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了新时代,其最显著特征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江泽民不仅继承了“邓小平时代”的改革成果,而且发展、扩大了改革成果,其最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开拓进取,敢于创新,使中国经济驶入了更加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其最显著特征是发展理念与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现代化解放思想
没有经济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事实上,经济现代化既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革命,又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竞争,它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以世界为竞争舞台。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经济现代化的探索与推动,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而且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经济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1.1思想观念的更新--“邓小平时代”的探索
1978年,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绝对是万万不行的。正是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中国终于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1.1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现代化,就是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工业化和经济体制市场化,实现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强大阻力,作为第三世界后发展国家的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困难重重。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现代经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他在深刻反思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逐渐走向自我封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那么如何使经济体制改革既能顺利进行,又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呢? 邓小平睿智地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①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1.2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②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稳定,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收获效果。纵观国内外发展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迅猛推进的阶段,也必然是各种社会问题相伴滋生的阶段,可以说,在检验改革发展的成效的同时,也考验着国家维护稳定的能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稳定的社会局面,也是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必由之路。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党的执政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的宗旨所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如果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可以说,中国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和平稳定的环境,而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1.1.3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很早就指出: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③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国初期邓小平著名的“猫论”就是对生产力问题重要性的较早描述,但很遗憾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文革”期间更是被冠以“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
邓小平还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④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邓小平是第一人。邓小平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发展动力学说,邓小平认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⑤ 邓小平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突破了革命解放生产力的定论,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1.2经济体制的确立--“江泽民时代”的成果
1.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腾飞之路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⑥对当时社会上关于新经济体制的几种说法,江泽民则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⑦并建议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准确界定概念的基本内涵, 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独创性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插上了腾飞之翅膀。
1.2.2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为此,世界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称为世界的一个模式或范例,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受到的限制与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限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4年3用25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可以说,中国适时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来说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条康庄大道。
1.2.3“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发展问题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既继承前人的思想又立足于新的实践,回答新的实践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始终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⑧,这是因为,“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⑨ 实践证明,江泽民的这些论断是非常科学的,这是在准确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用一系列紧密聯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1.3发展理念与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
1.3.1全局理念: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布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我国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区域经济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先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已经呈现“凹陷”之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是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内容。政府根据这种形势,适时作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决策。
翻开当今的中国经济版图,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凸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态势。这种新的战略布局体现的是一种全局理念,这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3.2创新理念: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世纪的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发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庄严号召。这是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正在向科技强国挺进,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胡锦涛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这是基于当代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作出的战略判断。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出,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种创新理念凸显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上的新理念,新思维。
1.3.3科学理念: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也是时代对我党领导经济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中国来说,科学发展观是精而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是一种更科学的发展理念。
1.3.4和谐理念: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证。经济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经济现代化主要强调经济指标,而“和谐社会”主要强调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指标,二者是互为前提的。
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探索与努力,到江泽民、胡锦涛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把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过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继承前人的有益成果,同时又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才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有了这个动力,中国经济现代化才不断地向前推进,中国才能够加快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脚步,尽快实现历史性跨越。
2. 改革开放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2.1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以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和广大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和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首先,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新的征途上,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现代化才能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其次,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证,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等成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迸发出建设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巨大积极性。最后,改革开放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信心。广大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和历史比较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同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经济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2.2经济现代化的辉煌成就加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与力度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广大人民充分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因此,改革开放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就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与力度。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开拓中国经济现代化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⑧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
⑨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作者简介:叶春涛(1979、12-),男,汉族,河南省商水县人,现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