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一红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论语》中,孔子观点被逐一列举出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小到言谈举止,大到国家兴亡,都有据可循。随之时代的进步,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沟通,一体化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友空间,交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了解世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到达一个新高度,在世界上取得了更高的国际地位。在收获了如此大的成就的同时,我国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在交流和实践中遵循正确的思想原则,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成为重中之重。
目标是社会发展起步时设立的起点,是检测成就的标志之一。《论语》学习实践探究中第一个需要改革的难题就是科学设置学习目标。《论语》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制订完善,合理的目标。人们对《论语》学习工作开展的态度与工作的顺利进行息息相关,学习《论语》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目标,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应当更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提高自身素养,相互监督,共同进步,营造良好风气,将消极言论扼杀在摇篮之中,确立《论语》学习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利于将《论语》学习的重要性植入每个人心中,对它心存敬畏,以保证其顺利开展和进行。
问题能够引起人们们更深层次思考,思考才会产生求知欲,而求知欲是人们学习的第一动力以及最好的老师。问题能够使人们开拓思维,进而强化人们对《论语》的掌握水平。提出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做法。可以说,设置问题是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之中互动的纽带,也是教学过程高效的重要元素。因此,必须重视问题的设置,如何设置一个好的问题,从而引发全社会的思考和反思。从某种程度上,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否决定着一项决策的成功与否,思想观念如果一直没有创新,一直停留在老一辈的陈旧思想观念中,那么这个社会就很难跟随先进的步伐发展起来。为此,大学生们应当带头学习创新理念,在社会内部举办演讲加深贯彻思想转变,为《论语》学习进行做铺垫。有效将所宣扬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前提是从思想上根本意识到这样做进行的重要性。好问题是激发人们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人们实践能力的关键。通过设定问题,引发人们们学习、探索的欲望,推动人们开展思考问题,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也提升了《论语》学习的进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论语》里的原话,罔,迷惘,殆,有害,大概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难免会因为不理解其中奥妙而疑惑,只思考而不学习也只没有用。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同时进行的必要性,这是孔夫子的大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基,就像一棵大树,根扎得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对此,我国政府,企业和人民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大众媒体更是义不容辞,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期望就更加巨大了。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到今天,我们能够足不出户的了解到几千乃至几万公里之外的新鲜事物,我们要以此为提升自己的便捷手段,积极的吸取来自四面八方的、先进的、好的知识,利用这些资源来巩固扩大和加深我国的文化底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我国文化的优越性,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提升自身素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论语》学习也是如此。目前,在《论语》学习进行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些对《论语》认识不清晰的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找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来做《论语》学习的坚固后盾,提高自身素养,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