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漫谈地区核心外贸竞争力的打造

时间:2024-05-04

陈 刚

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下,作为后进大国的中国必须选择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地区来讲也是如此。

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该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能力、运用国外优质资源的能力、开放程度及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能力以及对境外先进技术及优质资源的吸收和运用能力,主要指标体现为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增长率及影响力。

从《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研究》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城市外贸竞争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口规模,出口结构以及技术含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我国各城市外贸竞争力结构指标对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的多元化依赖较大,产品高度化指标的贡献相对较小,说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因素在我国城市外贸竞争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产品高度化指标的改善以及多元化依赖程度的改善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外贸竞争力以及国家外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到WTO的大家庭,对外贸易及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竞争能力,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中国已不能简单地重走世界近代史上出现的两种工业化道路。显然,制造业落后的中国,并不具备走西欧式工业化的条件。这样,走北美型的工业化道路,似乎也就成为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贸增长和经济发展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中国的外贸增长缺乏后劲,支撑出口增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不仅如此,出口产品和营销之间缺乏产业联系。同时,我们在发展中也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障碍不是来自初级产品扩张本身,而是来自于扩张背后所隐含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制度和结构因素。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走北美式的工业化道路,也不能把推进本国的工业化当作初级产品出口生产的简单替代,而应当特别注意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传统的经济结构关系,改变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整个外贸产业的竞争能力,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在未来的岁月里,这要求国家以及各地区通过对初级产品国内、国际分工和贸易关系的调整,成功地实现外贸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外贸产业化来提升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般说来,相关产业和上游供给产业的竞争力和支撑,是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就外贸产业竞争力而言,相关产业主要指外贸产品的供给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贸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外贸产品供给产业的整合和优化。换言之,有赖于外贸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实践证明,在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是否能够在生产、经营和销售之间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价值链,特别是使出口营销这个中心环节富有创造力,实现外贸产业化是影响外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中有竞争优势,应在于它实现了外贸产业化。例如:发达国家借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已经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外贸产业链。我国台湾地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经济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源于它较长期地实施了外贸产业化战略。当然,外贸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还依靠外贸产品和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没有实力的外贸产品和强硬品牌、没有竞争力突出的制造业作为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大国能够在国际贸易和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国内竞争从来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早就指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相互利益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波特教授1983年为里根总统设计的产业竞争力是“促进企业发明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采用技术,提高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竞争强度和企业战略与企业结构密切相关,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企业创新才能等,都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同。例如:美国与日本企业界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在世界经济形势宽松的环境下,日本产业竞争力更强一些,但在世界经济趋紧的情形下,美国的产业竞争力可能更高一些。此外,机遇也是影响外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政府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对机遇的把握能力,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都对外贸产业竞争力具有深刻影响。

提高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长期过程,需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共同努力。外贸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战略与战术的角度来加以逐步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讲,即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夕阳产业,也在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是提高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但高技术产业范围相当广泛,一个城市不可能在所有高技术产业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果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所有高技术革新产业的发展,势必造成力量的分散,最终可能没有一项高技术革新产业具备竞争优势。高新技术革新的发展应集中在现有的产业群上,政府在确定先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应当特别注意集中使用有限资源,对于那些有巨大现实市场需求或潜在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产业,也不能一概列入发展对象。要集中本地区的优势力量,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来发展本地核心竞争力。

要发展外贸竞争力,构建创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也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政府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改进管理,促进知识的广泛而有效的传播。制定、实施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科技发展规划。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鼓励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尤其是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并加大力度,使创新体系牢固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和各级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分工合理,步调统一,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新型关系,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创造国际科技合作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协助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其次,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国家及各地区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创造一个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竞争,规范竞争,营造崇尚自由竞争、勇于冒险的氛围,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激励推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给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由,并密切配合,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在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让其自由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下,作为后进大国的中国必须选择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地区来讲也是如此。为实现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打造本地区强有力的外贸竞争力,各地区在外贸产业发展进程中应采取积极而稳健的战略举措,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整个外贸产业的竞争能力,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同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解决制约外贸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本地区的产业布局,才能真正创造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创造我们真正的竞争优势,进而争夺与占领国际市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