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贺永胜
插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尚未产生之时,古人就以图为“书”,用来记事。人类最早的文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象形文字,既是文字,又是图画。而后来有了文字就有了书籍,有了书籍就有了插图。在当今“读图时代”,社会的商品化、信息的数字化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发生了改变,我们在书籍阅读时更强调视觉的直观感受,希望从图形中能直观的寻求获取图书的信息与表象意义,而插图的图像意义恰恰能直接地表达这种心理需求。插图是应文字需要而徒手描绘的图画,主要扮演在文中表现内容、直观解释、烘托气氛及装饰版面的生动性和说明的角色,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是一种“有意味的图画”。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今天已普遍用于现代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已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插图常见的风格有写实风格、抽象风格、装饰风格和漫画风格等,常用铅笔、炭笔、蜡笔与油画棒、水粉,水彩、丙烯墨水笔、麦克笔、喷绘、摄影、计算机辅助软件制作等材料绘制和表现。现如今表现风格与绘画技法不断地交融和变化,使插图作品呈现出巨大的魅力,也成为一种由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表现。
2019年,由读者出版社社出版,刘炘主编的《中国马文化》十卷本丛书内文中除文字外,大量运用了摄影照片,还绘制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插图。有情景的纯艺术插图和表达文字内涵的说明性的插图,图形文字的示意图等。弥补了文字中部分段落表现不直观、不好理解的缺憾,也充分表现了主编和创作者的文学体验和审美情感。本人参与绘制了插图的绘制工作,现就从《中国马文化》丛书(马政卷)一文(《清代绿营马场制度——大庆会典》为例做简要的创作叙述。
首先从本篇文字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精心提炼,选择出适合绘画插图、有情景的段落。文中提到 清代为督促马厂人员尽责尽力,负责督导马厂马匹牧养。朝廷对马匹孳育情况进行考核,伊犁将军等要在每年四五月份前往马厂巡视。清代地方所设营马马厂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边军军马供应提供了保障,巩固了边地安全。
然后对插图绘画整体效果加以想象和描述。简要提炼出要绘制插图画面的具体描述,即本篇插图画乾隆年间,伊犁将军率人巡视马厂情景。然后根据描述,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参考资料,选择运用电脑在Photoshop软件下进行插图绘制,并用油画写实手法表现。第一稿插图用线稿起稿绘制后,效果还好,就传丛书主编审定。
主编看完草图后提出:“文章内容是伊犁将军到马厂巡查的事,草图画面就不符合要求了,是将军率有关人到马厂检查,不是赶马。服装合适,需增加随从,画面要体现有被巡查马厂的两名官员迎接等元素,远景要有当地的是雪山草原等环境。”
按照主编提出意见整改,重新画面构图,增加了将军视察马厂时的随从,马匹周边增加了马厩、护栏等,远景也增加了伊犁地区当地的雪山草原等环境后线稿再传主编审定。
主编看完二稿线稿后提出:“好多了,但将军无须扬马腾空,只须乘马巡视,指点即可。后面马小点,远点,为马群,可不要栅栏,为大草原”。
按照主编提出意见整改,重新画面构图,按透视关系重新组合了画面,即将军端坐在马上,指示马厂主管,后方去掉了马厩、栅栏等,一群马儿安详在草原上吃草,远处为雪山湖泊。后传主编审定。
看到三稿线稿后主编回复:“线稿通过。”
接下来就是对插图上色了,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查阅了清代的相关文献记载,重点是官员及士兵的服饰颜色款式等文字记载以及矛剑等武器的式样,马匹上马鞍、障泥、当卢、护胸等装饰的纹样颜色等的了解,并查阅伊犁地区天山草原相关的图片资料后开始绘画着色,综合运用在Photoshop软件下各种笔刷等效果,力求画面在视觉、配色上符合色彩、对比等美学规律,经过精微描绘后传主编审定。
主编看完着色图后提出:“可以,待排版制作时插图统一调整色彩”。
至此,《中国马文化》丛书(马政卷)一文(《清代绿营马场制度——大庆会典》插图创作历时15天,前期审核通过,待后期排版制作时所有插图做色调、明度、饱和度等做统一调整。
综合上述,书籍中的插图属于静态的插画,一幅好的插图所赋予的艺术形象可以拉近读者与书籍内容之间的距离,其形象甚至比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更加生动直观。插图在内涵上是有教育意义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态度、审美情感、价值取向等,具有精神美育的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