功能,在受到竞品干扰时,有必要采取策略性打击行动。
一般情况下,企业要保证走量产品和利润产品的市场安全,在这两类产品受到竞品影响时,可以用阻击型产品应对,甚至可以从走量产品和利润产品中选取1~2个单品定向打击竞争对手,和竞品开展正面价格竞争,稳定消费群体。
(3)加强整合营销,稳定市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价格是直接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因素,但产品质量、品牌美誉度、服务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产品涨价后,企业应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发挥企业整体的销售能力,通过终端宣传、促销、导购、陈列、路演等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达到涨价不掉量的目的。
小贴士Tips
为了保证成功涨价,乳品企业必须分析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这类消费者没有品牌忠诚度,只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
二是价格不敏感型消费者。这类消费者只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价格只要适中就可以考虑购买,品牌忠诚度较高。
三是冲动型消费者。此类人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也有忠诚的消费品牌,但经常会发生消费转移现象,这类消费者比较容易受终端拦截的影响,本来想好购买A类产品,结果在终端被B类产品的导购员拦截。导购员介绍、推销产品,消费者冲动消费,进而发生消费转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