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学引进来走出去的翻译困境

时间:2024-05-04

《中国文化报》报道:无论是引进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走出去,以上事例的焦点都落在文学翻译上。当下中国文学翻译事业方兴未艾,然而,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翻译是件苦差事。文学翻译不仅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多位翻译家表示,翻译本身是件苦差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的译者范维信曾感慨地说:“翻译是一个残酷的职业,永远没个头儿,且基本没有重复。其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都需要请教各界专家,如翻译《修道院纪事》这本书就花了近8年时间。”

人才匮乏,重译本多。当前,我国文学翻译人才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据多位译者反映,现在从事文学翻译的主力军为兼职翻译人员,毕业生专职从事文学翻译行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另外,目前国内外国文学译著中重译本较多,而另一批国外学界公认的经典著作,却几乎没有被翻译过。

翻译是必须攻克的一关。自从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许多评论家认为,莫言获奖,英文译者葛浩文和瑞典文译者陈安娜起了很大作用。对此,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邹亮说:“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是必须攻克的一环。”

在“谁来译”的问题上,业内人士均表示,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应首选母语为输入国语言且精通汉语的译者,如外国汉学家,或者两国翻译人才的合作。如此,才能较好地处理语言、文化差异,便于外国读者接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