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畅谈美术中诗境与画境的结合应用

时间:2024-05-04

谈 愫

引言

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上,诗与画之间是相互结合的,诗与画的艺术本质对于美的欣赏来说具有相同的根源性,它们之间的内容是相通的,只有将诗境与画境相结合,做到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够促进初中美术课程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自古以来,就有“诗画互补”一说,将诗与画共同融入一幅美术作品中,然后将诗中的意境与画中的意境相融合,能够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魅力,更加耐人寻味。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诗境画境

众所周知,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水平,在山水画中主要有诗境和画境。山水画对中国绘画形式和艺术形式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山水画中,诗境的阐述体现了一定的情感,表达了一定的美感,在山水画中由于画境又产生了一种人生的情怀。在山水画中,往往以诗入画,以画写诗。通过美术作品的表达,表现出了诗境的内在含义,通过对景物的绘画,又体现了诗句的内在含义。画中能够将诗境的情感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让诗境和画境情景交融,共同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和第3课时的《水墨交融写青山》和《笔情墨意抒胸臆》这两个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就要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融情于景,将诗境和画境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学习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体会淡泊、虚无、洒脱等情绪,给学生展示相应的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在创作时,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所要追求的境界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画作中的诗境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某句诗句,让学生根据诗境来进行创作,例如,诗写的是关于洒脱、豪迈的情绪,学生就要在作品里表达出洒脱之情;诗境所表达的是灰暗、忧愁的情绪,学生就要在作品里表达出忧伤、忧愁的情绪。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诗境和画境的把握。甚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分发一些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对画中的画境进行观察,然后问学生:你们能够从这幅画作中感受到哪些思想情感呢?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体会其中的意境是什么,然后让同学运用诗境对其进行总结,学生们就能够在诗境和画境当中体会到生命之美、流动之美,能够理解诗境和画境的融合对艺术作品的魅力和内涵的重要意义。

二、苏州园林中的诗境画境

苏州园林是一门中华传统艺术,其中蕴含了广泛的绘画、诗歌等元素,对中国艺术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只有将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作中的世界不断地融合交汇,才能够促进美学艺术的发展。对苏州园林的教学,将诗境与画境融合其中,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诗境与画境之间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感悟到中国艺术文化之美。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5课时《苏州园林》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诗境和画境结合起来,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讲解,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全面提高。在诗歌当中,“竹子”代表贞洁的君子,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在园林设计当中,竹子呈现的形象也是如此。苏州园林设计中的一草一木皆有其特性,都具有其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只有将园林中的每一小块剖析开来,才能够在当中体会到不同的内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设计特定的园林,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诗歌意象,让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设计不同内涵的园林。例如,梅花代表的是孤傲的形象,荷花代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形象,竹子代表的是高洁。那么这些植物该如何安排,才能够体现出园林中要表达的特定含义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应诗歌意境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园林,让园林的一草一木都要有一定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苏州园林艺术美的体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三、总结

古人有云:“诗是无情画,画是无情诗。”诗画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对诗境和意境两种意境的阐述。用诗来入画,将诗中的句子拆分成画中的结构,成为一幅画卷。通过诗境与画境充分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