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高宾宾
“绘画从来就不是纯技艺的制作”
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之中,绘画作为独立的形态出现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传统艺术的源泉,视觉经验的恒常性是其基本的价值。但从浪漫主义开始,绘画真正开始了艺术与个人的关系探讨。当今世界艺术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艺术的形式愈来愈多、题材也愈来愈广,传统艺术的统摄力开始减弱,颠覆传统似乎成了当今艺术的一极。同样如此,面对这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作品观者却在艺术面前迷失了方向,“这是艺术品吗?”“怎么画的不像?”“我怎么看不懂?它的价值在哪?”
艺术活动与人的生命体验相关联。艺术是生命体验的形式表现,不论是音乐、美术、建筑、戏剧还是诗歌,艺术无一不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诠释人类的生命。了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艺术最早是居于巫术之中,它是一种通灵的手段。例如:巴特农神庙开始也绝不是后世意义上我们定义的“美的艺术”建筑,而它是神明的在场,是人神交往、供奉与馈赠的场所。在中世纪,圣象画的制作也不是“艺术家”的工作,而是由专职的神职人员或有教会专门委托的人员来完成。同理,绘画也就成了是神明的在场,是人类向它跪拜与祈祷的对象。除此之外,在国人根深蒂固的认知中还会把美术等同于美的东西,甚至认为越是逼真的艺术越美。所以面对形式多样的当代艺术,人们迷失了方向,寻不到艺术的价值何在。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写道:“自乔托以后艺术史就成了伟大艺术家的历史”。 我们知道中世纪是一个艺术家受到严苛控制的时代,在那时人们还没意识到创新的优点和墨守成规的危害,因此艺术家们把自己的艺术贡献全部献给了教堂、教会,大家向着共同的艺术目标前进。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意识到个人特色的优势,同时这时期个人主义开始兴起,这时人们不再只是关注作品,而是开始关注艺术家。但是,从浪漫主义开始,艺术家把情感、想象等个人体验统统纳入了绘画之中,并且随着人性的发展更是不断地丰富。
我们或许在观赏绘画时,会怀疑这是艺术吗。还有人会用画的像与不像,逼真不逼真来衡量当代绘画。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一种误解更是一种歧视。中国的苏轼在北宋时期就曾指出过:“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品评标准。假如我们现在只是用画的像不像来衡量艺术作品,其实这是把艺术困在了一个既定的“牢笼”之中。之所以说像与不像是一种歧视,因为像与不像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标准,因人而异。艺术的形式虽然在跟着社会变化,但是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从来没有改变过。即便是形式各异,题材纷繁的当代艺术亦是如此。也正是这种多样性(或个性)才使得艺术在不断地前进。如果说生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无聊和乏味,那么艺术亦是如此。
艺术史和博物馆不需要重复的东西,创新是人类文明永恒的追求。在当下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艺术形态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创作语言,表达什么样的艺术主题。无论是探索宇宙间的奥秘还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亦或是历史的追忆,还是现实的探查甚至是未来的憧憬,那些传达了人生价值、人文关怀、个性彰显的艺术才能脱颖而出,引起众人的共鸣。这才是优秀的、好的艺术。假如艺术世界没有了个性的差异,只存在一种艺术标准,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制作艺术品,可想而知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正是有了个性的差异性,才使我们看到了毕加索的交错时空、梵高的“痉挛”线条、塞尚的物质本质、蒙克的内心世界。绘画的价值一部分就存在于艺术的个性之中。
随着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提升,艺术的个性也就越来越突出。人生的绚烂多姿造就了艺术的异彩纷呈,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生活为艺术的产生、创造提供养料,同理,艺术也滋养着人类的生活。现代信仰和生活观念的自由,自然让艺术个性十足。柏格森的哲学开启了美学朝向生命的大门,弗洛伊德的哲学则是走进大门直至人不可解的心灵深处,观者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也开始从理解画面的叙事性上深入到了艺术家、观者自身亦或是整个人类的精神深处。我们开始打破传统束缚、反思艺术、审视社会、重塑自身。既展现个性又发人深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