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宋国云
当前,多媒体阅读日新月异,遍地开花,尤其是网络阅读成为大众阅读的常态,这必然给少儿报刊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就少儿报刊而言,全国有200多家1200多种,诸侯纷争,各自为战。这意味着,在数字传媒崛起的宏观背景下,少儿报刊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新形势下的少儿报刊市场竞争,必然遵循“丛林法则”,实现优胜劣汰,并最终导致新的势力格局出现。如何使少儿报刊保持传统纸媒品牌的特色和优势?如何把当下传统纸媒品牌优势转化为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源?这是少儿报刊经营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内容为王,打造核心竞争力
报刊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内容是报刊经营的关键,是真正的自营销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打造品牌报刊的核心力量。报刊的形式无论怎么变化,做优质内容,永远是报刊生存的根本。社会化网络阅读环境,更需要传统纸媒做出深度和特色,少儿报刊也不例外。
首先,优势内容资源是基础。做有价值的内容,形成少儿报刊特色和影响力,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少儿读者因其特定的年龄段,在阅读关注点、文本呈现形式上,有共性需求。少儿报刊编辑应研究读者,了解需求,围绕核心需求,定位报刊,整合栏目,用策划手段,把内容做深做足。《中学生阅读》围绕“倡导经典阅读”这一办刊核心,开设“岁月珍藏”“红楼细节”“史记经纬”“散文拔萃”等栏目,从名家、名著、名篇等各角度切入,引导读者体悟深度阅读的趣味,其思想厚度非一般阅读类期刊所能比。尽管针对中学读者的报刊众多,《中学生阅读》却独树一帜,销量一路领先。
其次,王牌作者资源是支撑。作者是实现报刊内容高度的关键,作者的稿件水平直接决定报刊内容质量的高低,甚至影响一份报刊的文化底色和风格走向。优秀的作者成就品牌栏目,拉高报刊的质量高度。曾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幼儿画报》,倡导“名家养育名刊”的办刊理念,重视顶级作者队伍构建,金波、秦文君、杨红樱、王一梅等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曾是《幼儿画报》的金牌作者,他们塑造的“红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小公鸡”等故事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读者追捧。
再次,强势编辑力是动力。一份报刊做大做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强势编辑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优秀报刊编辑的衡量标准,不再仅仅是做好案头工作,还要具有策划创意、整合资源的能力。诸如,能够宏观把控少儿报刊的市场环境,把脉读者群的阅读走势,掌握广泛的人脉资源等。《萌芽》借助媒介平台,联手国内最权威的作家和知名高校,成功举办了十几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其影响力之广,堪称业界奇迹,无不是强势编辑力策划运作的结果。
衍生新品,形成集群拉动效应
少儿因年龄段、知识结构、阅读兴趣不同,在阅读关注点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早期市场一份少儿报刊通吃读者的时代早已不再,少儿报刊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对目标读者群和市场定位细分的趋势。
十年前,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只有三种刊物。当时正值少儿报刊市场细分化热潮,期刊中心根据市场反馈,每年推出新刊,不断扩大产品群结构。截至2014年,期刊群已经衍生出6大系列31种刊物,内容覆盖学习辅导、素质教育和数字动漫等。在营销运作上,期刊中心采用重点刊物重点用力的策略,通过捆绑、联动等销售手段,用明星刊物拉动一般刊物。截至2013年底,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年度发行147万册,销售收入6010万元,品牌拉动效应功不可没。
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读者》名下除原有版本外,还衍生出校园版、乡土版等多个版本,《意林》《格言》更是有十多个版本之多,由单品衍生出规模庞大的期刊群,其市场营销的联动和拉动效应,效果显著。
策划活动,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
活动策划往往需要对市场资源和媒介资源进行立体化、多角度的全方位整合,是少儿报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升社会公信力、影响力的有效手段。而报刊具有连续出版的特点,读者群稳定,忠诚度高,为各种活动策划提供了天然有利条件。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萌芽》杂志是一本惨淡经营的小众青春读物。1998年,《萌芽》聘请王蒙、铁凝、马原、苏童、余华等国内知名作家、学者担任评委,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组织策划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获奖者被名校直接录取。这场赛事从一开始就契合了国内大语文教育和高校招生改革的风潮,一炮打响,参赛人数由最初的4千人,一路飙升到8万多人。不但有几十位获奖者先后被名校“掐鲜”,更推出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批领跑“80后”青春文学的作家群。同时,新概念作文大赛成为《萌芽》杂志最好的营销推力,发行量从最初的2万份,攀升到2003年的24万份,并最终至2010年的巅峰50万份。
近年来,少儿报刊举办各种大赛已是平常事。成功的赛事整合了资源,拓展了平台,扩大了报刊的发展格局。同时,赛事加强了报刊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联系,提升了报刊的公信力,强化了读者的忠诚度,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长久支撑力。
借势数字技术,实现全媒体联动
少儿报刊除纸质版和网络版外,媒介呈现还包括多媒体、手机报、手持阅读器等多种形态。报刊纸媒由于各种限制,其呈现方式平面化,相对单一。但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内容表述在不同媒介上可以运用多种手段,从而能够为不同读者提供不同内容,实现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多样化满足,意味着读者群结构的丰富,就扩大少儿报刊的品牌影响力而言,意义深远。
一方面,少儿报刊通过新技术,实现完全不同于纸媒形态的各种版本运作,丰富了少儿报刊的品牌内涵。例如,在少儿报刊的网络版上,依托纸媒内容,增大信息链接,突出网络网状信息结构的优势;在多媒体媒介上,除常态的文字、图片外,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使内容呈现更生动、直观。在多媒体联动方面,《幼儿画报》运作最为典型。《幼儿画报》本身是传统的纸媒形态,但通过MPR点读,纸媒版直接变身为音频版,而随刊附赠的光盘则完全是动画模式的视听版。多媒体运作的成功,促使读者对《幼儿画报》的品牌认知,更具有多重意义,不再局限于纸媒形态。
另一方面,传统纸媒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全面联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需求,实现了个性化服务。传统纸媒只有平面化的文本呈现形式,而网络版以纸媒内容为依托,扩大了内容链接,数字版则融入了视听内容,手机版胜在篇幅短小,方便检索。习惯于各种阅读形态的读者,都能各得所需。
书刊联动,化资源平台为盈利模式
报刊和图书同属于平面纸质媒介,两者有着天然的姻亲关系,报刊的内容、作者、创意资源可以转化为图书资源,进而成为报刊品牌经营新的盈利点。少儿报刊资源整合为图书,通常有两种模式。
一是报刊版面直接结集为图书。少儿报刊的品牌栏目,一旦风格固定,前后连续性强,尤其是同一作者的专栏,最易操作成图书。《幼儿画报》的“精品故事书系”“小小口袋书系”陆续推出数百本之多,都是通过整合杂志几十年的品牌栏目而来。
二是利用少儿报刊品牌衍生书系。品牌拥有黏性消费特点,能够引起连续购买行为。知名报刊可以利用这种黏性购买特点策划图书,实现依附于品牌自身的二次销售。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儿童文学》杂志为基础,成立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中心。这份发行过百万的大刊,不仅为儿童文学图书策划提供了优质的作者资源,而且为图书的销售提供了宣传平台和销售渠道。《儿童文学》开发的“伴侣丛书”“故事丛书”等书系,利用杂志原有的零售和校网渠道发行,销量可观。《萌芽》杂志更是利用新概念作文大赛热潮,陆续推出由大赛获奖作品和青春文学作家作品构成的“萌芽书系”,引爆读者追捧,销量高达几百万册,成为《萌芽》新的经济支撑点。
公益助跑,做实服务式营销
少儿报刊品牌化经营,不但是利用品牌影响力实现当下和未来的利润增值,还包括巩固良好形象,做好服务,维护影响力,为未来发展奠定信誉基础。
首先,少儿报刊可通过组织公益性捐赠、讲座等活动,树立并巩固品牌形象。诸如,定期对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进行对口帮扶,组织捐赠活动;利用报刊平台,联合各种单位和个人,策划进校园、进课堂的公益性讲座等。
其次,少儿报刊联手企业,开展返赠活动,强化为读者贴心服务的宗旨,提升报刊影响力。少儿报刊定价普遍较低,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几乎不可能对读者做大幅度的返赠活动。但少儿报刊通过联合企业,运用活动策划、广告宣传等手段,置换企业产品,用以回馈读者。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赠品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力,赠品务必具有针对性,契合读者年龄特点,贴心,实用。例如,幼儿类报刊的赠品要突出玩具性特点,小背包、毛绒玩具、粘贴纸、手工材料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学生的赠品则要侧重于实用,少儿图书、塑料书皮、各种文具等,更易赢得人心。
从营销角度来看,同样的报刊定价,如果开展有公益性活动,则会使读者觉得这份报刊充满温情和关怀,价格“超划算”,进而产生情感倾斜,增强忠诚度。
总之,少儿报刊面临的生存危机前所未有,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如能廓清认识,依托传统纸媒品牌优势,积极寻找发展思路和对策,少儿报刊必将迎来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系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