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善于怀疑:值得一提的查错方法

时间:2024-05-04

米戎

质检人员辨错的方法多种多样,怀疑之法实不应该被忽略。常怀质疑之心,既能查出错误,更能学到知识,可说对图书质检工作有益无弊。

说到怀疑,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人帮”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但那是他们为达到篡党夺权目的而采用的一种阴谋手段,而本文所讨论的“怀疑”是为了探真求实、还可能的差错于本来面目之举,是一种学术行为,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就是实事求是。质检工作离不开思维、思考,这恐怕是大家的共识。笔者认为“怀疑”一定会是思维、思考中的一个元素,是其活动进行的一个引子、一个诱因。心有疑虑了,大脑就一定要被调动起来,继而引出思维活动。这样看来,怀疑之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质检查错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自定义的怀疑法恐怕不应被排除在外。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怀疑,就是疑惑,不很相信。用在质检上,就是对书稿的某些内容不太认可,或者说是对它的正确性持有异议。心生怀疑能查错,缘何出此想法呢?一是在质检过程中,自己知识量的有限性与书稿知识面的无限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自己对书稿中的差错愈发感到力不能逮,需要开辟新的辨错思路,加之确实有一些书稿内容经过求证证实是错误的,自己也就逐渐悟出了怀疑的必要性,认识到这也确实不失为查错的一种手段。随着质检时日的增加,此种想法愈发强烈。二是对有些事情而言,怀疑之心能够促进思索,进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就曾写道,12岁时,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他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很多不可能是真实的,“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在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它已失去了原有的尖锐性时也是如此。” 科学在怀疑中得以前进,这是爱因斯坦提供给我们的借鉴,也给我们以启示,质检人员在辨错过程中何尝不应如此呢?三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书稿质量较之过去有所下滑的现实大背景下,多疑、善疑显得尤为必要,即对作者的某些观点、说法要持怀疑态度并查找相关的证据加以确认或排除,这属于严谨、认真的表现,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非常符合对质检工作的要求,而无“疑”则可能就会漏掉一些差错,特别是会降低对隐性以及重大差错的敏感性。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缺少质疑精神,质检过程也就算不上完整的了。二、怀疑的“收益”较之对已识差错的直接反应,怀疑法称得上间接查错方法了,因为毕竟其有个思索、求证的过程。它听起来可能有些另类,但与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方法可说是殊途同归的,对书稿中的一些差错同样“好使”,自己的实践表明的确如此。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如下的两个例子:(1)“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凭借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领导数亿人民群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话剧,同时也建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大厦。”(书稿中前后多次出现了“话剧”一词!)本人对其中的“话剧”颇为生疑:为什么不说京剧而说话剧呢?众所周知,在京剧当中,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可说是很适合用来表述战斗、战争的,而话剧的表演形式则比较单一,应该说不太适合用以表述,这就促使自己认真查证了一番并且有了收获——活剧。“活剧”一词属于文学词汇,含有明显的褒扬意味,它在描述、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所从事的宏伟事业方面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可不知为何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中均查不到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找到权威的依据——在毛泽东的光辉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有此用法:“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由此足以断定,原句中根本就没有“话剧”什么事儿!可见,“活剧”一词指的并不是“戏剧”,而是真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于“戏剧”的现象、事件。其实在现在权威的报章中也不难见到它,如:“以巍巍太行作背景,葱茏的凤凰山当舞台,在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耿庄村,演出了一幕建设新农村的活剧。”(《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每凡到了民族受辱受难时,富有民族正气的英雄们,悲愤的泪水总要夺眶而出,进而上演出一幕幕热血沸腾的历史活剧。”(《光明日报》2005年11月4日)等。(2)“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在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笔者对《山海经》虽然一无所知(足见自己知识面贫乏的真够可以的),但是出于好奇,而且对此说法多少也有些怀疑,因此就立马查了一下。按照惯常的思维,上网查证是最为便捷的,查过后发现这种说法铺天盖地、甚嚣尘上,似乎表明真是这么回事了。果真如此吗?笔者依稀记得东晋末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曾有过《读<山海经>》(计有13首)的诗作,而诗人生活的年代要早于李世民的唐朝一百多年,因此《山海经》肯定就离唐太宗的年代更为久远了,看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笔者就此想探个究竟,也好弥补一下知识的缺憾,就接着查了《辞海》,证实书稿中的说法很搞笑:《山海经》是先秦时期(公元前)的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而唐太宗时期则要晚于其七八百年。“宋人写书,唐人出版”,这岂不荒唐?《山海经》再神奇也到不了能算出七八百年后事情的地步,更何况细节了。继续探询下去,感觉这个流行错误的出现很有可能缘于对《山海经》了解的不全面而把出处给张冠李戴了,因为后人有不少考证和注释《山海经》的文献,如清代的《山海经新校正》《山海经笺疏》,今人的《山海经校注》等,如果认为这个传说出自唐代以后的文献就令人可信了。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网上的信息也有真假之分,借用时务必擦亮眼睛,不要被假的、错误的信息所误导了。由这两个例子可以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即对稿件的某些内容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要善于打破思维常规,反过来想一下,相信这种精神越强烈对工作越有利。对不甚了解的事情,绝不可以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怀疑之心不可无。三、一点建议生疑只是发现差错的充分条件而并非必要条件,接下来想办法去较真、去解惑才算得上必要条件。只有条件充分且必要了,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最终解决。因生疑而辨错,这算得上一种有效的查错方法了,但在存疑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不能草木皆兵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即不能把“经”念歪了,要把求实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在质检过程中常有怀疑之心,对工作可说是有益无弊的,体现在怀疑对了就能清除差错,也就达到了质检的目的,还连带学到了知识,无形中就提高了辨错能力;怀疑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倒是另有所获,即重温了什么是对的,强化了正确知识,同样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总之,常生怀疑之心的可贵之处在于既能定错、更能弥补自己一些知识的不足,正可谓有相得益彰之功效,实在值得我们去做。 (作者单位系东北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