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泉松
雾霾肆虐平川大都的日子,能处身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云南高原,是幸运的。酷寒罩地湖江封凍的时节,可以坐在冬日的暖阳下读诗,是幸福的。我和本刊特约诗歌编辑祝立根,还有小说编辑包倬,就在这样的幸运中经历了相同的幸福。
已融尽最后一片薄冰的这个冬天,我们一直在每天被阳光穿透的编辑部办公室里不断读到来自云南各地的诗歌,我们相互传递着各自的感动、惊讶和喜悦,整个办公室都被诗性的潮汐所浸漫。我们要编辑一期专号,要尽最大努力呈现出云南青年诗人群落的整体状貌。这份工作是愉快的,我们和隐藏在高山大川中的诗歌灵魂握手,接受他们的灵性馈赠,并向他们诚心致谢。
我们看到,云南高原的立体山川、气候和透亮的云天,造就了这一方诗人的特殊气质和灵性,跌宕的地理拉升人性脱离庸琐,陡峭的人生展开敞亮的心怀。在这里,诗是灵的折光,这光太强,致使那横行在时潮中的暗涌着漩涡的诡诈之心不被接纳,也让那流行于日常中的远离真道的虚谎言语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们见证了云南这一代诗人的磊落单纯,也见证了寄寓于这方水土的生命的丰富性所成就的这方诗歌的丰饶。
2009年 3月,本刊曾编辑出版了一期“云南文学新版地图诗歌版”专号,时隔 8年,又一期“云南青年诗群展”运时而生。还是暖暖的春阳,还是这方水土,还是散布在这蓝天白云之下群峰深壑间的 70后以后的诗歌群族。当年旧貌今尚在,又平添了更多新颜。两相对照,阵容已由 36人扩为 120人,诗行由 7000行加到 12000行,纸页也从 96码增至 164码。这番变化,体现出一种蓬勃,实在让人欣慰。反过来说,“云南青年诗群展”专号,本身就是云南近年来诗歌的蓬勃之势所催生的,我们只是借势而为。
这期专号,可以看做是《滇池》文学杂志刊中刊《滇池诗刊》的扩大版。我们特别采用彩纸印刷,并按纸张颜色和地理分卷:黄卷为昆明青年诗群,有 37位诗人入展;绿卷为滇东青年诗群,有56位诗人入展;蓝卷为滇西青年诗群,有 27位诗人入展。我们还有幸约请到中国著名诗歌研究专家霍俊明先生撰写了本期诗歌的专门评论,从地方性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云南青年诗群的特异风貌;同时又由特约编辑祝立根在微信平台组织了一次云南青年诗人群聊,整理成文,形成了一个延伸板块“评论·谈话”。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迄今为止云南 70后以后青年诗人诗歌写作的一次最全面的检阅,也是一份地方性意义上的云南文学的重要资料。
120位诗人入展,阵容着实壮观!但云南70后以后有成色的诗人就这 120位?肯定不止。多乎哉!不全也。遗漏在所难免,能力、水平使然。还请未能入展本期诗歌专号的优秀云南青年诗人们海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