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巩峥 卢志军
收起喷药器,放飞瓢虫、捕食螨、丽蚜小蜂等生物卫兵消灭害虫,这样的景象,如今已遍布京郊13个区县的160万亩农田
西红柿、黄瓜、彩椒的秧子上,挂着写有“丽蚜小蜂”字样的小袋和卡片;地边摆着装“捕食螨”的小盒;畦间不时能看到芽孢杆菌、激活蛋白等小标牌;一抬头,大棚里巨大的蜂和花大姐飞来飞去……
这间“养”满虫子的温室,就在延庆县康庄镇的小丰营村。这里“养”的虫子可不一般,它们是市植保站专门培育的18种害虫天敌,用来对付白蛾、蓟马等常见害虫。
收起喷药器,放飞瓢虫、捕食螨、丽蚜小蜂等生物卫兵消灭害虫,这样的景象,如今已遍布京郊13个区县的160万亩农田。多达300余亿头的生物卫兵正在为农民站岗,守护着田园的绿色、健康。
周氏啮小蜂、丽蚜小蜂、捕食螨……这些比芝麻粒儿还小的虫子,果真能有这么大威力?
市植保站高级农艺师郭喜红介绍,它们是货真价实的生物卫士。以小丰营村的温室为例,依靠它们,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对蓟马、蚜虫、灰霉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控已达到100%,化学农药下岗了。
视线转向密云。在这儿,守田小虫同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大作用。
滋润京城的密云水库,坐落在该县中央。密云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说,如今,水库周边的林田不再打农药,取而代之的是数亿头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它们既能有效杀死害虫,又无毒副作用,还不影响环境。
水库周边的温室大棚,农民们正忙着收新品番茄。“瞧这果子多可人,摘下就吃,口感倍儿棒。但如果打了农药,整个品质就会降一大截儿。”农民陈启升说,是大棚里的蜂类等害虫天敌,成就了他家果菜的好品质。
在密云,大田中的玉米、林田中的板栗,都和温室大棚里的蔬菜待遇相同,有“生物卫兵”保驾护航。以玉米为例,该县用赤眼蜂对付二代玉米螟,20万亩玉米从未打一滴农药。
“一亩地玉米,如果正常打药,一年得用掉0.25公斤。这么一算,20万亩地一年减少农药使用量得有50吨。”工作人员这样计算。
这么得力的虫卫士如何得来?走进位于密云县的北京天敌昆虫繁育基地,10多种天敌昆虫正在繁育中。在基地的羽化车间,可以看到钢架上悬挂着一个个像纱窗一样的钢丝网,网格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育蛾的蚕茧。
“现在,基地繁育的主要品种有两个,一个是赤眼蜂,一个是周氏啮小蜂。”密云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李清波介绍,前者是玉米螟、卷叶蛾、杨扇舟蛾、苹果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克星”,后者主要用于消灭美国白蛾。
刚刚过去的6月中旬,玉米地里的一代玉米螟进入高发期,赤眼蜂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
在玉米叶的背面别一个小纸袋,里面放100多粒赤眼蜂虫卵,每粒虫卵能产100多头蜂,总计一袋能产一万多头蜂。这一万多头蜂再分别去寻找玉米螟的虫卵,在其卵中生子,“差不多1亩玉米地,1个小纸袋就能解决问题。”李清波说。
眼下,专门生产瓢虫、赤眼蜂等的“虫工厂”在密云、海淀都已建立,新的天敌繁育基地也正在筹建中。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周氏啮小蜂、管氏肿腿蜂、异色瓢虫、捕食螨等害虫天敌,每年都有200多亿头从工厂飞赴田间“战场”,明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0亿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