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绿绮
日本人沸腾了,全世界艺术家的视线都聚焦“光之隧道”,它的设计者马岩松却掸掸身上的征尘,向新的一城山水出发。人们望着他的背影,想起流传在中国设计界的一句话:建筑师绝不可能在30岁之前成名,除非你是马岩松。
马岩松在1975年出生,在北京胡同中长大。少年时性格就有些叛逆。带着邻家孩子一起离家出走,搬来校门口两米多高的大柏树当班级的圣诞树。他成了胡同中的孩子王。
他上高中时特别想当一名拍摄科幻电影的导演,因为他所在的学校就在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经常看到别人拍电影,他会不自觉地憧憬,有一天自己也会坐在片场,指挥一群人拍摄超越时空的震撼人心的电影。
为了梦想,高考前几个月他全力突击,以高出北京电影学院录取分数线三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
考分高,艺术天分高,这样的高材生让北影的老师都觉得留不住。老师推荐他学习建筑。马岩松去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初期,觉得建筑很无聊,因为他不喜欢方块,不喜欢呆头呆脑的混凝土建筑。马岩松最喜欢泡在学校的图书馆。有一本书收录了一百名国外的建筑师。他们把灵感、文化与匠心倾注在建筑中,述说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本书让他疯狂地迷上了建筑。
马岩松凭借出色的建筑专业设计作品,当上了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可是4科公共课不及格,让他差一点拿不到学位。他很难对不感兴趣的科目下功夫。
1999年,他漂洋过海来到亚利桑那大学,半个学期他就感到索然无味。他退学之后,重新申请心仪的大学。
耶鲁大学对他发来的作品集赞赏有加,可是耶鲁大学没有对学设计的学生设奖学金。马岩松给校方回复:“我去不了,我没有钱。”耶鲁大学很快回复他:“你有困难,我们帮助你,给你加奖学金。”加了两次奖学金之后,马岩松怀着感恩之心来到耶鲁大学。
在耶鲁上学,马岩松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吵架。在他们互相争吵中,马岩松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他懂得,建筑师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马岩松毕业时,校长说:从今天开始,你们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忘掉在这里听到的所有的东西,做你们自己。
2002年,马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想起一年前一架飞机撞上了纽约世贸大厦的惨状。当时他就坐在系主任罗伯特·斯特恩的课堂上,两栋楼的残骸给予他极大的震惊。马岩松把名为“浮游之岛——重建纽约世贸中心”的毕业设计交给恩师扎哈·哈迪德。扎哈对于这个方案欣赏极了,把它推荐给了纽约媒体,而后媒体对于该作品热烈关注。艺术家包泡用“好似突然间迸发出一片浮云样的设计方案”与“西方文化的几何秩序不见踪影”来评价它。最终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
毕业设计的成功在于,马岩松关心的不是政治和建筑的高度,关心的是纽约人的情感,“发展”才是治愈创伤的良药。
2004年,马岩松回到北京创建了MAD建筑事务所,并于中央美术学院任教。马岩松带着他的设计团队一战成名,是在北美建了梦露大厦。
2005年底,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两家开发商决定举办当地40年来的首次公开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为规划中的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寻找一个创新的设计。
看到加拿大的建筑设计大赛,他就想:能不能不跟其他的楼一样,去抢高度和力量,设计一个自然的、流线的、写意的高层建筑。流畅的曲线落在设计稿上,马岩松沉浸在诗化大自然的惬意中。设计图交上去,马岩松没抱太大希望。2006年3月28日密西沙加市主办方正式宣布中国马岩松的建筑事务所赢得设计权。马岩松得到这一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被他们看懂了。
这50层的高楼,性感的曲线攀援上升,与自然有机融合。当地人惊呼,它就像玛丽莲·梦露一样妖娆,称呼它为“梦露大厦”。开盘一周就已经销售一空。有一个建筑商找到马岩松,让他把梦露大厦的版权卖给他,他肯花高出原设计稿几倍的价钱。“我们只用这个图纸再盖一遍就行。”
马岩松拒绝了,他希望这个建筑是自然生长的,不能把它再复制一遍。马岩松说:“你不能让两个梦露同时站在那里吧?”最后马岩松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建筑图,两个大厦呼应,算是个对话。
初试锋芒,马岩松用曲线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呆板方块模式,让建筑和自然走向和谐。全世界的目光落在这个寡言的不到30岁的年轻人身上。
马岩松曾拜访一个建筑学家,对方拿出钱学森的亲笔信给马岩松看。这封信提到山水城市的构想。马岩松拿出自己的作品給老专家看,老专家看了半天,然后说:“钱老要是活着,他一定很高兴。”
2010年2月,MAD建筑事务所通过竞赛,拿到了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权。寒冬冰封了松花江,白雪覆盖了太阳岛。一朵雪花落在马岩松的掌心,雪雾弥漫中,他“看到”了未来的歌剧院。马岩松的意境山水有了依托:“雪山延绵起伏,湿地、湖面、连桥和蜿蜒而上的‘山路将这个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全景式的舞台背幕一旦拉开,室外的自然景观瞬间融入舞台之内。”
哈尔滨是北方的城市,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处于寒冷的冬季,原计划2014年竣工的建筑,到2015年才完成。
哈尔滨大剧院建成后,在各大权威杂志上展露芳华,超过五万+的建筑师评选,说它是2015年度的最佳建筑。CNN冒着机器被冻坏的危险,要一睹它的风采;世界著名建筑摄影师Iwan Baan,也在风雪里全副武装,拍下剧院最美的样子。
马岩松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无数次去皇城故宫和颐和园参观。他喜欢故宫的恢弘大气,也喜欢颐和园的意境悠远。但经典建筑“收费参观”,面孔冷冰冰,马岩松的心里像堵了一团棉花。让皇家气派变成百姓的诗意栖居成了他理想中的未来。设计朝阳公园广场,马岩松的设计思路是,让公园边上的一个大建筑像是从公园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尽可能模糊人工痕迹,模糊公园和城市的边界。马岩松要通过造山治水的设计手法,让朝阳公园广场的大楼成为公园的延伸,而不是边界。
朝阳公园的大楼火了,36氪一共租了五层楼,OPPO也要搬进来,暇步士是直接买的。阿玛尼公寓王菲已经买了两套,靳东的新电视剧也在这里取景。2017年12月,MAD事务所设计的朝阳公园广场登上美国时代(TIMES)杂志。
马岩松虽然成名的建筑不胜枚举,最情有独钟的作品却是规模不大的北京胡同的泡泡。那是他为胡同设计的公共卫生间。
胡同泡泡出现在位于北京老城区的北兵马司胡同32号的小院里。这些泡泡穿着亮闪闪的金属外衣,像是外太空的馈赠,折射着四合院的古树、天空和历史。
59层的蒙帕纳斯大厦高度为210米,是法国巴黎除了埃菲尔铁塔以外的最高建筑,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它是欧洲第一高楼,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巴黎的城市天际线。大家把蒙帕纳斯大厦形容为巴黎的伤疤。
2016年忍无可忍的法国人举办了蒙帕纳斯大厦改造竞赛,全球有700多个候选人参赛,最终仅有7家建筑事务所入围,其中就有马岩松的MAD。
马岩松面对蒙帕纳斯大厦闭上了眼睛,却打开了心灵的门窗。他听到风的呼吸和阳光的絮语,听到塞纳河的流淌和埃菲尔铁塔的倾诉。一个美妙的设计图在云端飘然而至。这个方案有个浪漫的名字——“都市蜃楼”。
MAD的方案根据光学凹镜原理,凹面镜反射的物体会被上下翻转。于是蒙帕纳斯大厦把周边的街区都倒映出来,地平线以上的天空则反射在大楼下半部分。从埃菲尔铁塔望向大厦,竟然会看到另一座被反转的埃菲尔铁塔!
马岩松说:“蒙帕纳斯大厦当年建成的时候,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骄傲和成就。今天,我们虽然不能真正让这座楼和它所带来的历史遗憾彻底消失,但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新的审视角度,思考人类该如何与我们的内心以及周遭的环境相处。”
2018年7月29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馬岩松用“光之隧道”为艺术献祭,这是MAD至今为止最纯粹的艺术装置。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在日本东京西北新潟县的小山村举办。年轻人移居大城市,农村闲置的学校和废弃的房屋越来越多。借助艺术拯救颓败的乡村,是艺术节的初衷。知名艺术从业者北川富朗给艺术节取名“越后妻有”。据说“越后妻有”的字面意思其实是“走到极地的尽头之后”,暗示这个地方人烟稀少。
几年后,中国年轻的建筑师马岩松兴奋地翻阅有关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和北川富朗的资料。他决定为沉寂的隧道注入五行之光,唤醒山与水的灵性。木屋、温泉、镜池、泡泡卫生间、不规则的镜片,成就了隧道的神秘与清幽。光之隧道与周围的景物亲密地贴合,互相映衬,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建筑师应该是个艺术家,这是马岩松的理想,越后妻有的光之隧道给他的理想做了一个很严密的注解。
艺术源于想象。马岩松说:“我想把时间和空间拉开,像一个黑洞一样,让人掉进去,然后想象力就会出来。”
(编辑·李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