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106年前,《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成为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青年》敏锐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机,迅速宣传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
《新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担负着并出色地完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向国民宣传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特殊使命,忠实地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它的名字永载史册。
在党的百岁生日来临之际,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新青年》人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致敬《新青年》。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庭院
1917年初,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来北京后居住于此,同期由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这里。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参加编辑部工作,并充当主要撰稿人,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由此奠定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新青年》人在每一份资料前驻足,认真听讲解员介绍,仔细记录着每一项内容,感悟着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青年》敏锐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机,迅速宣传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刊登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集中刊發了8 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同时,他还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肯定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被反动派当场逮捕,《新青年》编辑部也遭到了搜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有近30期《新青年》杂志在这里编辑出版,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
跟随讲解员的讲解,奋斗杂志社《新青年》人重温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向革命先辈致敬!向党刊致敬!向《新青年》致敬!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管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前身为1976年1月创办的《黑龙江青年》,1984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在40余年的出版生涯中,《新青年》杂志以“引领青年矢志奋斗跟党走、展现新时代新青年新作为”为宗旨,全面反映了黑龙江省青年风貌,展现了一代代龙江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中央指引下,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为建设祖国矢志奉献的青春故事。《新青年》杂志深受广大青年欢迎,曾多次获得全国精品期刊奖。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之际,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新青年》杂志还与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发出《对未来真正慷慨把一切献给现在——致新青年》的倡议。学习强国、人民网、央广网、澎湃新闻、凤凰新闻、网易、新浪网、搜狐新闻、百度新闻、黑龙江共青团、极光新闻等20余家媒体刊发了该倡议。
未来,《新青年》人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宣传党的主张,凝聚青年力量,掀起“学党史、跟党走、献青春、建伟业”的热潮,让“党旗下的新青年”以昂扬姿态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