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迷雾中的人最容易洞悉

时间:2024-05-04

许无咎是我非常看好的青年诗人。

他和我接触次数较多,待人接物中所体现出的真挚与朴直,聚会人群中从没有自以为是的傲慢,而始终凝神倾听的表现,以及需要表达时的从容谨慎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其实,这些都是写诗不可或缺的品质。

此前我曾给许无咎写过一篇短评,还记得他作品里萦绕不散的唯美、人文的气息。后来,我曾和他同车聊天,知道他对诗的热衷并对诗歌有体系化的认知。这次,当我读到他的新作时,确实有些吃惊,因为他的诗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开阔,更丰富,且关注点发生较明显的转移,从生活的局部细节已延伸至更广阔的存在。现在,试以他的两组作品为例,作简要的印象描述,因种种原因,无法深入展开,留待读者细读原作并为此文纠偏。

《横渡琴岛七首》是许无咎诗歌创作的一个标签。横琴岛是一个小岛,说是小岛也不是很恰当,因为它只是一小块湖水中的陆地,就像一张邮票贴在翡翠湖的一角。而许无咎对这张窄窄的邮票投入大量的观察,并给予了它丰富与浩瀚。

《橫渡琴岛七首·其一》开篇先说琴岛名称,然后叙述小岛仅有几棵松树,只能满足湖水和月光映照,但不失美丽宁静。许无咎在这里写下许多句子,更是经历过朝雾暮晴的美妙。这些誊抄下来的记忆在时间湖水中逐渐被忽略,诗转而朝向远处的爱人。隔明净的湖面,只能送上清澈而长久的思念。这首诗言简意赅,凝练而深沉,在对遗忘的探究中,表现小岛安宁和秋景的滔动,达到动静虚实交错的和谐,在主客间构筑一种平衡,呈现宿命、缺陷、希望与未知的复杂相关性。

《横渡琴岛七首·其二》彰显对路的求索与失落。文字简练却描摹生动、寓意深刻。词句交错间构设了随心流转变化的图景。诗中描写琴岛、翡翠湖和南艳湖,也写出立身此间的感受——青春的追逐和洪流中的挣扎、迷惘,以及渴求更好地表达自我,却不得不背负现实重压的无奈。写实和蹈虚的融合,呈现对存在的困惑。第一句“横渡琴岛,秋天正快速重合安大的扉页”及后文中对彩虹桥、翡翠湖和南艳湖的描述可看出,诗人试图找到突破困局的办法,却不断遇到枷锁。他深感自身如孤舟般随机漂泊,渴望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勇气,从漩涡中挣扎而出。

时光载流。《横渡琴岛七首·其三》通过清新淡雅的用词、细致入微的描写及真情实感的抒写,让读者感知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其意境构建具有一定的先锋色彩。“种它们的人不知去了哪里”和“每天夜里,跑步的人络绎不绝”,揭示生命无常。而对环境的描述透露出生命随沙漏而不断变换延续中置身的困境,也包含对生活脆弱性的认知。岁月如刀,生命的确切意义和真正的价值在哪儿?这首诗是探索,也隐藏了答案。

《横渡琴岛七首·其四》是诗人在琴岛散步时的心路历程。格调上蒙有灰度,倾向于感伤。诗以质朴的语言,浅显直观的方式,传递对物与情的尘埃产生的感性理解。比如“行人间的对话轻声若谧”,“月季会不会老去掉落在膝盖上开花”,这些措辞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意境往往凝聚作品的情感核心,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生活无常及逝者不可追的慨叹。其中“燕子归去,烟柳满晴川”,“人群涌入繁复新的沉默”等隐含离别和悸动的哀怨,直击内心。许无咎试图对自然人生作高维推演,将情感内涵推向更深的层次。而思辨实现了对意境变换的精确呈现,使语言具备了较强的张力。

《横渡琴岛七首·其五》画面缓慢而鲜明,反映抗争、劳动带来的挣扎与焦虑。如“失去担架而倾斜”,“一个与风筝瞭望的姿势、保持飞行的人”等语言具视觉化效果,诠释抗争和逆境下的人生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力度。诗以菖蒲、翡翠湖和自然风光为背景,书写自然表象意义之间产生的交错、联结。许无咎观察和描绘每片湖面的形成,并将之升华,使这首诗具备了多重内涵。对芦苇、稻田和人生经历的柔软细节,也展现时空交错和对命运的反思。“消失的还有一个从棉花地里走出来的人”,“一个杀羊的人”,具有隐喻特征。作为诗人,在探索生命过程中必然会承受各种更加复杂的压力,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发现存在价值的可能,并坚定写作的信念。

《横渡琴岛七首·其六》“遮住丹霞路,松林路,环翠路”,“在新的脸庞看来,如此迷人”,诗以冬天给琴岛带来的白雪为背景,以芦苇、湖畔、蓝色等元素,刻画夹杂泡沫、滞留树叶等异质事象,进行交织连接,展示自然与人类互动、对峙的深层内涵。这首诗格调偏于灰暗,溢出寂寞和孤独。好在,同样传达生命的顽强和信仰之力。其中“服从无计可施的端倪”,“掉进柳树的窘境里可以等到来年发芽,掉进湖心亭的却只能孤零零”,具有较强的生命哲学意义。

《横渡琴岛七首·其七》轻快,更富现代感和亲和力。琴岛、全红桥等地理标签被集约使用,隐含诗人对城市的热爱和敬畏,而名词模糊等特殊的处理手法体现诗人对时空变化的关注和反思——城市和自然间存在深刻的关联,而城市生存也会带来精神疏离感。城市生活容易失掉对自然的探求,都市人在自然认知经验上可能出现的局限,会在诸多闲适的琴岛上得到补偿与超越,提供了彼岸生活的可能性。许无咎在此展示出可贵的前卫意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明末清初政治家、文学家施闰章(皖宣城人)曾有《宿黄栀铺》一诗,其中有句“积雨暗千山,阴云催日暮”,拟杜甫之风,有哀古伤今、期待未来的意味。或许,“阴云催日暮”是许无咎的《日暮催云七首》创作出发点之一吧。

《日暮催云七首·其一》简约而凝练,富有情感的韵律和谨严的美学秩序。通过对常见的香料“豆蔻”进行描写赞美,将认知世界的局限与存在的广阔性相结合,达到深层意义的传递。诗巧妙地运用声音、视觉等多重感官,吸引读者投入诗所呈现的生活中,目睹生活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豆蔻作为象征物,折射出城市化进程对认知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与转型。“如今平淡无奇,群物无主/蟾蜍声在草丛里传得更远”,人虽被现实阻碍,仍会从桎梏中细致地发掘生命的闪光。这个过程不同于求解或发明的单纯,而是一个深植现实的思辨,包含时代发展与个体生命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以及对当代城市文化对生命经验态度带来影响的观照。因此,尽管语言简约,却涵盖多重含义。

《日暮催云七首·其二》通过对方兴大道、高架桥和夜色等元素的显性與隐喻表达,反映诗人对局限性和超越的理解。诗流畅变幻,意象丰富,具有一些神秘感。诗句“单一的爬行是脊椎动物最后的尊严/是上弦月的种子,不相往来”,诗人是对自然和人类认知的追问,多维度嵌入以及复杂的隐喻会将读者拉回反思——对现代文化与自身身份的关注及诗人对存在的迷惘。当然,诗也提供了个体反抗或哲学方式逃离的可能。因此,尽管语言朴实却玄微深奥,呈现出一种开放性。

《日暮催云七首·其三》写湖水、星辰和居留地,描写、叙事与隐喻缠绕在一起,多维隐喻消弭了单调解读的可能。语言有一定深度,有空山新雨的气息和雨落竹叶的节奏美感,以及带有神秘色彩的意象和视觉叙述。整体结构紧凑、平衡而有机,展示时间、生存与个体经验中的困境。“只有像古人一样活着,逃脱黑夜带来的器官剥削”,这样的句子很巧妙。诗人对“存在”真实感等方面的体验和追寻,并从历史层面进行回溯,在诗人情感语境下获取一种恒久力量。这首诗的价值在于试图呈现存在与文化历史间交织互动的无尽纠缠,以及具悖论性的多重意义中解构存在内涵的努力。

《日暮催云七首·其四》具有复杂、唯美的特性。用字少而强,句简而不失深度,展示了许无咎的炼字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诗通过排列与隔断等方式,有了鲜明的节奏感。诗关注时空与人际的距离和错位,将城市景观、自然元素和人类情感糅合在一起,折射出对消逝的怅惘之情。阁楼里未能寄出的信件和翡翠湖的秋天及老照片等细节,表达出诗人的失落和对恒常存在予以的注目。该诗牵涉诸多现实问题,压力和焦虑不免从中溢出,在多重矛盾中描绘难以言说却有如香随风至的东西。因而,就算它留给我们的仅是些碎片,仍值得细致地揣摩。

《日暮催云七首·其五》通过对生命意义、个人情感以及语言本身的思考和道白,把诗凝聚成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创造力的形态。这首诗有层次感,采用不寻常的措辞及大量用喻,隐含多重思考,围绕“孤独”、“思念”和“流浪”等存在主义核心词,展现对存在的反思与盘询,并借助映射,在大量符号和虚构中达至理性和美学的协调感。《日暮催云七首·其五》呈现的情感错乱和脆弱性,有丰富的寓意存量。

《日暮催云七首·其六》象征化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诗唯美而通透,多用直喻。在句式处理、格式分布上颇为用心。这首诗试图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混沌与不确定性,展示历史演进中的现象杂陈和个体的内心挣扎。诗通过图景化的语言,描述生命的多重苦楚和曲折,其中包括流变、认同与身份跨越。

《日暮催云七首·其七》以旅行、记忆和梦想等元素塑造内核,表达作者对于社会与生命中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采用音韵重复、比喻、比拟等手法,突显诗歌语言的魅力。这首诗隐含的主张是,面对变迁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传达个体与历史虚无感,失去与积极和最关键的反复状态等因素相互嵌入然后融解的可能性。

当我们回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垮掉派,诸如艾伦·金斯堡等人的作品,总体格调晦暗,呈现价值观的流变和精神世界的陷落,有颓废、挣扎与迷茫的共性倾向。因为压抑,催生出呐喊和嚎叫,这与时代变迁有直接联系。所以,这些作品依旧是现实的,会有长久的存在价值。

我们再来观察新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大批诗人,他们至今仍是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甚至开路先锋,原因是什么?我以为,任何写作,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语言只是可变的皮相,决定作品价值的关键在于,写作者是否存在较为稳定的思想体系,写作是否扎根于身体力行。

写诗如盖房子,用材会影响稳定性、耐久性、美观性,这里的材料既包括词语元素,也包含潜意识中筛选出的场景。可除材料外,还必须有设计内核,一是精气神,即诗人体系化三观的外立面;二是结构,即词语和句式的空间组合形态,组合形态必然影响词语间复杂意义甚至力量场域的产生。诗人总要在语言上求新求变,但写作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度。如偏离量过大的求新容易产生“隔”,就难以获得阅读认同。

就许无咎的诗歌写作来说,上述问题要少许多。他的写作成长很快,并迅速走向成熟和风格化,这是写作与生活更紧密融合带来的必然效应。因此,我对他的写作总是充满期待。

许无咎觉得自己身处迷雾之中。其实,伟大的作品字里行间总是涌动着迷雾,都隐含着深刻而迷茫的追问。而每个时代能称为优秀的写作者也总是置身于此种处境——前方是无法清晰呈现的人类道路,身后则是一片混沌模糊的历史。

然而,我们能继续走下去,因为“迷雾中的人最容易洞悉”。

西边,诗人,评论家。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新大陆》等,曾获曹植诗歌奖、紫蓬山诗歌节奖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