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雪莹
“文明”,仅是提笔写下此二字,便觉力透纸背,重逾万钧。
这是一个过于浩瀚的词汇,简单的笔画却包罗万象。浩如烟海的书卷、百家争鸣的哲思、绵延千秋的历史,都跃然纸上。自上古炎黄,至今时今日,中华文明已走过上下五千年,横亘山河,纵贯岁月,源远流长,百折不断。
这不禁揭开了一个宏大的命题:为何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未曾断流?私以为,一件事物的永恒,一種文明的永恒,绝不是因为其力量上的绝对刚强,而是凭借精神上的不折韧性。
中华文明的韧性如水,以柔克刚、兼容并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这片东方土地上,我们经历过无数次刻骨铭心的历史抉择。西汉董仲舒选择了外儒内法,兼采百家之言,提出“大一统”及“天人感应”的学说,从而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对外征战四十余年的汉武帝下发《轮台诏》进行自我反省,并选择了“休养生息”,以抚平长年战争对百姓带来的伤痛;北魏孝文帝积极推进汉化改革,选择了民族交融,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明迈向新的高度。正所谓“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这种继往开来、兼收并蓄的包容,正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的关键。真正的强大未必是无休止地以武力与刀剑相向,恰恰相反,是用“和而不同”的心态海纳百川,润物无声,大美其美,美美与共。
然而,我们懂得“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智慧,于是选择退守,但所谓“韧”字,必也兼之柔和固。中华民族的韧性亦如蒲苇,如中华民族的脊梁一般坚而不折。往事越千年,中国历史上从不乏心怀天下之人,他们或生逢其时大展鸿鹄之志,或身处乱世未得伯乐赏识、有志难酬,但千千万万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们,仍旧以坚韧之性守护着这份忧国忧民的信仰。且看北宋仁宗时期,内忧外患、新政早夭,但身遭贬谪的范仲淹仍提笔写下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朝奏一封、夕谪八千的韩昌黎,在与魑魅为群的蛮夷之地仍不忘“欲为圣明除弊事”的初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王勃,虽无路请缨却常怀投笔之志,白首之心不移,青云之志不坠……中国士人永远无法磨灭其入世报国的灵魂,无论境遇如何、地位如何,终究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骨子里折不断的坚韧,正是文明之韧性有力的注脚。
如此坚韧之品性并非古仁人所独有,而是作为中华文明的特性,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成为流淌于国人血脉中的秉性。近现代革命时期无数为国家谋求未来的仁人志士,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纵观今日之中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境况下,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所谓“柔”;而当灾害降临之时,中国人民亦众志成城,勇抗洪涝和地震,正所谓“刚”。从古至今,中华文明的精神从未变过,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无畏,那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是几千年从未改变的韧性。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便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骨气,是中华文明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韧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了自然变化的考验与历史规律的检验,在刚柔的反拨中不断前进。我们一刻也不曾屈服过,一刻也不曾认输过,也正是这种不服输的韧性,造就了中国人民的魂魄,凝聚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背负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也将支撑起中华文明的未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