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目山塔林记

时间:2024-05-04

杨继义

佛教自西汉(公元前 2年)传入中国,至唐代达到鼎盛,此后各朝代继续发展。在中原唐宋佛教兴盛至极的同时期,南诏及大理国佛教也欣欣向荣。禅宗传入云南,始于 9世纪初的南诏时期,其时的寺院,并非完全是宗教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与教育机构。由于当时的南诏王室奉阿吒力教为尊,经过“以定慧为禅家所宗”的道悟国师、玄凝宗师的努力,最终将禅宗布道中心由大理崇圣寺转移至云南县(1918年改称祥云县)水目山,他们共同的弟子,即后来被尊为水目三祖的普济、净妙和皎渊三位禅师也相继离开崇圣寺来到水目山。至此,崇圣寺依然尊奉阿吒力教,而禅宗教派则完全从大理崇圣寺分离出来进驻水目山并成为禅宗传布中心,水目寺在实际意义上已经是云南禅宗的第一寺院。300多年后,禅宗逐渐传至昆明的筇竹寺、华亭寺等丛林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祥云县水目山塔林共 81座僧塔,始建于大理国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朝初期。塔林分为北岗塔林、水目寺僧塔、宝华寺僧塔三大部分。其中尤以北岗塔林规模最大,呈 9级台阶共 17排,分布着 59座僧塔和 10座僧墓,以及距此 59座相对较远的东南山下路边一座单体方形亭阁刹僧塔。数座僧塔地宫庞大,是僧伽圆寂之后的净土,从塔林的规模和建造年代以及其中的诸座舍利塔来看,在 25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中,水目山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北岗塔林雄伟壮丽。第一级不太规则的台阶只有一座僧塔,此塔在整片塔林中虽然只有中等高度,看上去较为普通,但却非常具有艺术性和代表性。整体塔形修长,六边形的须弥座上置一“宝瓶”塔刹,前后各有一洞龛,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塔铭已不见字迹。而真正的艺术性却表现于其须弥座上,须弥座的六个面分别雕有骏马、大象、梅花鹿、蛟龙、猛虎、麒麟等动物浮雕。每两个面之间的转角处装饰竹节纹转角柱,须弥座上下分别雕有正反莲座,造型优美,工艺精致。

第二级台阶保存僧塔 5座,其中,从北向南第一座的六边形须弥座下尚有方形基座,须弥座侧面浮雕精美细腻,须弥座上方接工艺精巧的高莲座,再往上面才是覆钵式塔身,塔身上部为双肩型,此形制极其少见,而双层须弥座结构则仅为此塔所有;第二座在细节上较为考究,方形砖砌须弥座,花砖烧制浮雕连枝纹,纹理含蓄,线条柔和,应为水目山砖窑代表作。

第三台阶现存僧塔 21座,墓葬 10座,是最为广阔的一级台地,较有特点的僧塔有 5座。其一是此台阶自东向西第二排,由北往南第一座,此塔前有地宫入口大型石块盖板,结构为地宫和塔基、塔身、塔刹构成,此塔通体皆无饰纹,属明代砖塔的代表作;其二是此台阶自东向西第二排,居于中间一座,在整个塔林中处于中轴线上,明显处于重要地位,塔基叠石而成,向上依次为须弥座、塔身和塔刹,底部砌砖极其厚重,是北岗塔林中体量最大的砖塔,莲花座托宝瓶的造型十分优美;其三是此台阶自东向西第七排中北面一座,此排共两座,和第六排之间相隔一片僧墓,该塔是整片塔林中须弥座雕刻最为精美者,其中装饰主要有狮、马、牛、鹿和异兽、如意、兰草纹等。

第四台阶有塔 3座,居中一座在整片塔林中应处于重要位置,塔体中等高度,塔内发现庋藏锡杖和陶钵等遗物,类比之,应为明代所建。

在第五台阶之南面,距其它僧塔较远者,是水目山建造年代最为久远,造型十分罕见的亭阁式僧塔。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所发现的亭阁型僧塔还有两座,其一为建于五代时期的山西平顺县海会院上明下慧大和尚灵塔;其二是建于宋代的嵩山少林寺主赐紫沙门智造塔。此塔建造年代应在大理国时期,可能就是张胜温《大理国梵像卷》中“舍利宝塔”之创作蓝本,而大理弘圣寺塔藏金属塔模,极有可能就是建造此塔的沙盘创意模型。由此可见弘圣寺与水目山在大理国关系之一斑。

第五台阶,是北岗塔林的中心,也是通体最高大的塔所在。最高塔位于此排正中,高 6.2米,全塔结构为:地宫、须弥座、塔身、塔刹。

地面基座为方形底座上托六边形须弥座,装饰有动物浮雕,转折处为竹节纹角柱,各台须弥座侧面均有云纹、兰花文和莲花图案,雕刻工艺堪称一绝。塔身浑圆流畅,和须弥座相互呼应,形成天圆地方之格局,大有包揽乾坤之气势,上作三重檐六角密檐塔悬日月宝顶,庄严至极!塔内藏锡杖、袈裟、陶钵等,均属明代僧伽遗物。此塔的地宫是水目山的代表,双扇石门,穹窿顶,整体方正,四壁龛洞 62个,均用于存放骨灰罐。

第五台阶继续向西,和下一排僧塔之间,一座独立的小塔十分具有代表性。不仅造型出众,浮雕精美,更具特点的是其地宫,除 5个明代骨灰罐之外,最具特点的是莲座方罐,罐身装饰三色莲花,罐盖绘有八卦,罐内骨灰沾满朱砂和金箔,罐顶盖白色瓷碗。骨灰罐的八卦罐盖是水目山佛道合一的有力证据。

往上一排居中的僧塔应该就是水目山得道高僧及其弟子的灵塔了。方形的地宫内存放了大理国至明代的 214位僧人遗灰,其中一件造型精致制作细腻的佛塔式舍利黑陶罐,极有可能是庋藏水目七祖之一的净妙禅师灵寝。《水目山诸祖缘起碑》记:“公有省,后祝发为僧,嗣玄凝,住水目,寿七十余岁,端坐而化,塔曰‘圆明。文安帝命翰林学士苏达为记云:天开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迁化于水目禅室。越翼日,火化于北岗而建塔焉。”该地宫 214位僧人中至少有三位得道高僧:黑陶舍利罐 1件,灰陶舍利罐 2件。即“圆寂大戒比丘元立舍利”、“圆寂大戒沙弥□□□”和“清圆寂大戒□□然□师之舍利”。

自西向东第三排居中一座,是北岗塔林中最为精美的僧塔之一,清初所建,有明确的朝代及僧侣名号记录。然而,以“公讳”用于僧侣,却极为罕见。此塔基座亦为方形底座上置六边形须弥座,在须弥座的上下部均多出一层,侧面雕仰覆莲及二方连续云纹,中腰饰虎、凤、狮、牛、麒麟等阳刻浮雕。塔身上下均有双瓣覆莲座,盘状覆莲上又是一八边形须弥座,上置 3层檐方塔和宝珠。地宫内只有一个龛洞,内置随葬陶罐,室内中间有方砖一块,上面放置骨灰罐一个,罐侧正面用朱砂书写“清□□师之体智公讳普用舍利”及部分经文。地宫顶有一方砖墨书八卦图形。

自西向东第二排,北起第一座,是整片塔林中记录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此塔一碑两面碑文分别镌刻“水目破烂禅师塔铭康熙戊寅居士芮廷材题首拜”和“己亥冬吉旦明圆寂比丘宋公讳贤阁心塔法弟子宋清平孝徒澄如阁时等立石”。地宫还保存另一大理石碑,碑文记录“康熙三十七年仲秋吉旦云南县儒学彭觐祥拜题开建师祖体心海泉寿塔华藏绍续师公破烂照澄孙普庄重孙通一能心广庵记”,据此推断,应是水目山经板阁(刻印经籍的寺院)创建师祖海泉禅师与其高徒破烂禅师合葬之塔。

水目寺北的僧塔群是塔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只有僧塔 6座,最高 4.7米,最矮 2米,其中最高和最矮两座独具特点。其一,最矮者,属覆钵式石塔,无须弥座,覆钵直接建在方形底座上面。塔刹为双重覆莲座,上面是三重檐六边形宝塔顶上置宝盖和宝珠。整座塔造型特殊十分罕见。其二,最高者,亦属覆钵式石塔,和其它僧塔最大的不同在于塔刹和地宫。塔刹在高覆莲座上置双重宝瓶。地宫中央有一方形石柱撑上层塔体,地宫除东面入口通道外,其它三面均有安置骨灰罐的方形龛洞。

位于水目山祖庭宝华寺北的 5座僧塔俗称“五祖坟”,目前已经明确身份的是中间 3座,即“□□非相无住容光□□”的灵塔,而左右两座尚无实据考究属于何人。五座僧塔中,只有从南向北第二座有地宫,内置棺箱而非骨灰罐,这在水目山也属独一无二,不知是何原因?五座塔的排列比较有序,若面向东方,塔之最高者居中,然后以左高右低的秩序依次向两侧排列。和传统儒家“以左为高”的思想一脉相承。

庞大的僧塔群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水目山曾经名僧辈出,兴盛至极的实证,据碑载:“唐出普济、净妙、皎渊、阿标开建古刹,明出彻庸、无住、非相、知空嗣创宝华,万众皈依,千衲绕围,从者如云”。民间更是口口相传水目山“三千和尚,八百尼姑”。然而,查遍中华典籍,除本地修编《云南县志》有几行简陋的文字记述,水目山竟无一字可考,就连大理地区的《白国因由》及《南诏野史》也无所记录。究竟是何缘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