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熊 伦
在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建筑工程的环境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设计。而文化类建筑对于环境设计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功能上或者空间上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要在文化传播与信息传递方面起到一定的隐含作用。同时随着居民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如何设计打造实用美观的文化建筑,建立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是当前环境设计领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审美是指在实践中能够让人感受到美的感受与体验,它不存在具有逻辑性和等级性的具体标准,是极具感性化特征的一种美学感知。主观上来讲,审美的整体过程就是个体获得情感自由以及文化自由的感受过程。而在文化思维的指导下,审美的标准与过程有着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感知范围。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历史的传承,共同构成了多重的审美空间。在当前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文化审美不仅有助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理解与掌握创作的理论和手段,还可以引导他们知晓与掌握民众审美心理的普遍性和趋势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开拓文化视野,以此指导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从分类上来讲,文化建筑概念下所包含的是为民众提供文化学习及文化宣传的场所,例如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等等。这些建筑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构成了文化建筑建设的基本原则。
开放性原则。从具体的建筑工程应用上来看,文化建筑往往具有开放性原则,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开放性空间。例如图书馆的借阅区以及博物馆的展览区等等,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与民众间完成良好的文化互动,以实际的文化内容来对社会大众进行文化宣传。绝对封闭的文化建筑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价值与意义。
教育性原则。文化建筑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普通建筑的居住功能或者活动功能,它内在的文化产品陈设以及建筑基本形态,都规定了其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民众可以通过自发参观等形式,通过文化建筑内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传输,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这一特质也成为了文化建筑的核心设计原则。
适应性原则。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而是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民众实际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原则。例如图书馆功能区域的区位设置就曾经经历多次的变革与调整,才形成了现在阅读区、图书区、借阅库三者合理的空间配置。在环境设计中应当重视文化建筑的适应性原则,及时地做出调整并且在设计之初就将变量因素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中。
1.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运用已经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高度融合。通过数据库建立与数字化模型,文化建筑的环境区位得到了全方位的综合考量,这种信息技术为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由于文化建筑对文化功能与教育功能的重视性,通过大数据可以对文化建筑选址周边的居民构成情况进行有效的全面统计,为其空间选取提供有益助力。同时对于居民的文化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在经过统计后可以反馈到文化部门,借此对文化建筑的内部环境进行及时地调整。
2.美学的建筑工程,文化建筑本身的塑造就是一场充满艺术感的设计。世界著名的纽约国立博物馆就将建筑的美学设计与文化的教育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地体现了其环境设计的优越性与美观性。在实用性功能之外,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体验更多地聚焦于综合性、复合型的多种感官体验,这有利于更加接近于自然纯朴的效果,并且给人以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净化。
综合来看,当前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方案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地进步与提升,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设计师应当丰富自身的文化视野,提升环境的设计美感,以艺术的眼光看待建筑空间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工作,尽量地让文化建筑在基础工程作用之外发挥更加广泛具体的文化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