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核桃
我想自己也算得上跟炼铁打过交道吧。曾经很熟悉铁流从炉子里奔涌而出的样子,在我眼里就是朝阳迸射出的第一缕金光;也大概懂一点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正切肤体验着过剩的钢铁产能带给我们的冲击,工作、生活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或许再也无缘跟炼铁有关的行业打交道。尽管不是掏心掏肺地喜欢,但至少糊里糊涂十多年的工人历程让我衣食无忧,让我有了一个因经济基础稳固而幸福感不错的家;如今不惑的年纪,却说改变就改变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有不舍,不舍各种各样的缘分,包括对于一块铁的诞生,因为了解而有了感情。
“老年人常思既往”,虽还算不上老,念旧的毛病却一直不改,而现在正当迷惘的时候,却不自禁地想起过往的许多。这恐怕也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本能吧,当看不清前方时,或许可以回头,回到从前,回到最无知的开始,向历史探寻一些答案。
于是,还是情不自禁地,时隔 30年后,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军哨。我知道,现在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地名,但我还是有强烈介绍的欲望,因为那是自己儿时度过的最美丽的地方,像一块矿石,在被挖出之前,它是在安静葱郁的山谷里甜睡着的。
因为父亲退伍之后就在这里工作,80年代初,母亲病逝,父亲将我们几个小兄妹从千里迢迢的农村接到了这个山旮旯里。军哨本身属于易门县,但行政管理机构是当时昆明钢铁公司八街矿的分支,所产铁矿即由八街矿军哨工区开采。当然,儿时的我不懂也不用关心这些,我只记得在那五年里我自由自在玩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军哨曾经是军事要地、军事哨所,这也是“军哨”地名的由来。
我记得,历经漫长的火车、让我吐得昏天黑地的客车后,终于到达八街矿,接着又马不停蹄坐了十多公里的大篷车来到藏在深山里的军哨。山路蜿蜒而上,两旁山高菁深,灌木茂盛,在经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蓝莹莹的天然湖泊时,我在高高的大篷车上看到有条很大的鱼跃出水面,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在欢迎我们吧?后来我知道,这个湖就叫“坝塘”。大篷车开到军哨一个小小的篮球场上,车下有双陌生而温暖的大手直接将我从车厢上抱了下来。不知为何,至今我都牢牢地记得这些细节,记得满身乡土气息的我皴红的脸。
一排一排的平房,依山势呈阶梯状分布在小小的山坳里,山坡上有职工们自己开垦的菜地。我们的家就只有一间房,之前就是父亲的宿舍了。进门右边靠窗户放着一张黄色的写字桌,桌旁就是床;靠里面的窗户下也新布置了一张床,屋中间靠墙放着一个小饭桌,我们简单的矿区家庭生活从此开始。这里虽小却五脏俱全,小学、医务室、食堂、开水房、公共电视房,甚至还有自己的果园和农场,都比那刚离开的家乡有趣多了。
彼时的自己还没到上学的年纪,我得以在这大山环绕的、在今天看来是原始而古朴的、带着农耕生活气息的矿山家园里继续做我的梦。对比现在的城市生活,我就想,一个人的童年怎能脱离真正的大自然呢?在钢铁堆砌起来的高楼大厦里,在人工种植的绿草坪上,在没有青山依傍的碧水蓝天之间,有多少孩子是厌倦、疲惫、孤独的?而我的矿山生活生气勃勃,有山可靠、有水可吃,对于小孩来说,美味从未断绝、游戏从未停止。
最记得的是山菁里的蘑菇。时令季节,父亲从屋背后走一段小路就可上山,半会儿的功夫便回来了,背上是满满一大背篓种类齐全的蘑菇。青头菌、见手青、扫把菌、奶浆菌、牛肝菌、干巴菌等等,我们一家要处理很长时间:嫩的收拾干净做菜,老的切片晒干储存。我甚至走在公路边就捡到过老大一朵“香喷头”(即黄赖头),像今天嘉华面包店里的金牌手撕包一样,黄灿灿、香喷喷。可实际上我至今也没吃够,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很贵了,也没有那时的味美。而现在我知道,可食用野生菌需要在很纯净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因此蘑菇的数量代表着这片环境的绿色程度。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土地上,蘑菇似乎吸收了更丰富的养分,味道浓郁、数量更多,那真是一片适宜蘑菇生长的、没人争抢的世外桃源。甚至在雨水丰沛的某一年,咱家的木门上居然长出了一大丛黑油油的木耳,待长大采摘后炒熟,清香脆嫩,这样有趣的口福,一生也遇不到几次吧。
不仅是蘑菇,春天的马缨花、冬天的山茶花也一定是我见过最特别的。马缨花有白色和红色,白的莹洁如雪,可以炒食;而红的热烈如火,可以生吃,在山下就可看到一簇簇的火苗在阳光下燃烧,真正配得上另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映山红。山茶花是过年时必须的点缀,这里的野山茶树更高、花形更大、颜色更红,冬季里常去折几枝插在玻璃瓶里。那鸡心般的骨朵儿,深粉色的单层花瓣,映衬着墨绿的革质叶片,那种朴素而野性的气息,在记忆里美得无以言喻。
那个初来乍到时见到的大鱼跳跃的坝塘,无疑就是顽童们的天堂。大人用竹竿钓大鱼,我们用一根线拴上一截蚯蚓钓小鱼。清澈见底的湖水边,手指头长、嘴巴大的花石头鱼傻乎乎地被一条跟一条钓起,当装满一个小竹篓时,支在水边、撒上饭粒的小鱼网里已游进无数透明得几乎看不见的小虾。回家,在蜂窝煤炉子上油炸到金黄,一排平房就都闻得到小鱼虾的浓香。我见过大人们在那个公用的水龙头台子上对付一条一米长、白花花的大鱼,鱼大力气也大,几双大手都难以摁住。那样大的野生鱼,年龄应该比我还大吧?会不会就是我第一次见过的那条呢?
还因为钓鱼闯过一次祸。那几天父亲大概是去昆钢办事了,我们用他的钓竿去坝塘爽了一回,大鱼没钓到,回来把杆子顺手搁鸡圈上。钓竿上的鱼线垂到鸡圈门口,鱼钩上还残留着一点蚯蚓肉,咱家的母鸡连钩带饵吞了,被发现时,心爱的母鸡已硬邦邦地死在了鸡圈里,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个噩梦。因为物质的匮乏、因为工资的低下,更因为父亲的严厉。于是恐惧地嚎哭着去求助邻居一个伯伯,快要退休的老工人把鸡处理干净黄焖了,我们饱餐了两顿只有在过年时才能享用的大餐。好像没有遭到父亲的责骂吧,估计是伯伯说了情。
说到大餐,就忘不了军哨的食堂。父亲偶尔懒得焖饭,就让我拿上几张花花绿绿的塑料饭票,端着个瓷片剥落的大搪瓷碗去食堂买饭。我最高兴去了,走下一段石阶,“咣咣咣”地跑过一架摇摇晃晃的铁板桥,路过一个种着蜀葵、灯笼花、大丽花的小花坛就到食堂了。食堂的饭菜有种特殊的味道,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却也不是能常吃的。过年的时候每家会发一张红色的饭票,老老小小就端着簸箕、汤锅去食堂领年饭。将千张肉、红烧墩子肉、油炸花生米、酥肉等一碗碗放到簸箕里端着,然后又用汤锅装上几瓢清汤牛肉。饭菜一路飘香,孩子们咽着口水回家过年,这是矿区最大的福利吧。
省吃俭用是那个年代最深刻的记忆,因此来之不易的每一样东西都让我们有更美好的体验。每家每户都有自己开垦的菜地,咱家地里有包谷、洋芋、四季豆、小白菜,我熟悉它们从幼苗到成熟的样子,而庄稼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感情。咱家地里头有一个父亲挖出来的小水塘,便于浇地,有一年水塘里地生出了一窝蹦蹦跳跳的石蚌,这也让我们享用了几次地地道道的美味。父亲在地里劳作时,我们就给他打下手,烦了就溜到山上掏小鸟、摘杨梅,或者到田埂边、荆棘丛里采萢。“萢”是当地的叫法,有的地方叫“锁莓”,是一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浆果,根据颜色不同就叫黄萢、黑萢。果园的树下还有大片匍地生长的白酒萢,很甜,听说有人吃多了就醉倒树下睡了一夜。而有一种长在水边的红萢是不能吃的,都说那是蛇的专享,有毒,我不顾一切偷偷地尝过,是甜的。
我们无忧无虑、满山遍野疯跑,从来不知道矿山工人的艰辛。我见过山上被挖空的矿坑,站在坑边小心地看,里面似乎深不见底,汪着一泓绿幽幽的水。有戴着藤编安全帽的工人路过,说这里危险,让我们赶快离开。我看见他们的脸和浑身的工作服都成了矿石的褐红色,站着不动的话就好似一尊雕像了。我不知道他们把山挖得这里秃一片那里一个坑是为了什么,我只关心他们有没有挖到过钻石,因为钻石可比矿石漂亮多了。而那些把钻石一样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矿山的年轻人们,在我懵懵懂懂的年纪里也听过很多这样那样的故事。有的年轻人不想干了,不愿意呆在这个封闭的山区里,想尽办法调走了;矿山分来一个漂亮的女学生,她便成了“那些年,他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有一个叫朱大香(音)的电工,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升了干部,可他有个难听的外号叫“猪大肠”,这可把小孩子们笑死了。还听说过矿坑边的推土机连人带车翻下了山沟,人当时就没了。
回忆起这些,总是会想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尽管场景、情节不同,但味道是一样的,只是在我孩童的记忆里,我更多记住的是我自己简单的小世界,以及那个世界带给一个孩子的欢乐悲伤。
一天我们从坝塘玩回来后,我感到双膝疼痛,父亲找了两块狗皮膏药贴在我膝盖上。他不懂我那是生长痛,但他终于送我上学去了。我上学的时候,所有学生都合并到了离军哨约七公里的红坡工区。红坡也是属于八街矿的一个小矿山,去那里上学我们得天不亮就起床,沿着山间小路走五六公里才能到达那只有两三排小平房的学校。我从来没有觉得那是一条往返幸苦的路程,也从来不会迟到。一路溪水、一路花香、一路吃着酸甜的马缨花,还偶尔去偷地里的柿子、荸荠、葵花;即便在寒冷的严冬,手脚起了冻疮,耳朵鼻子都快冻掉了,我也仍然觉得那是我一生中走过的最美妙的路程。
然而这段路走的时间太短了,在大大小小的炼铁高炉开始像雨后春笋般遍布,以及那个年代“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政策下,对资源的竞争甚至达到了以命相争的地步,最终军哨铁矿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属于了易门县。那时的昆钢生产能力正逐年迈进,军哨四百多万吨的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矿藏成为了昆钢炼铁原料的供给之一。
1986年,我们家搬到了八街矿。这里的条件更好一些,离学校也近,而山山水水也离我们远了一点,但总是有去山上捡菌子、摘杨梅、撆山茶花的癖好,尽管那些山珍的质量、数量已远远不如军哨了。而那里还留着咱家的菜地,节俭的父亲不舍得放弃,每逢周末便带上我们坐大篷车去春耕、夏播、秋收,最后大篷车也不跑了,有时候就只有父亲一个人骑自行车去。记得有一次我们姐妹按父亲的吩咐搭了一辆车上去干活,劳作了一天要转回时却发愁了,只好向军哨的老乡借了一张破单车。那时骑到位子上还够不到凤凰牌自行车的脚踏板,十五公里的路,我是蹬着“三脚架”回家的,甚至蹬不了满圈,后座又载着妹妹,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到家。这恐怕是记忆里开始品尝到的艰辛的滋味吧。
时光飞逝,1993年,当昆钢年产钢突破 100万吨的时候,八街矿的矿产资源开采也接近了尾声,矿山子弟学校也不办中学了,我们开始到远在三十多公里的昆钢住校上学,每周由矿山的校车进行接送。
不愿意、不习惯、想家。我们还被富有优越感的昆钢本地学生称为“矿匪”,虽然我是属于很乖的,不会打架斗殴早恋的那一类。可这些都不算什么,是怕坐车,怕离开家的那个时刻,怕进入昆钢时灰暗的天空、路过的灰色工厂,特别是经过焦化厂时刺鼻的味道。而上学的环境更好、校舍更大了,生活区楼房很多,街上的店铺丰富,人们表现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惯了的气定神闲。而这里离大山更远了,我想很多年以前,昆钢像矿山一样,也是充满了大自然的原始风情吧?
有时候没有校车,只好自己出钱坐中巴车到离学校五公里的厂区,然后背着沉重的书包走一个小时的路到一中。汗流浃背地走在行人如织、车辆穿梭的街道上,我觉得世界越来越大,而我越来越小,小到似乎回到一年级时走在山间小道上的我,小到我不知道我前方的理想该是什么。我想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在那个小小的军哨工区待着,也可以在那个八街矿待着;如果可以,我想铁矿石也愿意永远待在已经待了千万年的泥土深处,与所有的岩石一起构成一座完整而生机勃勃的、青山的模样。而生活的浪潮就是要推着你向前走,你也在飞速后退的光阴里情不自禁地向前走。不管是从军哨到红坡的小学路,是蹬着破自行车回家的路,还是长大后漫长的中学路,我们从未迟到过,不管下一个生命路口等着的是什么。而一块矿石,在被开采出来前,它也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变成价值十元的生铁,也不知道被制成一颗磁针后就可能值几千元。如人生,在开始有记忆以后就开始投入四季不同的温度里,直到燃尽世间憾事,还原出一个自我、一个真相。
矿山出来的人,似乎注定要跟矿石的归宿紧密联系。高考落榜后,无奈而沮丧地上了一年技校的炼铁专业,然后就分到了炼铁厂,开始跟高炉打交道。九十年代末的设备在年轻人挑剔的眼里仍是陈旧落后的,记得自己跟着师傅去进行一项操作,半自动化的阀门一部分需要人力操控,瘦弱单薄的我抱住操纵杆,整个人像个猴子般挂在上面也无力将那阀门关到位。然后渐渐习惯了四班三运转的工作作息,在夜班后苍白着一张脸回宿舍昏睡一天;休息的时候跟一群哥们姐们去吃烧烤、喝啤酒,看他们争风吃醋谈恋爱,不知不觉地就经历了这座高炉停、那座高炉大修、这座高炉扩容复产;也亲眼见过在这重工业企业里发生的血淋淋的伤亡事件,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忽然就在一场安全事故中永远离开。经历了自己工人岗位的各种变换,以及在钢价起伏跌宕里的喜乐悲欢。一部炼铁史,不仅是一块矿石从大山里走出来后壮丽的涅槃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人生的血泪史。
1998年 12月 26日是昆钢人值得铭记的一天,当时西南最大的两千立方米六号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昆钢进入了拥有大型高炉企业的行列,生产能力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有时候仰望那座相当于三十层楼房的高炉,那由人类创造出来的钢铁巨人,对比曾经在矿山见过的、大炼钢铁时代遗留下来的两人多高的小土炉,你不得不感叹人的伟大和神奇。它吃下一吨吨的铁矿石,在巨大、高温的胸腹里进行消化,然后留下精华,用于支撑我们文明世界建设里不可或缺的强大物质。
在接下来十多年时间里,随着钢铁主业加速发展、相关多元产业的发展壮大,昆钢变得越来越崭新,环境越来越好,渐渐形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绿色钢城。我在这个逐渐习惯并依赖了的家园里结婚生子,住在用自己的钢铁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里,享受着企业工人平淡而稳定的生活,童年的经历像隔世的记忆,遥远而模糊。
无论怎样,有房有车有孩子的具体生活目标基本实现了,在希望江山永固的时候,钢价却一路下滑,滑到了冰窟里。像一个噩梦,像去年昆明那场史无前例的严寒冬季。企业保生存的攻坚战像一曲悲壮的交响乐,在这个雪花纷飞的春城沉闷地奏响。
在《平凡的世界》里,当孙少平失去了最心爱的姑娘后,他以更坚定的生命意志重返煤矿,继续他危险的、分不清白天黑夜的井下生活,即便之后还受了重伤毁了容。一个平凡的人就在那样一个平凡的世界里,努力地感受生命的美好,而那些小小的美好却足以震撼人心、励人奋进。我想无论是一个生命还是由生命群簇拥着不断前进的社会和历史,都有它的开端、发展、鼎盛、衰败;衰败后又重新进行思考、分析、总结,然后又进行新一轮的开始。
在与企业的命运唇齿相依的每一天,我也默默地走自己的路,即便不是儿时溪流纵横、鲜花夹道的路,却也从未迟到过。
某天下班,在停车坪上见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似乎在等车。在保生存的战斗里,各种人工成本一再地压缩,包括上下班车。班车只服务于较远的厂区,而且趟数少了;为了方便,职工们要么骑行、要么自驾,老人如果要等车的话得要很长时间。看他跟老父亲一般年纪,心里骤然间不忍。我问他要去何处,顺路的话就一同走。上身穿着年代久远的深蓝色工作服、下身穿一条绿色军裤的老人有点吃惊,犹豫着上了我的车。原来老人是来厂区的澡堂洗澡,公司对退休工人保持着可以凭证到澡堂洗澡的福利。老人原来也在炼铁厂,从参加工作到五十五岁就一直干炉前工。炉前工是高炉上最艰辛和危险的岗位,高温、烟尘,跟一千多度的铁水打交道,一身乌黑,那是炼铁人的象征。巧的是,他退休的时候我刚好毕业来到了他奋斗了一辈子的那座高炉实习,连同其他几座目前已停息冷寂了的炉子,那可是养活了几代人的高炉啊!老人到小塘花园就下了,我能想象他拿着两千五的退休工资,跟成千上万个同他一样默默无闻的老工人一样,在花园里下棋打牌,安享晚年。很多年后,我也会像他一样,衣着朴素,保持着企业工人的气息,在这片熟悉的钢城里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偶尔会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青春时故事,还有多年前那个将春城的许多树木冻死的冬天,那个钢材价格不如白菜的年代,为此而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 2015年。
已知的过去、猜想的将来,有一种恐慌,也有一种期待。忽然有一天,就心急火燎地驾车来到了童年开始的地方,或许是逃避现实,也或许是寻找答案。
路还是那条路,还看得到公路两边被碾碎的褐红色矿石,五月的山上还隐约看得到将谢未谢的白色、红色的马缨花。近了,终于看到山箐下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坝塘。和风习习,湖水荡漾着暗红色的微波。是的,没看错,那是一个暗红色的湖泊。五年前来的时候,湖水的颜色更深,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紫红色,而且面积缩小到只剩中央更深一点的区域,露出浅水边干裂的泥巴以及水边山脚下被晒干而显得难看狰狞的岩石。坝塘上游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废矿石堆,一直蔓延到公路上,我想继续往前寻梦的路被阻断了,踮起脚尖也再看不到昔日的一丁点景象。那个大自然赐予的淡水湖,没想到竟被沦为洗矿池,里面的大鱼小虾早已不见踪影。惋惜、难过,这个地方从此无人知晓,那是一个因过于久远而消失的童话,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的疼痛。
这次,我看到湖水的面积有所恢复,伸向山里的公路也通了,但路口设有阻车路障,并有武警、狼狗把关职守。车不可以开进去,人也不能进山,任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帅气的战士就是严格遵守警卫制度,不让我们进去;狼狗们也卖力地叫嚣着,叫声在空空的山谷里回荡。小战士说不只是我们,也经常有老人、年轻人来这里缅怀过去,很理解我们的心情,但那里早已没有了原来的痕迹,片瓦不存,就是个纯粹的采矿点,现在在钢铁产能消减带来的多米诺骨牌影响下停止了作业,但仍存在危险,所以闲人免进。
原来,不只我来过,不只是我有那么念旧的情怀,心里忽然就有了些许欣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像乡愁。目光越过山垭口,那个三十年前居住过的小山坳、八十年代存在过的我的童话世界,已被一座黄褐相间的土堆填没,像在一幅淡墨山水画上涂抹了一笔厚重的油彩。的确,即便我进去,能看到的,也就是那座废土石堆成的巨山,曾经春暖花开的国度,像庞贝城一般被掩埋了。
就像深山里被挖走的矿石,不见了,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方式存在。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来,再来的时候,或许那座坟墓般的土石堆会变成一座开满野花、长有蘑菇的青山吧?
再最后看一眼心爱的坝塘。堤坝下方,建有一个蓝色的小型净水站,坝塘的水经过处理后将用于灌溉周围的田地,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举措。当然我更希望看到那个天然的湖泊还原,一直还原到有大鱼跳跃时的样子,还原到清澈见底的真实,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像一块矿石还原出铁,因为它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铁。
回家,回到那片四月芳菲落尽后显得有些冷清的土地。我看到钢城的人们在历经了寒冬之后仍心平气和地上班,或者退休退养赋闲在家,买菜或者接送孩子;仍然有微笑挂在他们脸上,没有多少改变。矿石可以享受山谷里宁静的日子,也可以经过熔炼后变成另外一个名字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我想我们最终也是这样。
责任编辑 李泉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