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彦
2009年当朱静来到武汉担任琴台音乐厅分公司的经理一职的时候,她能够意识到自己将在武汉这一全新的地域进行一个开拓,“武汉的演出市场比较北京等一线城市来说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朱静说,“但是正因为此,我们的工作才更加有意义。”采取拓荒的态度来开辟市场,朱静一直期待在这座地处中原的城市中施展宏图,借助琴台音乐厅这样一个文化场所的中心,使得武汉这座生命力旺盛的市民化城市在另一方面的精神需求也能得到提升。2012,武汉“音乐之城”的建设和打造,正在进行。
《生活家》: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你觉得你够投入在武汉的生活吗?
朱静: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老家在北京,来武汉只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已经很“投入”在武汉的日常生活了。我非常喜欢这里,一直觉得武汉是一个“美人城市”,环境和水资源非常的养人。虽然武汉的天气和武汉人的性格一样直爽生猛,但这也正是城市的特点和象征。作为投入城市生活的人,我能接受如此独特的武汉。
《生活家》:从个人角度出发,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武汉应该有而现在还没有的?
朱静:武汉的硬件非常发达,唯一欠缺的就是软件了。整个城市的精神状态也是比较安逸闲适的,这一点从城市里人们走路的姿势都看得出来,北京任何时候都永远是急匆匆地向前冲,武汉在许可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更愿意过一种悠闲的生活。可能在城市人们的状态中,武汉还需要更有活力,更向上的一种精神。
另一点就是整体的素质修养问题了。因为我们做音乐厅的演出行当,在这种纯精神消费的场所就会使整体素质水平特别明显的体现出来。包括随意大声喧哗,吃东西之类现象的突出体现,还是表明武汉音乐和文化的环境还有待提高。
最后如果要说硬件的话,我强烈建议武汉引进统一供暖!作为北方人,实在无法忍受冬季这种湿冷的房间温度——在北京,人们都是习惯进屋就换便服,而在武汉,即便是开着空调,我还是不敢把羽绒服从身上脱下来!
《生活家》:在武汉生活,最难习惯的是什么?
朱静:还是普遍的素质问题。包括乱插队,大街上抢着拦的士,特别是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这是我一直适应不了的。我刚来武汉的时候,对武汉人民“热情”的大声对话方式实在是消受不了,有一次我甚至被人“逼着”倒退出房间——对方大声说话的架势让我误以为是在跟我吵架!后来被告知这是武汉人交往之间表达亲密的一种很有特点的方式,虽然情感上能够理解,但还是有点接受无能……
《生活家》:您觉得武汉对您最无法割舍之处在哪里?
朱静:武汉的水资源,这个是武汉最为珍贵的。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对比起来非常能够感受到这种差异。在武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可以不用注意特别节省(当然不是浪费的意思),而不像北京,我小时候甚至洗手的用水都是极其注意的。
另一点就是武汉的小吃,这也是非常难以割舍的——如果小吃的环境能更干净整洁的话就更好了。
《生活家》:用一句话描述武汉在你心中的意义?
朱静: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武汉按照城市性格来说,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最后我意识到了,武汉是南方的气候和环境,北方的脾气和性格!
武汉对我个人来说,是事业轨迹中最重要的中转站。
《生活家》:2012,您对武汉有什么新的期望?
朱静:期望武汉到北京的高铁能快点修通!这样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很多院线演出都成为了可能。也期望武汉人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需求上,武汉有辉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期待能够在精神层面上有更多的建树。
《生活家》:武汉要建成全国中心城市,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朱静:按照武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硬件上应该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武汉有别的城市无法替代的地理优势。交通非常便利,又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客观条件上说,对音乐厅也是很有益处的——很多演奏家不愿意去二线城市演出,就是因为没有直达的交通,都是要到某一个中心城市再转车,颇费周折。去年,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提出建设“文化武汉”,其中一项便是要建设“音乐之城”。而武汉这样的交通,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乐团和演奏家来演出,交流相对会更便捷,更频繁。当然从软件素质上,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生活家》:梦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朱静:对我个人的事业来说,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台阶——毕竟做了十几年的演出,特别期待能够在武汉这样一个全新的平台上有更好的发展。往最大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生活家》:2012如果世纪末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朱静:当然是和我的家人们在一起,还有我的宠物狗狗!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希望没有任何演出安排,能让我打飞的回去和家人团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