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桑珊
摘要:人才是出版单位最核心的竞争力,快速提高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对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让编辑快速进入独立策划期,光靠编辑自己摸索,成熟编辑零散指导是不够的,需要有一套培养路径作为指导,让编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适合自己的做法,尽早发挥主动性,掌握独立策划选题的能力。
关键词:选题策划 人才培养 成长路径 以人为本
编辑是人类精神食粮的生产者,我们研究市场、策划内容、寻找作者、监控质量、协助推广,并对每部作品的质量和销量负责。编辑每年都同时做着几十个产品的产品经理,它们都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编辑或做宏观的设计,或做细节的处理,或寻求合作的机会,或争取同事的协助。因此,编辑是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各出版单位对人职员工的基础素质要求都很高。例如,要求应届毕业生是名校硕士,专业背景符合职位发展需求,应聘者还要经过层层笔试和面试才能正式被聘用,引进的人才也要求能力强,背后有需要的资源支持。在策划能力的培养方面,各出版单位对新人职员工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把成熟编辑的经验传递给新编辑。但是,新编辑成长速度慢、成才率低、初期流失率高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在“知识产业”中,“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本文着力探讨出版单位如何快速提高编辑的独立策划能力。
一、编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有以下问题:①成熟编辑在保持自己工作量的同时,很难对新编辑进行系统培养,大多只是零散地给一些具体工作,导致新编辑在人职初期接触的创造性工作极少。新编辑在琐碎繁杂的事物中消磨了最初的热情,导致人才流失或编辑后期成长乏力。②每个编辑的做事风格、成功路径都不尽相同,传递的“经验”有时“不可复制”,甚至阻碍新编辑自己思路的发挥。③成熟编辑在熟悉的领域中拥有较多资源,而新编辑常常陷入困惑,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工作思路,一直困在“为别人打工”的流程性工作里。④在信息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成熟编辑的编辑“术”也许并不适合面向未来的新编辑,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编辑,就会剥夺了他们的“明天”,而新编辑向老编辑真正该学习的是编辑的“道”。
因此,要让新编辑快速进入独立策划期,光靠新人自己摸索,成熟编辑零散指导是不够的,需要有一套培养路径作为指导,让新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适合自己的做法,尽早发挥工作的主动性。
二、编辑策划能力的培养路径
编辑的培养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在具体工作中仔细观察,因材施教,可以遵循如下几步。
1.了解编辑的工作
编辑的工作多而杂,新编辑首先应该理解编辑工作的目的、流程,在流程中的每个节点应做到的效果,再开始细部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各项工作在统一的目标和主线指导下开展。
2.培养高效、规范化的行为习惯
成功的编辑虽然做的领域不同,工作方法各有特点,但大都具备相似的行为习惯,有高效的基础工作能力,包括要事优先、时间管理、资源积累等,需要在工作中一点点去培养和固化。
对于编辑岗位的关键习惯,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流程控制,对项目的进度、书稿流程的进度、各项工作指派的人员、关键时间节点等有详细记录和规划,对重复出现的问题,设立自己的流程优化方案。
(2)关口前移,在策划阶段就对书的最终效果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在样张审读、初审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正,在发编辑加工之前,确定书的最终效果,解决所有文字加工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结构问题、逻辑问题、技术问题等。
(3)抽时间看书学习,包括选题相关的、工作方法相关的、前沿发展相关的。不能光“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养成(1)(2)两个习惯,流程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就会不断提高,养成(2)(3)个习惯,选题策划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在工作中形成正向循环。否则,灵动的思维、积极的态度、工作的乐趣都会被各种流程事物所消磨。
3.探究长处和兴趣点,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特点,有擅长的,也有不擅长的。新编辑应该先问问自己,编辑的诸多工作中,什么事儿别人做起来觉得痛苦,自己做起来却游刃有余;什么事儿别人做得轻松,自己却做得痛苦。管理者也应该去了解每个员工的长处和兴趣点。在工作的初始阶段,学会在长处用力,在弱处借力十分重要。
编辑的属性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对所做领域技术背景的理解、新技术的学习能力)、资源(聚集、综合利用作者、营销渠道等资源的能力)和编辑力(在这里指对书稿内容质量的把握能力)。
(1)技术属性强的编辑可能对所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更多的是对新技术理解的能力强,对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如图l所示。
(2)资源属性强的编辑可能已经有较多的作者、用户等人脉资源,但更多的是资源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强,跟人打交道能快速熟络,灵活利用各种资源做成选题,如图2所示。
(3)编辑力属性强的编辑,善于分析需求、理清脉络,善于总结、提炼将杂乱的内容表达得简明而清晰,如图3所示。
在这3个维度上,每个编辑都有其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例如,有的人对研究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很有兴趣,改起文字错误来却很痛苦;有的人跟人交流起來左右逢源,学习新技术却很吃力;有的人能把内容研究得很透彻,却不善与人交流。
编辑的经历不同,特点也不同。刚毕业的新编辑,技术懂得多,学得快,但自身的资源很少;从营销岗位转来的策划编辑,文字处理能力弱,技术也不太懂,但资源却不少;从流程编辑转来的策划编辑,技术弱、资源不足,但编辑力却经历过长年的锻炼。
如果编辑总拿自己的不足跟别人的长处比,领导总强调这个人的不足,让他去重点训练,让编辑把大量精力花费在如何提高自己弱项的方面,编辑将会做得吃力、痛苦,效果却不显著。两三年过去,如果这3个属性依然较弱,不足以支撑编辑成功地独立策划选题,编辑在入职5年内成长为骨干编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endprint
所以新编辑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后,应该着力通过最大化自己的长处来完成工作,对于必须完成的,自己又比较弱的,应该尽量找别人借力。例如,技术型编辑可以着力研究哪些新技术是发展的趋势,做新领域的选题,没有资源,就想想谁有资源,领导、营销人员、朋友都是借力的对象。编辑能力不强,新编辑可以找成熟编辑帮忙在写法和内容上把关,请加工能力强的加工编辑等。领导也应鼓励编辑强化所长,在其较弱的方面暂时调配资源给予支持。这样做出来的选题,即使不是请知名作者写的,即使阅读体验并不完美,但技术强而新也一样能使产品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可观的销量。
因此,在长处用力、在弱处借力是新编辑快速成长的要诀。编辑应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先独立起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原先较弱的方面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如图4所示。如果能在两个方面都做得较强,离优秀编辑就不远了。
当一个编辑部拥有不同类型的独立编辑时,大家就会形成强有力的、互赖的良性合作关系。大家都利用自己的长处为其他人的弱项做支持,编辑部对作者、产品的覆盖面也会较广。
4.选择适合的领域和适合的作者来合作
不同类型的编辑,适合做的领域也不同。
技术型编辑,适合聚焦技术变化快的领域,做新技术类的单点或系列选题。正如上面所说,这样的领域帮助技术型编辑扬长避短。
资源型编辑,适合找一个感兴趣的、变化不太快的领域,着力积累资源,把这个领域做全、做深。资源型编辑适合经营读者资源,准确分析各类读者的需求;经营作者资源(工作室、企业等“量产型”作者最佳),推出针对不同读者的阶梯化全套产品。
编辑力型编辑,适合把技术变化不大、难度低、需求量大的基础性选题做精,通过各种方法把阅读体验做到完美。
不同类型的编辑,适合合作的作者类型也不同。
作者一般具有3个能力:
(1)技术实力——来源于实际工作经验;
(2)抓读者需求的能力——来源于教学经验;
(3)表达能力——来源于基础语文素质。
缺乏(1)的人不能作为作者来合作。其他能力和对应适合的编辑类型见下表:
三、结语
编辑要快速成长,首先要了解编辑工作的整体情况,再找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确定自己适合的领域和选题方向,找到能配合自己实现选题的作者。在此期间,编辑要学习基础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管理者对编辑的培养也应有一个统一的思路指导,帮编辑理清工作的目的、流程和关键点,抓3个关键行为习惯的落实,分析编辑的长处和短处,鼓励其发展长处,在其弱点领域提供暂时的支持,更应该根据编辑的兴趣点和长处,结合业务的发展方向,为编辑规划合理的发展领域和培养路径,适当在新编辑自己的想法基礎上,为其提供资源和指导。人才培养需要以人为本,随着“90后”,甚至“00后”进入职场,新编辑们越来越崇尚个性,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的“明天”必然将超越我们的“今天”。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