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的学术价值

时间:2024-05-04

信志超 陈 铭

沈云龙,1909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1987年逝世,享年78岁。沈云龙是著名历史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史,学术成果丰硕。沈云龙对民国人物有较深的研究,开创了台湾研究中共党史的先河,编写了数部大型史料丛书,在口述史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1966年10月,台湾文海出版社请沈云龙先生为主持 ,纂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套丛书共编纂出版正编、续编、三编各100 辑。

文海出版社曾说明为何编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以搜集史料影印流传为职责所在,在经过沈云龙同意后,请求其“代为搜罗卷帙较少而有价值之史料,陆续影印,并承惠允将其所藏罕见之孤本若干种先行借出摄印,以供海内外学人治近代中国史者之参考”。沈云龙也曾在书中说过为何编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沈云龙先生为编纂此书,从国内外复印或购买了大量的史料,其中不乏珍贵难得的孤本,不仅耗资甚多,且费时费力,只因他认为“这对于从事近代及现代史研究的年青一代学人,相信是有其贡献”。

从体例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分三编 ,每编100辑,其中正编收录1007种、精装1281册;续编收录608种、精装1087册;三编收录421种、精装1048册。三编共收录文献2036种,计精装3416册,对所选文献没按类编排,只是流水顺序。此处需注意,部分引用此丛书的学者误引了其版本,目前除台湾文海出版社版本以外无其他版本。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主要收录了晚清、民国时期名人奏疏、政书、专著、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兼收民国时期的学术期刊 、年鉴。如奏疏:《茹经堂奏疏》《骆文忠公奏议》《呂文节公(鹤田)奏议》《望岩堂奏稿》《端忠敏公奏稿》《方恪敏公(观承)奏议》等;如政书:《樊山政书》《黎副总統(元洪)政书》《期不负斋政书》《于清端公(成龙)政书》《林文忠公(则徐)政书》等;如专著:《欧战后之中国》《黑龙江外记》《国防与外交》《外蒙交涉始末记》等;如年谱:《鲍忠壮公(超)年谱》《钱文端公(陈群)年谱》《马端敏公(新贻)年谱》《朱笥河(筠)先生年谱》等;如笔记《庚辛泣杭录》《陶庐杂录》《蕉轩随录》《竹叶亭杂记》等;如日记:《桐城吴先生(汝纶)日记》《抚夷日记》《词垣日记》《学寿堂日记》等;如诗文集《水竹邨人诗集》《李啸风先生诗文集》《甘簃诗文集》《吴州四程诗文集》等;如经世文编:《民国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统编》《皇朝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续编》等;如碑传:《碑传集》《续碑传集(卷一至卷八十六)》《碑传集补》《无锡杨氏三叶傅记碑志集》等;如学术期刊:《上海通志馆期刊(一卷共四期)》《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越风半月刊(第一期至第二十四期)》《邮政六十周年纪念刊》等;如年鉴:《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劳动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申报年鉴(民国二十四年)》 《全国银行年鉴(民国二十六年)》等。其中民国时期的文献占有五分之二。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收录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文献,从不同方面映照出了当时的历史风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学者在研究某一历史课题时,需翻阅查找大量的资料,将不同的文献加以比较,细心论证,从而得到对某一问题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而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就是文献记载。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文献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记载或反映,不同文献之间相互比较映证,使得结论更加贴近于真相。从这一方面来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研读不同的文献记载,有助于学者还原历史真相。如某一历史重大改革,受众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在史书中的记载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如若研读相关历史人物的奏疏、手札、日记等原始文献,更有利于学者多角度立体地看待历史问题,大胆假设,虚心求证,从而得出贴近真相的结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大量的影印资料,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原始材料,其学术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