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 瑶
自古以来,诗歌的朦胧美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大方向,深受文人墨客喜欢。《雨巷》是诗人戴望舒于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既遵循古代诗歌的意境又巧妙借鉴现代象征主义艺术的浪漫诗歌,抒情与内容都极具朦胧婉约之美,被誉为中国现代朦胧诗的经典之作。叶圣陶先生评价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所谓诗歌的朦胧美,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创作出具有象征意义和朦胧氛围的抒情形式表达出来。诗人的感情是含蓄微妙的,这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既明朗又朦胧、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
《雨巷》通篇体现出多个意境虚实相生的朦胧美。诗歌的“虚”是指通过真实触感感受不到但是在诗歌行文间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虚像空间。《雨巷》描述的就是一个默默彳亍的年轻人,徘徊在江南的雨巷,期待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然姑娘却从身边飘过,渐行渐远。“凭虚构象,象乃生生不穷”就是虚实相生的具体描述,诗人戴望舒就是通过种种意象塑造出这首诗的朦胧之美。
诗歌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诗人手撑的油纸伞。油纸伞是整首诗歌中真实存在的意象,纵览古诗词,油纸伞总是表达出一种怀旧复古、神秘而朦胧的感觉。而诗歌中诗人撑着油纸伞,于暮春之际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给人一种凄清萧瑟的孤独感觉。第二个就是诗人脚下湿漉漉的雨巷。江南的雨巷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能够感受到幽深寂静,而随着蒙蒙细雨的落下,增添了几分朦胧美。在无人的小巷中,雨落在油纸伞的声音清晰而具体,寂静、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同时,雨巷也象征着诗人理想的追求之路,是对未来的一种迷茫和不知所措。第三个就是诗人心中念念不忘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从古至今,丁香都是美丽、高洁和忧愁的代名词,如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人在《雨巷》中没有具体描写丁香姑娘的肖像,为读者的阅读增添了几分朦胧感。遇见了丁香一样哀怨的姑娘,她静默地走进视野,又如梦一般地飘过、远去,雨水消散了她的痕迹,就像是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梦想破碎后的无助和惆怅,平添了几分空虚、破灭的心绪。丁香的具象激发了读者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想象,呈现诗歌的多元化想象,加强了诗歌的朦胧感,让诗歌韵味隽永,回味无穷。
《雨巷》在情感表达上体现出多种含义,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通过“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阅读《雨巷》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多种观点。一种是爱情之美,一个孤独寂寥的年轻人希望在这个特别的地方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位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同时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姑娘令年轻人念念不忘,但她像“梦一样飘过”,雨水消散了丁香姑娘的痕迹,年轻人继续徘徊在悠长而寂寥的雨巷,年复一年地期待遇到丁香姑娘。另一种是象征哲理,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失望的痛苦情绪。诗人所处的时代,青年人的心态就如那《雨巷》中徘徊不定的年轻人,渴望着可望而不可即的“丁香一样”的革命理想。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也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失望。诗歌中没有明确描绘出现实的苦与难,但是读者从诗歌的具体意象中能够明确地意会出来。然而诗人所追求又因此失望的具体理想是什么,这对于读者而言是朦胧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象征主义的抒情手法增添诗歌的想象空间,让诗歌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把诗人的情感心境抒发得含蓄朦胧,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