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5-04

邬书林

当前出版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以计算机、互联网催生的一系列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出版业的技术环境。出版业迎接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世界大势,需要跟上整个世界出版业前进的步伐,更直接地用好信息技术提供的历史机遇来推动发展。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历史上出版物的载体形式进行多次变化,但本质从未改变。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来自于知识和信息快速传递的推动。中国出版业现在离世界的先进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我们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自觉地用好新技术去攻克。

一、信息技术革命性进步为高质量发展准备了条件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当中,信息技术革命为出版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信息技术带来了理念的更新。流程再造之后的出版业不再单纯以图书、期刊、音像制品、数据库的形式运行,更多的出版机构开始为知识和信息提供解决方案来服务于科学研究、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像区块链、人工智能这样好的应用技术,可以快速地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另外,出版业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开放性的资讯获取早已替代了以往的传播模式。信息传播速度带来资讯的实时更新,使得现在出版业的规模和社交媒体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对称。但是出版业的基础功能依旧不可替代。在知识信息总量增长的时候,出版的地位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回首十多年的发展,出版业的规模翻了一番。

二、正视中国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当前中国在建设出版强国过程中存在两个极为矛盾的现象:一是对自己的优势估计不足,缺乏自信;二是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盲目自信。这两方面成为中国建设出版强国的制约因素。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优势,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前提。

中国出版业具有以下几种优势。第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是专业出版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二,实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为专业出版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第三,相对健全的出版体系是专业出版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已从出版落后国成为出版大国。2017年,中國出版图书突破50万种,出版期刊10130种;2018年,中国网民总量突破8亿大关,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第四,研发投入的稳步增长是专业出版发展不竭的内容来源。第五,庞大的研发队伍是专业出版发展的生力军。第六,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论文数量,是专业出版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七,中国在量子研究、高铁、移动支付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我们还需要清醒认识到,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出版大国,大而不强,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学术出版规律的认识、学术出版功能的把握和出版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有待深化。在科技出版方面,目前主要学科特别是基础性大学科的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出版物的出版仍由国际大集团垄断,因此,创办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提升出版质量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如何提升出版质量

对于如何提升出版质量?第一是不忘本来。我国在文化普查的基础上,形成了24万多种古籍书目,并进行了有计划的整理工作。在过去的近70年中,特别是近40年中,我国总共整理出版了2.4万多种典籍,规划实施了多项古籍出版工程,如“二十四史的整理工程”“善本再造工程”,并与时俱进推动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如出版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二是吸收外来。近百年来,特别是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全面、系统、准确地翻译出版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经典。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当代政治学术著作丛书”和“国际政治关系丛书”等。中国每年新引进出版海外图书版权达1.7万多种,有不少图书的英文版与中文版同时出版。第三是面向未来。从出版角度而言,中国注重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以中国少年儿童图书出版为例,中国目前每年新出版少儿图书近5万种,市场上可买到的少儿图书近28万种。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少儿出版以每年平均15%的速度持续增长。

出版强国必须在国际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实现。一个国家要做强自己的出版,必须走向世界,必须有庞大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支撑,必须有大量富于创新的观点、必须有全球视野和强大的交流发布平台,并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出版质量,建设出版强国。

(作者系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