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家受伤害将是长久的社会问题

时间:2024-05-04

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周运清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犯罪中,大约20%是针对人的犯罪,72%是针对财富的犯罪。中国目前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有针对人的犯罪,但更多是针对财富的犯罪。如果寻求规律,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在发达国家,针对财富的犯罪更多。

能否依此推论,经济越发展,财富越集中,针对财富的犯罪就越多呢?应该说有可能,这是因为,就世界范围而言,全球不平等,贫富极端分化,财富聚集在少数国家和少数富人手中,且犯罪是跨国性的。在美国,针对财富犯罪比针对人口犯罪多,而犯罪者并非都是美国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今后很长时间内,无论国内、国外,集财富、声望、权力于一身的企业家,受到伤害的机会更多。

在中国,经济发展、财富增长与企业家的业绩直接相关。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初期,尽管有些企业家已是亿万富翁,就多数而言,即使曾经有过一些财富,如几十万元和数百、上千万元,由于市场作用,目前已捉襟见肘。但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人们心目中的企业家无一不是富翁,这与企业家实际拥有的财富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受伤害的企业家中,也有不遂伤害者心愿的。

企业家应该拥有财富,但中国的企业家并非人人都是富翁。这里有体制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就目前而言,个人原因是主要的。过去5年来以至今后一段时间,有人推测10-15年,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进入分化期。那些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靠政策、靠双轨、靠机遇以及一切非市场化方式发家而又不努力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企业家,已经和正在发生贫困。由于上述企业家的存在,社会上常常把企业家的财富看成不义之财。如果从企业家受伤害的原因考察,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企业家受到伤害,除全球性的财富因素及共性外,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殊原因。集中起来大概有如下四种:

1、妒忌心理与贫富分化交互影响,产生报复行为。中国人的心态中深藏着人际之间的妒忌,当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时,一些人妒火中烧,走向极端时,常因自己贫穷而报复他人,于是,既谋财又害命,企业家成为首选对象。

2、社会失调现象之间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在体制转轨时期,规范真空和行为无序不可避免,各种社会失调现象之间缺乏合理调控,以至权力滥用产生腐败,腐败导致民怨,民怨催化越轨,越轨行为调控失灵,导致违法犯罪,包括向企业家开刀。

3、落后意识支撑下的愚昧行为。在相当长时间内,人们总是将“劳动”的概念狭隘地限定在体力劳动范围内,对企业家开拓性的脑力支出,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公正待遇,甚至将企业家等同于资本家,将企业家的财富视为“不劳而获”的剥削成果,因而在一些人中引出针对企业家的荒唐愚昧的伤害行为,甚而有人认为“伤害有理”。

4、原因的复杂性与类型的多样性造成企业家受伤害的长期性。企业家将成为长期受伤害对象,这是感情上难以接受的。如果理性地考虑,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家受伤害的原因、因素异常复杂,除上述必然因素之外,还有体制转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偶然因素,包括一些企业家的不良行为。

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难当,难在哪里?既难在我国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体制、人文环境和社会机能,又难在市场主体不完善、客体受局限、调控机制不健全,以致人身受伤害,财富被掠夺。在企业家的人身财富安全方面,我有两个忠告:

依法卫己与依人卫己。从长远看,企业家应强化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卫己,包括有效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优化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从现实看,企业家应注重优化人际关系,包括企业家与职工的关系和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关系。人的重要安全资源是人与人的共生关系,如果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因财富或他种关系,脱离职工和社会网络关系,一旦遇到伤害,就可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企业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利益阶层,但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转化的,包括企业家以财富为手段去赞助、捐款和助学等等。虽然这些行为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对企业家的伤害,但可以通过自己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减少受伤害的可能性。从实例看,鹤立鸡群、高高在上的企业家、为富不仁的企业家、尔虞我诈的企业家、任人唯亲的企业家、敲骨吸髓的企业家、鼠目寸光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受伤害的可能性更大。从根本上说,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可以减少受伤害的机会。

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就没有一流的经济发展,因而,有效保护企业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富国所系,富民所需。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家在他们各自的旅途中艰难跋涉,正是他们的努力,为我们这个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默默地奠下了一块块基石。他们需要的是奋斗,而社会对他们而言,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与保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