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向日本“国宝”企业学工匠精神

时间:2024-05-04

文|郑渝川

向日本“国宝”企业学工匠精神

文|郑渝川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确实有必要引入喜欢鼓捣的精神。很多人嘴上承认动手能力、实践创造(创作)的重要性,但秉持的观念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一套。喜欢鼓捣,反复尝试,本质上是频繁的、零碎式的创新,也具有重大价值。只有让人们更多地参与动手制作,只有去除对于体力劳动的歧视,才可能像美国一样形成不竭的创新热潮。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就是要像那些工匠那样,懂得慢工出细活,创造出超乎绝伦的精致,还要精益求益,一次次带给顾客超出预期的体验。在古代社会中,在全球各地都曾出现过工匠传统,这就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些文物,因其实用功能与优美外形设计的完美融合,会让今天的人们感到震惊的原因。但在近代之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提速,人口大量增加,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来提高各类产品的产量,就变得更为重要,精益求益的手工、半手工制作方式几乎被淘汰。

20世纪70年代起,工匠精神在中南欧一些国家及日本获得复兴。日本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迎来了经济腾飞,但日本产品一度以质量低劣闻名于世,受到外国人的嘲笑。日本一批企业家开始注重提升日本的制造业产品品质,而实现了经济腾飞。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引导,日本制造摆脱了过去的低价低质产品的标签,开始成为精益、极致和完美的代名词。

《工匠精神》这本书的作者根岸康雄是日本著名产业经济新闻记者。该书介绍了日本近几十年来工匠精神复兴,在产业界涌现出的12家世界领先级的中小制造企业的案例故事。这些企业的产品,包括直径仅0.2毫米与蚊子口针一样大小的、几乎实现注射无痛的注射针头,为苹果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提供产品镜面化研磨服务,以针尖高频度振动实现的无噪声的牙石清洗器、不影响食材使用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冷冻技术等。

书中谈到的这些案例企业,共同特征都在于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所在的细分领域,耐得住寂寞,不计较工本,苦心钻研,以向日本及全球消费者贡献出令人惊叹的超级精致产品为己任,在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喜悦,无意为扩大产量和产值而牺牲产品品质。这些企业被视为日本“国宝”,是日本作为制造大国的立国之本,其案例经验对于转型升级之中的中国制造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创业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王巧贞380829298@ qq.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