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盛 斌 高 贺
城市外贸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且随着西部城市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外贸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会愈加显著。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高度集约化、高度流动性、高度渗透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西部。而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贸易兴边政策在西部沿边城市的贯彻执行,西部城市发展外贸的政策大门已经敞开。西部各城市正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推动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地域、区域经济互补的优势,积极寻找有前景经贸合作领域,采取措施积极发展城市和区域贸易,势头良好,中国西部城市外贸竞争力正悄然崛起。
西部城市排名稳步上升
通过分析2005年和2001年入选中国外贸前100强西部城市排名表(见表一)可以发现2001至2005年间,入选中国外贸前100强西部城市排名变化有如下特点:
入选前50强西部城市数目增加。2005年入选外贸前100强的西部城市有重庆、四川成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14个城市,其中入选前50强的有5个城市,占入选100强西部城市的35.71%,2001年这一数据为28.57%。
入选城市整体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入选城市平均得分为14.23,而2001年均分为14.14。2005年,综合得分超过10分的城市有10个,占入选100强西部城市的71.43%,这十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为16.98;而2001年这组数据分别为8,57.14%,15.76。
西部贸易竞争力领先城市排名小幅上扬。西部城市贸易竞争力领先的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的排名分别从2001年的24位和29位上升到21位和28位。
位次变化升势大于降势。从表一最后一列可见,虽然2005年14个城市中的8个排名较2001年有所下降,但除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贵州省贵阳市名次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余城市下降幅度均在10名以内,陕西省西安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只下降了1名;反观排位上升的城市,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等,排名上升幅度均在30名以上。经计算,2005年较2001年排名下降的城市平均下降了13.75个名次,排名上升的城市则平均上升了17.17个名次。
因此,2001年至2005年间,西部城市在外贸竞争力综合排名方面表现良好,稳中有升,且有个别城市表现抢眼,外贸竞争力崛起之势日趋明显。
原因分析
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普及绿色GDP核算,以及贸易结构升级的迫切性的形势下,我们在评价一个城市的外贸竞争力时不应局限于贸易的规模和速度,否则会牺牲宝贵的当地资源,同时造成初级产品定价话语权长期旁落、高新技术产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等弊端。因此根据《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研究》的表述,外贸竞争力这一综合指标项下选取了外贸水平竞争力、外贸结构竞争力、外贸效益竞争力、外贸发展竞争力、外贸区位竞争力这五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外贸竞争力。下面分别从上述五个指标考察西部城市外贸竞争力崛起的原因。
部分西部城市外贸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带动了区域外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外贸水平竞争力是衡量出口规模、出口扩张速度的重要指标。从表二可见,2005年西部城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外贸水平竞争力排名较2001年大幅上扬,并入选全国前20名,这也是西部城市首次入选该项指标的全国前20名。
在周边国家经济复苏、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大好形势下,贸易兴边政策效果显著。据统计,自实施贸易兴边政策以来,西部沿边城市出口驶入快车道,出口量迅速上升。“十五”期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口分别迅猛增长12倍、15.6倍和3.6倍,以远快于全国的平均增速向前疾驰;在外贸水平位次上实现跨越式增长,由入世初期的榜尾跃身挤入2005年的前20名。外贸水平的跨越式增长将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全区域的外贸竞争力的提高。
西部城市逐渐摆脱初级资源型产品占主导、出口市场单一的外贸特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外贸结构竞争力是衡量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出口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程度进而反映出口市场开拓能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能力,及应对风险、抵抗外部冲击能力的指标。从表三可见,西部城市重庆、四川成都均以较高排名首次入选该项指标的全国五强。另据统计,2005年乌鲁木齐、博尔塔拉自治州的产品高度化得分一并跻身全国前20位,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也比2001年分别增加30.6%和24.7%。同时西部城市成功摆脱资源单一、国内市场规模有限的限制,打破了单一市场、单一产品垄断出口局面,使产品结构趋于分散、市场开拓后劲十足。2005年成都、重庆的出口产品多元化指标值均居于全国前15位,这也是其外贸结构竞争力一路飙升的重要原因。
部分西部城市外贸效益竞争力迅速飙升,带动了城市整体外贸竞争力的优化。
外贸效益竞争力反映了贸易增值率、外贸增长对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外贸对当地经济的拉动程度。部分西部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降低了对国外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导致出口增值率相对提升,同时成为拉动城市出口的主要力量。通过表四我们可以发现,西部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自治州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入选该项指标的全国20强。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除包头市外贸效益竞争力排名小幅下挫之外,乌市和伊犁自治州的该项指标排名迅速飙升近百位。外贸效益竞争力的加强提升了贸易对本地GDP的贡献率,加大了贸易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进而能使整体外贸竞争力再攀新高。
此外,与外贸水平竞争力、外贸结构竞争力、外贸效益竞争力共同构成外贸竞争力二级指标的外贸发展竞争力和外贸区位竞争力在2001年至2005年间虽不像上述三个指标表现抢眼,对整体外贸竞争力的崛起贡献显著,但也稳中有进,与其他指标协同作用,成为西部城市外贸竞争力崛起的有力支柱。
西部城市的潜力
有利的政策因素是西部城市发展外贸的制度保障。
国家颁布并实施的若干关于西部开发开放的政策扫清了西部城市发展外贸的制度障碍,使得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够一心一意发展城市外贸,带动城市整体发展。有利且明确的政策增强了外商到西部投资的信心,使外商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西部城市。国务院在《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专门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并分别有具体的优惠政策出台。在随后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快发展。”上述若干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使得相关国家部委将其政策向西部大幅度倾斜,同时西部各省、市政府也积极制定了有利于发展外贸的地方性法规政策。
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是西部城市发展外贸的自身有利条件。
西部大部分城市工业化程度较低,大都处在与其所富有的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初级阶段,如包头的钢铁产业、新疆的油气产业、棉纺织产业等。与东部城市相比,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是西部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深加工,提升产业高度,增加产品出口附加值,成为西部城市增强外贸竞争力的关键。
边境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独享边贸之利。
自国家实施贸易兴边政策以来,西部边境城市的外贸竞争力迅速上升。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也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由边境小额贸易单一形式向多种贸易方式并行转变,资源型产品的长期主导地位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由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投资建厂,涉及范围包括石油、纺织、机电、建材、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同时,参与边境贸易的城市范围在逐渐扩大。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西部边境城市的边贸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
西部城市可以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西部地区较东部发达地区落后是客观事实,因此西部城市可以利用东部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提升外贸竞争力。同时,虽然西部城市是经济上的落后者,但在引进新技术、使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方面,西部城市反而拥有独有的后发优势。
西部城市的不足
在看到西部城市外贸竞争力崛起的同时,不应回避西部城市在外贸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其和东部城市的巨大差距。大部分西部城市规模偏小、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单一,决定了西部省区在贸易结构、效益、发展的分项竞争力不足,这些我们通过上文的表一至表四都可以清楚地发现。如表一所示,2005年的中国外贸100强城市中,西部城市仅占14%,且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重庆市,也被挡在20强的大门外。具体说来,西部城市发展外贸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部分西部城市对自然资源依赖严重,贸易结构较为单一和脆弱。
部分西部城市的出口产品完全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单一,使这些西部城市承受外来风险的能力有限,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再加上近两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限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对本地自然资源依赖严重的西部城市出口规模大幅下降,变差水平转优为劣。
大部分西部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不高。
大部分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密集度产品占主导地位,这些产品的迂回度低,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外溢功能较弱,使贸易对本地经济的拉动力度较小。据测算,目前我國纺织品、服装、鞋类产品的带动度仅2.4,较之高端机电产品、成套设备3.9的带动度相去甚远。在2005年外贸增长对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超过50%的27座城市中,西部城市中仅新疆伊犁自治州入选。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不高还导致西部城市吸引、利用外资的力量薄弱,产业内部缺乏领军企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005年,中西部地区省市无一进入发展竞争力前20名,绝大多数城市的投资进口设备价值和大企业数量低于上榜百强城市的平均水平。
大部分西部城市外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对出口企业的吸引力。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城市的城市基建、能源、交通、通信、教育等相比开发较早的东部地区整体水平落后,且特殊经济区数目极少,导致对出口企业缺乏吸引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弱化了西部城市的区位优势、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等。
城市外贸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且随着西部城市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外贸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会愈加显著。在全球瞩目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不断提升西部城市的外贸竞争力对早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将是中国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步骤和环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