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编辑与校对人员在出版生产过程中的流程配合以及角色定位与出版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无纸化生产直至线上产品发布的新出版模式正在形成,以纸为媒介的传统编排校工作模式下的编校角色定位以及生产流程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终端、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人们的学习场景和阅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传统出版业也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新的出版业务形态对编校工作流程再造提出需求,并由此带来编校角色的重新定位。本文尝试从科学出版社图书创新业务探索实践的体会谈一下编校工作流程与角色变化,希望能对传统出版的转型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一、编校流程
科技图书出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优秀作译者丰富而深厚的科研成果积淀,还体现在专业出版人员对出版质量的严格把关。规范严谨的编校生产流程是图书质量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流程以作者交稿为起点、校样付印成书为终点,通过编辑、排版、校对、质检等相关专业人员环环相扣的工作连接完成“做嫁衣”的出版过程,为读者呈现高质量的图书产品。
1.传统编校流程的设计背景
在纸媒介出版生产过程中,作者提交纸质书稿的同时,会提交一份书稿电子版(通常为word文档)。
编辑审读合格后在纸质原稿上进行编辑加工,完成后交由排版人员进行排版。
排版人员遵照编辑指令进行统一的开本、版面、标题体例的排版,同时将编辑手写改动部分在电子版(通常为方正软件,根据书稿类型也有选择Latex或者Indesign等其他软件)中实现,排版完成后打出一份新纸质校样进行校对。
校对人员将两份纸稿以折校方式进行比对,查找排版漏改之处(校异同),同时对编辑漏误之处提出质疑(校是非)。
编辑在校样中处理校对提出的问题,补充加工疏漏之处,誊抄作者样中必要的修改之处,再重新以不同校次重复上述排版、校对、处理校样的流程,通常到三校时完成(重点图书或者有修改异常再根据需求增加校次)。最后送质检,通过后付印。流程参见图1所示。
2.线上编校流程的设计背景
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从原来单一图书出版形态向多形态、多渠道的知识传播、知识服务转变。为实现后期对内容资源进行用户需求导向的便捷复用、重组、多平台传递,对内容生产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纸媒介的新需求,比如:开发原有纸介质图书无法承载的更丰富的补充阅读的音视频资源、彩色图表、更多元的研究数据、脚注链接等,对内容进行加工、标引,便于彼此链接,并提供便于用户发现、使用这些内容的方法,提升内容的可见度,加强内容的传播力度。因此,在生产端进行无纸化变革不仅是实现上述转型目标的必然选择,还能提升编校生产工作的效率。
我们以作者、编辑都能熟练掌握的word文档为例进行图书新流程试点。
流程的源头是作者以按照一定标准规范化的word文档为模板提供电子版原稿,或者安排排版员将作者的原稿文件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理后文件经作者确认后定为原稿),留存原稿版本,后续过程版本分别留存。
编辑审读合格后进入加工环节。此时图书版式已经在规范化时确定,编辑在原稿电子版上专注于内容加工,遇特殊图表公式难以处理时标注,作为任务分发给排版员进行专项制作,加工完成并合格后可直接进入校对环节。
由于以word文档为排版文件,便于编辑直接操作,原来排版的部分功能由编辑直接完成,仅保留专项图表等涉及更多技术操作的任务制作。
校对在校异同方面的功能消失,以读校检验的方式进行,主要精力集中在出版规范化、内容体例前后一致性,以及有关字词句等内容上的是非錯漏的发现和质疑等方面,对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显著提升。
编辑最后处理校样时,可一并将作者校样意见和校对质疑合并处理,直接改在校样中,完成后送质检,质检合格后付印。
3.新编校流程的优势
新业务模式下的编校流程由于加工模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排版和校对工作的功能,避免了纸介质工作平台时期因工作人员规范性水平差异或版面辨识度差异导致多次重复进行编排校流程的困境(如图3所示,因编辑修改较多,且规范性不足,造成排版、校对人员辨认困难,通过一个校次循环很难达到出版质量要求),出版效率相较纸介质环境下有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编校周期缩短。在两种流程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周期的缩减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纸介质校样物流时间,包括原稿送排版厂时间、排版厂送回校样时间、分发校对任务时间(大部分出版社需要外校辅助完成时有此交接稿件时间)、完成稿件送回编辑室时间等,每一个交接过程少则1天,多则2-3天(有些出版社存在异地排版、编务力量,以快递形式传递纸稿);二是由于编辑直接在电子版中加工修改,特殊图件制作可以作为加工中的子任务发送给制作人员,与编辑加工可协同并行,节省大部分排版时间,且原来校对过程中的三个校次消灭全部排版差错的任务也因加工方式的变化而消失,读校所需时间小于三个校次时间之和。测试中,新流程下稿件的编校周期较传统流程缩减一半以上。
(2)全流程工作量总和降低。总工作量的降低主要源于在熟悉的word操作平台上编辑意图的自我实现,避免了编辑写、排版排、校对校的线性路径,从而大量减少了排版改版工作量、校对多校次工作量,以及编辑处理校样工作量,并根据新模式的需求对排版校对人员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编校角色的重塑。
(3)编校质量有保证。以编辑为中心的扁平式编校流程中,更多强调在每个环节的入口标准严格把关,以保障每个环节的出口质量均能形成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正向贡献。编辑不再因为流程长而未定稿或未加工完整先交给下个环节去排版校对,后面校次中再不断修修补补,造成流程中多校次编排校工作的低级反复,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新流程也避免了由编辑排版校对三个角色配合实现编辑修改目标而导致的辨识疏漏,更有利于通过读校发挥校对人员对内容质量的补充提高作用。除传统出版中常用的黑马校对软件外,基于开放数据和语义学习的智能校对软件可以根据出版的需要进行功能定制,对编校质量的提升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编校角色变化
在出版生产的编校流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角色是编辑人员、校对人员、排版人员。编辑是编校流程的源头和核心,对作者来稿进行篇章结构、内容表述、体例规范等方面的全面加工润色提升,排版和校对协助编辑实现加工意图、弥补加工疏漏,三个角色相互补充,互为监督,共同保障图书出版质量。
1.编辑角色变化
由于采用了无纸化加工方法,编辑直接在电子版中对内容进行润色修改,清晰准确,一步到位。编辑在新流程中作为图书生产的项目经理,比传统流程中承担更多的职能。
(1)由于新流程设计中内容与版式的分离,在文件规范化过程中排版人员统一处理标题、格式等体例,编辑加工重心集中在内容,仅对体例做必要的调整。
(2)因工作介质变化,可能产生不同的视觉盲区,可以引入技术编辑角色,将简单程式化的工作任务剥离出去,提高编辑专业化加工效率及质量。
(3)根据需要判断是否引入、何时引入排版制作角色进行协同处理(有些社科类稿件无复杂图表甚至不需要排制版人员过程介入)。
(4)对编辑word文档操作技能有要求,比如可以熟练使用通配符,大大提高同类问题的修改效率和准确性,避免漏改,但要注意分辨,避免错改。
2.校对角色变化
线上编校模式对校对工作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传统模式下的两份纸样对照折校已无存在基础,校对的形式以读校和技术整理为主。
校对人员工作的侧重点与编辑不同,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讲,不建议编校合一。校对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从出版规范及上下文一致性等方面查缺补漏。
(2)从专业读者角度进行全文读校,发现书稿内容疏漏或不足,提出质疑和必要的修改建议。
(3)根据需要,对原来校对技术整理工作内容进行筛选和保留,必要时调整工作方法。
因校对工作需求變化,原有校对队伍将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员通过知识积累和业务能力提升,将发挥出版生产环节质量检查监控作用,另一部分人员可调整为技术编辑,协助加工编辑做好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比如做专项名词规范化、参考文献索引制作等。
3.排版角色变化
在新的业务流程设计中,将大幅降低出版单位对排版人员的需求,仅保留必要的模板制作维护人员和图表制作人员,这对排版主要依赖外部民营力量且对其质量控制力度不足的出版单位来讲无疑是一大利好。
当然,新的业务模式在提升传统出版效率、丰富后端产品设计的同时,也给传统出版从业人员带来变革的阵痛。要让编校人员从熟悉的工作模式、方法、路径中接受变化,不仅需要坚持不断地通过实践探索、优化,进而不断固化流程规范以及各节点质量控制规范,更需要出版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动。
参考文献:
[1]冯书生.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11(3):38.
[2]韦向克.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J].出版广角,2017(11):36-38.
[3]卢秀娟.如何提升图书校对工作[J].出版参考,2018(1):49-50.
(作者单位系科学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