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

时间:2024-05-04

张雪

我国古代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中营造了各种各样的意境,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吸引着一代代的研究者去探索、分析,从不同的维度总结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各种不同的意境特征。具体来说,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从呈现形式来看,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特征;从结构原则来看,有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意境特征;从意象含义来看,有同中求异的意境特征;从风格形态来看,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意韵绵长的意境特征。

“意境”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基本术语,在各类文学艺术研究中被广泛提及。其中,“意”一般代表情理统一的主观思想,“境”代表形神统一的客观景物,两者结合代表了一种情景合一的美学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创作者内心世界能动的、形象化的映照,用以表达多维度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或理念,十分玄妙、神奇,一般不会有直观的介绍或定义,而是通过文字描述和词语运用烘托出来的。可以说,意境是文学作品表现思想境界、实现审美价值的关键。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创作蔚为大观,古代文学作品对意境的营造十分成熟、多样且影响深远。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特征的研究一直在我国文学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到了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新的体悟。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营造大致可以总结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同中求异、意韵绵长等特征。

一、情景交融

文字的魅力,在于其生动的情景表现能力。情景交融是文学作品艺术境界的核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基本呈现形式和基础特征,指的是文学作品对情感和画面的同时呈现,以及情感和景物的密切关联。情景交融中的情和景都是真实的,情感合乎内心,景物符合客观规律,有时景物会受创作心理的影响与实际相比有适当的变形、夸张或修饰,这正是情景交融的结果,是意境营造的体现。在情景交融中,作者发自内心的无形情感为实体景物所承载,表情达意的效果更加生动、真实,读者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更容易与文本内容产生共鸣。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特征具体表现为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等。景中藏情是一种较为含蓄的、间接性的情感表现手法,作者致力于描绘具有真实性的客观景物,而将主观的情感藏于其中。李白对景中藏情的创作手法十分擅长,如在其诗歌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对远帆、碧空和奔流的长江等景物的描写,将友人乘舟远去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无一字写情,却处处流露着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情中见景则多为直抒胸臆,情感抒发较为强烈,是一种通过直接抒发情感使人联想到与之相通的景象的意境表现手法。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情中见景的典范,诗句将景物实体隐去,没有描绘具体的景物,言语内容是纯粹的抒情言志,但和诗歌标题结合起来品味,就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读者的脑海中会呈现出诗人站立在高台上咏叹天地万物的景象。诗人将古往今来的天地沧桑和人世艰辛浓缩到这样一个画面中,忧愤、沉郁的情感充斥其中,让人仿若身临其境,与诗人同叹、同诉,正因为隐含着这样一幅丰满、逼真的画面,诗歌的抒情言志才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情景并茂综合了景中藏情与情中见景的特点,将抒情与写景充分融合,情感与景物相互映照形成了完整的意象,这种手法在我國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张继的《枫桥夜泊》,此诗从视觉、听觉多个角度呈现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钟声”“客船”等众多意象,画面丰富、完整,将“对愁眠”的情感表现与之结合,以景衬情,以情驭景,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夜晚宿于客船的凄凉之感,是情景并茂的典型体现。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呈现的一种基本结构特征。意境呈现具有真实性,人具有预见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意境营造中也有虚幻的部分,且多数文学作品的意境都既有实也有虚。虚与实是文学艺术辩证法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其中蕴含着哲学思想,是人类审美理想的重要表现形式。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虚实进行了研究。先秦时期的《易经》中就有“阴阳相推”的理论,儒家、道家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算是虚实相生的思想渊源。有人把意境划分为实境和虚境两部分,实境是对现实的如实再现,虚境则是在实境的基础上融入情感或哲思而形成的一种与实境不同的形态,是情感的具象化体现,是实境的升华。虚与实的指向其实并不固定,可以是情为虚、景为实,也可以是衬托为虚、主题为实,还可以是无景处为虚、有景处为实,等等。实境与虚境相互转化融合形成了意境,虚实相生便产生于此。

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虚实相生的意境特征。例如,在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园内“满园春色”就是根据墙外的“一枝红杏”的实境联想而来的一种虚境。诗人虽然没能进门亲眼看到,但能够通过眼前微小的景物获得无穷联想,结合诗人情感的转换过程,显示出不怕困难、勇于突破、生机勃勃、努力展露才能的生命力量,给人以精神的启发与鼓舞,富有哲理。又如,贾岛的诗歌《剑客》中,诗歌内容表面上是在问“十年磨一剑”的宝剑有无用武之地,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借咏宝剑以言志的诗。诗人实际表达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是在渴望自身才能得以施展。这种不直接写情,而以对他物的描写引发出情感的联想,以联想的结论表达真实意图的写作手法也是虚实相生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文学中大量托物言志的作品基本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三、形神兼备

形与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两大组成部分,“形”是可以见到、感知到的人或物的外在形貌,“神”是不可见的、无法直接感知的人的精神内核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形与神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与神和虚与实类似,也产生于古代的哲学研究中,被运用于文学创作时,会赋予文学作品一定的哲学内涵。“形神兼备”是指在拥有美妙的形态外貌的同时也要有神韵和内涵,它是文学艺术创作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书法、绘画、雕塑等领域都对其十分重视,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结构特征之一。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形神兼备的意境特征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有以形写神和传神赋形两种。“以形写神”,先从对形的描写入手,再在对形成一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形来“入神”。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前四句较为写实地描绘了马的形体、样貌,将马神清骨峻的气势也写得十分传神,因而后四句也能自然转入抒情描写,使形神相依,是以形写神的优秀代表。“传神赋形”则是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表现手法,诗句内容会从对“神”的描写入手,先传其神,后赋其形,意境浑然而成。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诗中前两句以视觉角度的环境描写将人引入情境,表现的是吹笛时的神韵,渲染了气氛;第三句写到“更吹羌笛”,表明形态,在环境中加入了声音,此前的景物也显得立体、丰满起来;第四句直抒胸臆,通过前文的层层铺垫使情感充分爆发,显得格外有力。全诗内容委婉曲折、水到渠成,有着十分动人的神韵。

四、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就是在同一事物中剖析出不同之处,是人们探索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从整体上看,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营造也有同中求异的特征。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营造往往需要伴随一些意象的描写,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必然因素,文学作品中意境营造的求同存异就体现在对意象的使用上。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创作历史中,有很多会被反复选用的意象,富有创造力的文学家们深入挖掘了这些意象的特质,将之运用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赋予其多重含义,使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传达不同的情感内涵,由此形成了同中求异的意境特征。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中求异的意境特征表现为不同作品中利用同一意象营造出的不同意境。例如,“明月”这一意象在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被广泛选用,它可以表现多种内涵。在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中,“明月”表现的是明月高远、柔和的景象之美;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表现的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明月”表现的是男女爱情中的相思与期盼;在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中,“明月”表现的是一种志向和人生感悟;在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其一)中,“明月”表现的是边关将士在历史变迁中的悲壮;在李白的《把酒问月》中,“明月”象征恒常的时间流逝,表现的是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此外,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传说故事中,“明月”还被视作女性的化身,被视为一种精神家园。除明月之外,水、草木、珠玉、梅、兰、竹、菊等也是古代诗词中十分常见且内涵多样的意象。

五、意韵绵长

优秀的意境营造会赋予文学作品深刻的意韵,意韵绵长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特征之一。我国古代各文学大家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突破的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升华文学境界,探索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现方式,展现出各自的审美特性和创作风格,使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积累了大量意韵绵长的优秀作品。文学作品意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作品本身精妙的语言和意境外,还与作者自身的阅历、习惯、认知思维、生活环境等相关。我们体会作品的意韵,必须结合各相关因素,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

在我國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韵绵长的意境特征大致可以总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美学形式。阳刚之美表现的是一种“养浩然之气”的精神,有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特点,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营造中长期处于主流地位,并随着时代发展展现出多种特性,相关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例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对“鲲之大”的相关形容与描绘就充分展现了这种浩荡的阳刚意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苏轼的“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迈风格的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气势恢宏的阳刚意韵的代表作品,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此外,表现广阔空间的文学作品也是阳刚之美的体现,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将自然空间描摹出无限广阔的感觉,与人的心灵世界产生碰撞,引发内心的广阔性,令人心旷神怡。阴柔之美是与阳刚之美相对应的,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另一种意韵特征,具有轻柔、幽静、空灵的特点,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发展中也逐渐成为主流。阴柔之美中的轻柔体现在一种富有暗示性的意境中,如李白的“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等。幽静空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品创设的自然意境带给人的一种直觉感受上,王维的许多诗句体现了这一意韵,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等,给人静谧、清幽、自在超然之感,有洗涤心灵的特殊效果。王维的“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等,营造出一尘不染的自然意境,也是幽静空灵的体现。在古代社会动荡时期,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愿接受官场名利,也不悲观厌世,他们寄情山水、歌以咏志,用淡雅意境寄托纯美的人生理想,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有着阴柔意韵的山水田园诗,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文学财富。

综上所述,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不同特征,不管哪种特征,都是其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都蕴含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文学、艺术、历史等多重属性,在其他文学艺术领域也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情境之下,文学家们对环境会有不同的感悟,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也会不同,读者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和感悟也受各种因素影响有着不同的偏向。可见,把握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需要持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增长知识积累,深入解读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探索文学作品的主题,领会各种不同意境之间的差异,才能持续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感悟。即使相关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有关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探索还将继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