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莹雪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2020年春播放的70集大型史诗性历史剧《清平乐》,剧中宋仁宗忧国忧民、勤政爱民、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仁君形象,深深吸引了荧幕前的观众们,为仁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所感动。宋仁宗形象夹杂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爱国爱民爱家人的普通家长之情怀。电视剧《清平乐》演绎了宋仁宗的一生,诉说了他的家国情,讲述着他的儿女情,诠释着他的家国情怀。
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封建士大夫的灵魂深处。由尧舜禹时代的“天下为公”到夏启的“天下为家”的转变,构成我国历史文化中“家国”关系的雏形。儒家经典《大学》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讲述了齐家、修身、正心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说明了个人品德修养、家庭关系对治国的作用。由此,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正式诞生了,成为历届封建士人、君臣的政治理想。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恰恰是这一文化模式的绝佳体现,宋仁宗宅心仁厚、体恤人民,爱护生命,其心可谓正也;宋仁宗对自己严格要求,勤俭节约,率先精简日常开支,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可谓修身;宋仁宗勤政爱民,体恤民情,发愤图强,发动庆历新政,革除弊政,可谓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念,在宋仁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宋仁宗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演奏了一曲荡气回肠、恢宏壮阔的励志强国的恢宏悲壮之曲。
“家国同构”中“家”与“国”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此处的“家”是指“家族”,“家族”中的每个人要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将家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国”是大于“家”的社会单位,就要求将国家利益置于家族利益之上,家族利益不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例如《杨家将演义》[2]中的“杨家将”在国家遭到侵犯的时候,毅然牺牲自家儿孙的姓名换取国家的太平。古装电视剧《长相守》中的权臣之家——原家,其家长原春江时常劝诫儿女要以家族利益为重,即使原非白是自己最疼爱、最器重的儿子,原春江依然对他施以最严重的惩罚。唐太宗为了安抚松赞干布,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康熙皇帝将爱女远嫁草原。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的家国情怀与以上两位帝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的不同。总体而言,宋仁宗形象体现了“皇家——天下”同构的“家国”情怀,剧中表现突出的地方有三处。
1.宋仁宗为国舍“母”——置孝于国家利益之上
电视剧《清平乐》第一集伊始便展现了少年宋仁宗前呼后拥拜见阔别多年的母亲——李妃的宏大场景,但在众大臣极力规劝下,在母亲的教导下,宋仁宗最终以国家社稷为重不得不“回龙驭”。国家大局战胜了家庭母子人伦。
一面是李妃病重、时日不多,病榻之前需要尽孝;一边是接见外国使臣、彰显朝廷礼仪的国之大事。宋仁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国礼,选择了“国家”。宋仁宗有一次将对母亲的个人情感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2.宋仁宗为“国”选“后”——置国家利益于个人幸福感之上
据《宋史》记载曹皇后与宋仁宗相处三十余年,始终未得到宋仁宗的宠爱。电视剧中的宋仁宗选后是在群臣的“威逼”之下,曹皇后是按照大臣们的标准选出来的,而不是根据宋仁宗自己的择偶标准。宋仁宗虽不情愿接受相貌平平、强塞给自己的皇后,但仍然接受了,而且关系后宫之事,事事与皇后商量,维护皇后在宫中的权威。宋仁宗看重曹皇后的贤德与才能,无论如何宠爱张皇妃,一直不曾废后。即使得不到皇后的身心,不能使其主动争宠,宋仁宗却能够与名义妻子曹皇后和平相处,而且尊重她,敬畏她。
历史上之所以有一位不受仁宗宠爱而稳居后位三十余年不倒的曹皇后,电视剧《清平乐》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曹皇后德才兼备、识大体、顾大局、元勋之后,加之宋仁宗的宽厚仁爱,这就是帝后长期冷战却能自保的原因所在。宋仁宗不是为自己选妻,而是为国选后,置国家利益于个人情感生活幸福之上。
3.宋仁宗秉承“生命至上”——置个人声誉于国家利益之上
《清平乐》中的宋仁宗心中有杆秤,秤砣就是以人为中心,生命至上。凡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建议,维护人民权利的,他就会极力支持,坚决反对损害他人的做法。
帝后之间往往不存在炽热的男女之情,皇帝常常宠爱的是某个妃子,而不是皇后。皇帝与皇后很难产生如唐明皇与杨贵妃式的爱情,但却也能相互配合,相守多年。皇帝与皇后之所以能够相安无事,相互守护,主要在于他们是利益的共同体。皇后掌管六宫,六宫安则皇家安,皇家安则天下安。皇帝自然希望皇宫这个大家庭和谐,自己才能平心静气地坐稳朝堂。皇后也希望皇帝朝堂安定、天下太平、皇帝无恙,唯其如此,自己才能稳坐后宫。
宋仁宗一遇到宫中之事,就与曹皇后商量。在下人面前,极力维护皇后的尊严。而曹皇后竭尽全力维护皇家尊严,为仁宗消除后顾之忧,处处为国家大局着想。如曹皇后几次三番地劝阻张皇妃打扰宋仁宗处理政事。
宋仁宗谥号“仁宗”,其“仁”者,则“爱人也”,乃见宋仁宗乃仁爱之君。总观全剧,宋仁宗之爱人,体现在家与国两个层次。
1.仁其家
(1)爱其亲。宋仁宗爱自己的父母,爱父母体现在孝。父亲已逝,亲母尚在。宋仁宗得知自己的母亲独居皇陵,深为愧疚,不顾宫规,天未亮便出宫寻母。及亲母李顺荣病逝,宋仁宗更是伤心不已,萌发了前去送终的想法。但身为天子,身不由己。母有病,不能探;母去世,未送终。宋仁宗虽有孝心,却未能尽孝,心中愧疚久久不能释怀。这恰恰印证了宋仁宗的孝心。为了报答母亲,缓解内心亏欠之情。宋仁宗亲政后提拔、宠爱舅舅一家,并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舅舅之子李玮。对李妃的怀念,对舅家的宠爱,足见宋仁宗对亲人的牵挂。
(2)爱其女。电视剧中的宋仁宗膝下少子,女儿众多。众多女儿之中,宋仁宗最喜的是长公主徽柔。徽柔善良、聪明、懂事,年幼的徽柔为病重的父亲祈福,深得父皇的疼爱。长大后的徽柔感情被宋仁宗绑架,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李玮,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太监。徽柔誓死反抗,衣衫不整进入朝堂,以违犯国礼被大臣弹劾。按照司马光的建议,宋仁宗深知自己的女儿不幸福,若令公主徽柔重回公主府与驸马李玮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杀害徽柔唯一能够与之贪心解闷的梁怀吉,都将会使自己的女儿走上绝路。因此,宋仁宗没有采纳司马光的建议,不仅没有送女儿回公主府,而且下旨和离。将女儿从不幸婚姻中解脱出来,不让自己的儿女成为道德的傀儡。宋仁宗爱女发自肺腑,以行动表明其爱心。与历史上以合婚名义将自己的女儿远嫁他乡的那些帝王相比,宋仁宗对于女儿的爱可谓感天动地,是任何一个君王都不能替代的。
(3)怜废妻。郭皇后是刘太后为宋仁宗选的皇后,生性暴躁,不识大体,难以服众,被废除后位,但被降为皇妃。宋仁宗曾派人去看过郭后,表示愿意将其迎回宫中养老。历史上很少被打进冷宫,又被皇帝牵挂、怜悯,甚至愿将其迎回宫中的废后。宋仁宗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对废后还如此宽容的皇帝,其仁爱之心可见一斑。
(4)爱养母。养母刘娥垂帘听政,宋仁宗曾嫉恨之独霸朝政。得知亲母健在,养母阻挠见其亲母,宋仁宗更是气愤不已,与养母刘太后关系紧张。一则心智不全,二则少年轻狂,再加上八大王的挑拨,少年宋仁宗对于养母的不敬,是情有可原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宋仁宗已成人、亲政,对养母有了重新的认识,深知养母的艰辛付出。养母刘太后提出穿天子服入太庙,遭到群臣反对,而宋仁宗顺其所愿。养母病重,宋仁宗亲侍汤药。亲母李妃以皇太后之礼厚葬,宋仁宗亲临养母墓前跪拜谢罪,表达了对养母的愧疚与感激之情。宋仁宗是一个尊重内心真情的帝王,是知错而能改的仁君。
2.仁其民
宋仁宗实行仁政,源于内心的仁爱,而不是仅仅出于政治目的。宋仁宗之爱由家人、身边人乃至天下子民。《清平乐》第一集借宋仁宗与李顺容身边太监之口道出了仁宗一件爱民之举:宋仁宗曾下令寺院佛像不得用金镀之,避免诱惑小民盗窃而犯罪。少年时期的宋仁宗便心怀天下黎民百姓,是位难得的仁君。这为整部电视剧赞扬宋仁宗仁爱之君的基调埋下伏笔,全剧就是围绕宋仁宗之仁政展开的。
韩琦对宋仁宗的评价是“官家心中最重要的是人”[3]。《清平乐》第十四集演到宋仁宗赵祯正与皇后在宫中坐谈,突然发生地震。宋仁宗惊魂甫定,关心他人安危,命太监:“查对各司有无人员受伤,及时看治。”[3]宋仁宗心细如发,敏锐地认识到应立刻检修水道,防止再次使百姓遭受祸端。宋仁宗立刻补充大臣们立刻查勘灾情的做法:“各河道都监尚未开始查检,然震后常有连绵大雨,若因震损留下隐患,堤崩水泛,岂不是要再让百姓遭一次灾祸?”[3]宋仁宗殚精竭虑为百姓着想,精心安排赈灾事宜,众大臣称其仁厚英明。”为了不让西夏人民遭饥饿之苦,宋仁宗下令解除对西夏的封锁,放弃了对付元昊的绝佳战机。司马光力主诛杀梁怀吉,宋仁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司马光改变了对梁怀吉的看法。宋仁宗不会牺牲无辜生命作为成为圣君的代价,他爱护天下每一个生命,无论贵贱。
宋仁宗的家国情怀既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又有超越家国利益之上的仁爱之情;既有封建社会君主的绝对权威,又有现代意义上的仁爱、博爱、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子。宋仁宗身上体现的是古代传统的价值观,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仁宗的家国情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用24个字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象化,24个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中“富强、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敬业”等优秀品质来源于传统价值观,是与电视剧《清平乐》宣扬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电视剧《清平乐》是以宋仁宗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为题材,体现的是封建社会传统价值观,既有值得弘扬之处,又有需要剔除的因素。电视剧所宣扬的宋仁宗的家国情怀,正是值得提倡的地方。
1.友爱、友善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宋仁宗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具体而言:对亲母的牵挂,对养母的悔爱、对皇后的容忍、对废后郭氏的怜悯、对张妼晗的宽容,对禾心苗的怜爱,对徽柔的慈爱等等,以及对天下黎民百姓无微不至关爱无不体现了一家之主在家庭中的角色与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爱、友善”。
2.平等、公正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宋仁宗对宫人的厚爱,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友爱、友善”,而且更体现了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平等、公正”。
3.“爱国、富强”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封建社会,君主、国家一体,忠于君主,便是忠于国家。对于臣民而言,爱君,即爱国;国家是人民构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某种意义上,爱民就是爱国。对于就宋仁宗而言,爱国即爱民。
宋仁宗爱民就要富国强兵,推行“庆历新政”,改革军事制度,加强国防力量,无不是实现中华民族富强之梦。宋仁宗富强之梦,正是社会主义努力的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富强”的价值观。
4.“敬业”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皇帝”就是一个职位、职务,思封建社会每个人所憧憬的。人人想当皇帝,并不是人人都能履行皇帝职责,勤勤恳恳为政、为国、为民的。有的皇帝尽享皇帝之福,不做皇帝之事——治国理政,如宋徽宗、南唐二主等。但不能一概而论,在漫长的封建王朝中不乏勤政爱民、爱岗敬业的好皇帝,如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等皆是敬业之君。宋仁宗之敬业,电视剧《清平乐》以画面的形式演义得淋漓尽致。禾心苗曾与曹丹殊谈论赵祯为国事操劳,人瘦了很多,衣服改了又改,仍然宽松不合身,真所谓“为国消得人憔悴”。赵祯时常在批改奏折,与朝臣议论政事,与后妃相处的时间甚少。最宠爱的皇妃——张妼晗,不是每天都能见到赵祯,而是五天见一次。赵祯甚至半年没有踏进曹丹殊的寝宫,更不用说其他嫔妃了。批阅劄子、在前殿或书房与大臣议政,就是宋仁宗工作常态。他的整个身心投入到了平衡朝纲、维护政局、爱民惜民的仁君事业,敬业、勤奋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义之君。
电视剧《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网络小说《孤城闭》[4],首次出版于2008年。《孤城闭》是一部古代言情小说,全文围绕大宋公主徽柔和内侍梁怀吉令人扼腕叹息的凄美爱情展开的。小说中梁怀吉是这一爱情悲剧的男主人公,是宋仁宗时代的绝佳观察者。通过他的视野,小说《孤城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婉柔美而又明朗开阔的宋朝画卷。《孤城闭》以缺憾的爱情笼罩下的凄凉,揭开了宋仁宗朝的历史画卷。
电视剧《清平乐》对《孤城闭》的改编原则是要体现时代特色,以影视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公民审美情趣的需要。为此,剧作进行两大改编——题材与主人公。
电视剧《清平乐》改变了《孤城闭》的创作基调,以宋仁宗为主人公,演绎了大宋皇帝一生功业以及他的感情世界。剧作由网络小说《孤城闭》情感悲剧转变为宋仁宗时期清明政治的反映,歌颂了宋仁宗的仁君风范。剧作已经融入了编者的个人主观情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宣扬了正能量,主题积极向上。剧中主人公由小说中的梁怀吉转变为宋仁宗,宋仁宗身上体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价值观,与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