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投资新贵:主权财富基金
次贷危机、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危机、信贷紧缩……众多热门经济词汇演绎全球市场的迅猛变化,而其中尤以“主权财富基金”最受瞩目——深厚的政府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大手笔的金融收购,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的主权财富基金,其向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巨额资本投入使之成为当仁不让的投资新贵。
自1953年科威特投资局设立至今,保守估计,世界已有超过20家主权财富基金成立,约有近3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进行运作。而美林全球研究2007年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则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在今后的五年将以年均1.2万亿美元的速度保持增长。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众多参与者而言.如下共识已然达成: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将迅速增加。
粉墨登场
说到主权财富基金,不能不提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这个曾令抵押银行家和经纪人风光一时的业务,如今却大面积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股市的全面下挫。据高盛的一份报告中称:自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已经导致全球银行及券商遭受约1460亿美元的损失,而欧美各大银行2008年将进一步减记资产600亿美元。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的救市措施,但依然不能阻止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所谓抄底机会则迎来了主权财富基金的粉墨登场。
2007年11月27日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权。12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东投资者共同向瑞银集团投资117亿美元。12月1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斥资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的可转换股权单位。而就在中国的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又传新动作。据相关报道称:中投公司正在就拟以40亿美元投资由美国私募机构J.C.Flowers新组建的一只基金进行深入谈判,此基金将主要关注世界金融领域中的投资机会。如果此次成功投资,这将是继中投公司30亿美元入股黑石、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以来的第三笔海外投资。
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均表示:主权财富基金的大手笔投资,在缓解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压力,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方面作用明显.为那些陷入次贷危机的发达国家之金融机构解了燃眉之急。
神秘低调
与主权财富基金的财大气粗相对应的是其行事的低调与神秘。典型的如阿联酋下属的各主权财富基金,总规模早已超过万亿。曾有研究指出.其投资获利已足以填补阿联酋国内财政赤字,但其投资策略和投资案例却鲜为人知。阿联酋2007年11月13日设立负责联邦储备基金投资的酋长国投资局,其网站上仅有地址、电话两项最简单的信息。在广为人知的超过20家主权财富基金中,如新加坡淡马锡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一般有较高透明度的也并不多。
而这显然引起了一些欧美国家的不安。以美国为例,其2007年10月24日生效的《外国投资和国家安全法案2007年修正案》.强化了美国财政部对外国公司投资美国资产的审查和限制的权力。而在2007年11月14日美国国会的主权财富基金听证会上,部分议员要求采取更为严厉的立法来抵制和约束主权财富基金。
更多的声音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传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2007年下半年曾强调,主权财富基金给基金组织成员国带来了挑战,并暗示他们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新来源。
尽管面对要求其加强透明度的许多声音,但在陷阱满布的全球金融市场上,出于对其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各国主权财富基金仍倾向于保持其一贯的神秘风格。
博弈正在进行,妥协也在做出。卡塔尔财政部长及经济贸易部代部长尤索夫.卡玛尔·胡先便表示.卡塔尔最终会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监管的相关协议和框架。但针对欧美国家对于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投资目的,对他国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等质疑,他指出大部分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并未超过欧美金融市场那些私募股权基金的资产规模.未达到威胁他国经济的程度。主权财富基金们认为,相比于掀起亚洲金融危机的对冲基金而言,他们显然是对市场更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
2008年春季,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和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萨默斯重回哈佛.他选择开授新的关于全球化的课程。这个曾被《时代》杂志誉为拯救全球市场的三个火枪手之一的学者认为.300年后的历史书中,“头等重要的事情将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他将中国和印度的发展与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其发展速度之快,对人类的贡献之大.使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形见绌”。
这一崛起的结果.是以东亚为代表的制造业财富和以中东为代表的资源财富的迅速积累及他们对全球市场的参与度的增加。过去单纯为美国的政府和消费者融资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累积财富已然介入全球贸易、投资、金融秩序的建设。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被视作“这一全球分工和竞争的格局渐变的拐点”,那么主权财富基金的异军突起则堪称这一历程的标志性现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