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应松
告别美国定居山村
今年51岁的杜春平是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人,1992年进入成立不到5年的华为公司,是华为元老级成员之一。他从基层一线技术员做起,直至升任深圳华为公司最为核心的研发交换机的技术部副总。43岁时杜春平因病提前从华为内退,比他小一岁的妻子余淮当时在深圳一家外资学术期刊任编辑,为了照顾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她也辞职陪同丈夫一起去美国旅居。
旅居美国,法治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国内大相径庭,也没有朋友可以畅谈做伴,陪伴儿子又似乎起到了“反作用”,于是,杜春平和妻子决定回国。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两人并不喜欢,他们向往自由随性的田园生活。从美國回来后,2011年夏天,夫妻俩和几个朋友玩转皖南。当他们来到黄山脚下风景迤逦的古徽州千年古村落西溪南村时,杜春平心里乐开了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里不正是自己梦中的家园吗?于是,杜春平和妻子决定在这个皖南小山村定居。
2012年夏天,杜春平再次来到西溪南村时,看见许多古民居面临拆毁,于心不忍的他便买下了一栋不得不拆的古民居,改造成自己的新家,妻子取名为“悠然居”。妻子酷爱花草,见缝插针地撒种播绿,小院里的花草很快长势蓬勃。他们还在自己的小农场里养了两头牛、一群鸡和几只鹅。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遇干完农活归家的村民,杜春平总不忘上前寒暄几句,再谦恭地淘点种养经。晚上睡觉前,杜春平开始在朋友圈中记录下务农的点滴,晒晒自己回归田园的生活图片与感悟。不到半年,杜春平和妻子已俨然是这个千年古村的新村民。
绿色民宿功能多样
令杜春平没想到的是,因为改造出了典雅别致的“悠然居”,夫妻俩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村干部慕名来找他咨询一件大事:原来因为拆迁问题,西溪南有许多烂尾楼,如何处置令村长颇感棘手。杜春平是徽州迷,不愿看到自己定居的桃花源出现一道道残垣断壁和触目惊心的“疤痕”,索性冒险买下了8套烂尾房开始重新打造。历经700多个日夜,杜春平夫妇投资3000万元的改造之旅终于结束,他们给改造完的乡村民宿取名“清溪涵月”。
本来只是想寻处桃花源安享晚年,却一不小心投资了民宿。为了让自己和客人吃上放心的纯天然良心菜,杜春平流转了90多亩土地,引导村民种植有机蔬菜,让10多名古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拿上了工资,实现安居乐业。杜春平对农场员工只有一个要求:我们靠天吃饭,坚决不喷农药,不施化肥和除草剂。虽然第一年蔬菜大多喂了虫,产量极少,但杜春平坚持让员工们铺垫农家肥,作物间混合种植白三叶等植物。因为这种草根部有根瘤菌,能固氮、增加土壤肥力,利于修复经年耕作贫瘠透支的土壤生态。到了次年,小农场生机绽放,菜地里蚯蚓、青蛙多了起来,白头翁、灰喜鹊来吃害虫,小环境内的生态平衡了。菜地拒绝大棚反季节蔬菜,一切都是露天种植,让食客吃到果蔬的本真风味。借助“清溪涵月”民宿这座平台,杜春平又发起成立了爱心基金会,每年注册数万资金并邀请圈子里的爱心人士扩容,关爱帮扶当地弱势群体。他还利用民宿土产展销平台、酒店旗下的电商和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无偿给古村里诚实守信的农民种养的绿色安全农作物找到销路。杜春平意在让老实人多挣点钱,他相信好人有好报,在朴素社会公德的支撑下,古村村风自然会步入良性循环。
但回归田园的生活并不全是舒心美好,杜春平也会看到不和谐。管还是不管?在短暂的纠结后杜春平下了决心:既然自己是古村的一员,就当尽责尽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爱国和回馈社会”不是一句空洞口号,把这里建设得更美,住得更舒畅,不但自己是受益者,村民和生态旅游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才是惠及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乡绅治村风景更炫
杜春平的第一个目标锁定护渔。他记得刚到西溪南村时,河床底部密集生满了皖南石斑鱼。古村的石斑鱼在菜市上一斤能卖近百元。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年四季疯狂电鱼成为许多村民敛财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到晚上,不少村民穿着胶靴亮起灯,大肆电击野生河鱼,连拇指粗的小鱼也不放过。这种毁灭生态、竭泽而渔的做法,让野生河鱼的种群密度从满目皆是锐减为寥寥无几。寝食难安的杜春平多次找当地农委和公安部门反映,一次次正告电鱼对生态环境的极端破坏,一次次沟通改进遏制的方法。
为杜绝隐患,经过摸排,杜春平说服了村里几家经常电鱼的农户,以每组电池高于原价200元的代价,花了数千元回收电池后销毁,并在自家酒店和农场优先安排这些渔民就业。经过4年多努力,现在当地农委终于将捕鱼纳入高压执法打击范畴,一旦发现非法电鱼、炸鱼等破坏生态的不法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处罚。自此,古村再没有发现一个非法电鱼者,“小桥流水人家,鱼虾惊跃竹排”的绝佳生态美景再度回归。至此,杜春平逢人便欣慰地说:“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大家都要努力多付出一些,一定会唤醒乡愁让古村焕发新姿,让所有人都受益。”
有了禁渔的成就感与获得感,杜春平又主动参与村里乡规民约的制定,现在村民们的家长里短、纠纷和发展建议都要找他参谋筹划,他也被尊称为“新乡贤”。乐此不疲的老杜索性给自己取了个别名:杜乡绅,并郑重印上名片,而村民们也乐意这样称呼他。现在,杜春平将酒店交给妻子打理,自己每天在村里大街小巷溜达,当起了生态文明劝导员。“老乡,你这个院子里的花真好看,如果院子外面也适当种一些,一年四季开着花,看着就更舒心了。”“大嫂,溪水清澈洗菜也方便,我们如果把菜根菜叶扔到垃圾箱里,水就会越来越干净。”“老乡,西溪南是一个古村落,我们要保护式开发,平常要多骑自行车,尽量不要开车。”“孩子们,红薯叶子上生了虫是好事,它们吃叶子是正常自然现象,不影响土壤里红薯的品质。地球村需要万物共生才能维持多样平衡性,叶子生虫证明没有喷洒农药,既不污染土壤,又没被雨水冲刷进溪流中荼毒鱼儿的家园。”“小朋友,垃圾不可以随便乱倒,在倒之前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的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箱。”
这些婉转易懂的话,都是“杜乡绅”在西溪南古村落从早到晚不厌其烦、经常重复的语句。不仅如此,“杜乡绅”尤其爱管闲事,常提醒村民少用塑料袋,爱护村庄环境。现在,村民们不但理解了他的行为,每当节假日游客增多,还纷纷加入“杜乡绅”的生态维护联盟。现在杜春平最大的心愿是:把环保、友爱、平民化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当地村民,提升他们的素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让村民的行为更加文明。杜春平知道,村民和一些游客的陋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需要每一个人长期去坚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进而形成社会的一种共识、一种新常态。
而今,像杜春平一样有知识、有创意、有情怀慕名前来西溪南村定居养老的“乡绅”越来越多。新西溪南,新村民,新乡贤,以杜春平为代表的高知,怀着奉献社会、修身济世的精神,在给自己寻找到一个宁静的心灵“世外桃源”的同时,努力改变着社会,改变着周围人的生活。别样的人生有着非凡的意义和精彩。不仅是乡村庭院,美丽中国也可以这样建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