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大业 刘诗琪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中国绘画是一种线性艺术,线条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它贯穿着中国画的始终,是极具艺术性,灵动性和历史性的艺术语言。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面中融入个人经历与情感,因此他线条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这时的线条便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蕴含了深层次内涵,和中华文化几千年历史积淀的展现画家情绪,思想的媒介。顾恺之传统的线条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能通过线条的灵动性,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因此中国画融入小学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更为提升学生对中国画兴趣打下基础。
纵观整个中国画史,线性艺术早在新石器时期便出现了,距今有六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人面鱼纹图,将军崖岩画稷神崇拜图等一系列具有神像崇拜,图腾崇拜的器具,崖壁上,都在用线传递形象,内涵。青铜文化时代的艺术家们用富有装饰意味的线条妆点青铜器,线条遒劲流畅,极富力量感与装饰意味。战国时期的《龙凤人物图》和《御龙图》是人物画确立的重要标志,具有典型的意义。虽然依旧是以神像崇拜,图腾崇拜为主题,但已经初步开启了“以线造型”的人物画先河,线条流畅,刚柔并济,富有节奏韵律。秦汉时期主要以壁画,画像石(砖)为主要创作载体,多数是画在墓室墙壁和石头上,因此线条也就具有了浑厚宏大的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环境极为自由洒脱,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使文人第一次把书法线条的特点融到人物画线条中。在这一时期“王羲之父子的字”可谓是旷世绝笔的存在,王羲之书法线条平和自然,遒美健秀的特点在魏晋时期艺术家的画面中有所体现:例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体现的“春蚕吐丝描,高古游丝描”、陆探微的“笔迹劲力,骨体练达”、张僧繇的“锐利挺拔,精细微妙”、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细密连绵”。这些线条的特点都证明着魏晋时期是“以书入画”发展的萌芽时期。
隋唐时期艺术发展百花齐放,用线讲究压力变化。例如阎立本的线条以长,细,一气呵成为主,但它也融入了时代的艺术特色,在春蚕吐丝描的基础上加入力道,使线条在长,细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坚挺有力。直到吴道子的出现,更加确定了线条中的书写性,创造出具有粗细变化,压力顿挫的兰叶描、莼菜条。
两宋时期文人画兴起,从武宗元和李公麟的艺术作品《朝元仙仗图》《维摩诘像》中可以看出“白描”手法在两宋时期已经达到的鼎盛期。由于文人画的兴盛,许多文人墨客提笔作画,增加了画面中线条的书写性。南宋时期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将水墨与纯线描相结合,打破了书法和水墨画之间的界线,将水墨与线条融合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为后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
元代艺术家在运用笔墨的自由度上有着比较大的进步,受李公麟“白描”的影响,元代艺术家赵孟頫,任仁发,王振鹏的线条流畅灵动,既精绝而又带着古拙的特点。
明清时期更加注重用笔的灵动变化,笔法的趣味性。由于历史因素,西洋艺术流入国内,很多艺术家受到西画的影响,对中国画的线性艺术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例如,清末艺术家任伯年,他把写真和写意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表现真实的人物特点下,用写意的线条作画,线条宛转自如又兼具书法用笔。
中国人物画中线条的演进过程是漫长且多变的,但中国画的线条艺术在演进过程中书法,笔墨,人物造型,形神观对其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中国画中的线性智慧是融入了各种艺术形式而得到的,我们了解线条就不能只单单针对线条,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艺术家,在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作品及艺术语言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现在的美术教育中依旧对顾恺之的线描艺术和形神观念进行着积极探索。
顾恺之人物画中的“高古游丝描”具有浓厚的时代性,书写性。“平动是笔锋在金石竹帛上前后平行运动,如篆书运笔”[1]顾恺之便是把篆书平行运笔的形式运用到人物的造型勾勒上,用简洁的笔法传达人物的神情。正如顾恺之提到的“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讲求的传神,正是通过线本身带有的灵动性来传递人物精神面貌。大众熟知顾恺之的线条具有“笔迹周密”这一特点,但宋代黄伯思在评价《烈女仁智图》时却提到”此图简古“;“略其玄黄,取其驵雋,唯真赏者独之”可了解到《列女仁智图》中“疏体”特征的表达。在《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中紧密连绵,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很明显是“密体”的线性表现语言。谢赫说顾恺之绘画“格体精微”,詹景风说“妇人衣饰金装极精丽,使人目骇心惊”都表明了“密体”是顾恺之非常重要的艺术语言特征。通过以上的对于疏密的语言形式的研究可以看出顾恺之的线性语言形式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并不是只像世人了解的只有密体这一种单一语言形式。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诗人曹植所做的诗歌《洛神赋》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作。魏晋时期以风神俊朗的瘦削形象为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标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洛神赋图》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古”的境界,这种高古不仅体现在其人物画的设色上,更体现在用线上。清代叶德辉形容顾恺之的人物画“犹存汉石室石阙画像遗意。”李葆洵也称顾恺之人物画“古朴浑论,类汉画石。”根据史料记载顾恺之人物画线条具有和汉代画像石(砖)一样浑圆质朴的气质。在《洛神赋图》中线条既继承了汉代画像石(砖)遒劲有力的质感,又具有在不同材质上作画时表现出来的灵动飘逸的形态。因此可以得出顾恺之线条的轻重、急缓、曲直变化也是根据人物造型质感的不同进行了不同的线条表现。顾恺之通过简单的线条语言展现不同物象时,观者的注意力便更容易被画面内容所吸引,这也达到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画者意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唯一一件传世作品,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比唐宋时期的人物形象而言忽视了人物真实感的表现,人物形象多具有纸片感。而纸片感的主要来源,便源自顾恺之的线条,线条在简单“平动”的笔法作用下,更有一种回环连绵,宛若游丝的语言形式特征。他在自己撰写的《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到“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折,则于婉者増折。”表现了顾恺之对于用笔用线的审美理解,因此更进一步理解了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线条的刚柔并济,宛若游丝,灵巧轻便。这一份线性语言加上画论的分解表达,进一步影响了如陆探微,阎立本,陈洪绶等画家,并对后世艺术创作中的线性语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史箴图》的问世相较于《洛神赋图》略晚一些,并且《女史箴图》也是根据西晋张华所作的《女史箴》这一历代贤记事迹撰文所创,同《洛神赋图》一样是以文学蓝本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同样都是有蓝本的艺术创作,但在表现手法上却略有不用,《女史箴图》的线性语言相较于《洛神赋图》更加古朴、稚拙,这与近现代艺术家黄宾虹提出的“画到生时是熟时”所表达的几近相同。由于《女史箴图》创作较晚,相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的表达也更加成熟,因此线性语言表现手法也从精美娟秀,灵动飘逸转的轻灵感,变为具有古朴稚拙,回环连绵的高古感。
顾恺之的线性语言特点上承了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龙凤仕女图》,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砖),下启南朝《竹林七贤石刻》以及陆探微,陈洪绶等画家的艺术作品。并且顾恺之作为引入书法如画的开端人物,虽不像吴道子把“绞转,提按”融入绘画线条当中,但他运用“平动”的线条来展现人物形神。这一重点突破,对于后世画家在艺术表现上起到巨大帮助。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上,顾恺之线性语言中的抽象性,灵动感对于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创造性和提高专注力也具有很大帮助。
美术课相较于其他小学科目而言,具有启蒙意义并且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学科。通过查阅众多文献资料了解到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对学生技法的掌握要求极低,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艺术品鉴能力。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学习应该开始于学生的艺术启蒙时期,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熟练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而顾恺之的线性语言不仅包含了简单的书法用笔,线条中的抽象性、灵动感和情绪化更加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他线条语言的特性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专注性和再创造性,因此将顾恺之的线条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顾恺之的线条相较于吴道子而言,更加简单,并且没有过多地把书法笔法融到线条中,保留了线条中平动,高古的特性,正是这种“平动,高古”使他的线条具有浓厚的抽象意味。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内心还是情绪表达的出口都不应有过于复杂的形式介入,因此高古的线条形式在让学生发挥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能力。“美术教育中存在一些老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为了追求教学指标和效果,采用老派方法和“教科书”式教学,强行灌输知识,而不关注孩子们的反馈,只注重教画画中的套路,一成不变地采用同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存在创新点,难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想象力。”[2]因此老师针对线条技法的教学引导时,在讲解线条特性的同时,更应让学生感受毛笔工具在宣纸上走势,停留,水痕的控制变化,具体讲解水与墨的比例,在宣纸上的效果。这些具体的技法在被学生掌握后,进一步的讲述线条高古笔法中包含的抽象性,并在学生具象的实操后,给予学生自信使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针对艺术的再创作,学生也可以和顾恺之一样,用文学作品作为绘画蓝本,用绘画语言再现文学作品。这样将艺术与文学融合的形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更能用绘画的形式展现每个孩子针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以艺术创作作为媒介,展现每个孩子人格上的多样性,使家长与老师更能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专注力,大致可以分为7~10岁、10~12岁、12岁之后这三个年龄段。7~10岁的孩子正处于中低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大约可以持续15~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孩子进入了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这时孩子的专注时间可以持续20~30分钟。12岁之后的还在孩子在一件事上的专注时间可以停留30分钟以上。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标准。
顾恺之线条中透露出来的运动感,飘逸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但画出绵长的线条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中低年龄段学生的专注力会比较弱,这时教师便应该想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解决学生专注力差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绘画状态,让学生站立绘画。通过改变学生作画时的肢体空间,完成长线条的描绘,学生感受到可以通过绘画姿势完成长线条的描绘,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更切身地感受到线条灵动性中的自由,恣意,这种运动性能更直观地展现学生情绪。中低年龄段学生沉浸在线条带来的情绪变化的同时,可以轻易地改善学生专注力差的问题。
高年龄阶段的学生更多的是让他们把线条的运动感运用到绘画中去。通过讲解线条的不同形态,讲解中西方线条的差异性,中西方运用线条表现物象形态的差异性等启发学生,线条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带来的线条语言表达的不同。让学生深入思考,深层体会中国画线条的艺术魅力。通过思考中西方线性语言在运用到画面中的不同形态的再现进而提升思想上的专注力。
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原始的中国画语言,他运用的材料,形式以及画面呈现的艺术语言都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画家从古至今都继承着以线造型的传统绘画形式,把线条作为形态表现的首位。这与西方的线描艺术大不相同,西方注重用点构线,以线带面的艺术表达,通过三维立体的光影表现人物真实感。线性语言在画面中作用体现出来的差异性,透露出中西方线条独有的民族精神。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更应多方面的融合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对艺术的了解不仅仅有纵向的美术史学的拓展,还要有横向的不同国家,艺术形式的拓宽。“而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在美术教育之中,开展中国画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通过不同的欣赏方法,学会欣赏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独特魅力”[3]从线条、技法、精神等领域赏析,使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中国画家的绘画特点,体会画面中的民族性,感受不同国家艺术家作品中的绘画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更广阔的艺术视角。
顾恺之线条中论是抽象性、运动感还是民族性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由于现在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日益增强,互联网的覆盖能力也越来越高,启蒙阶段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不应被外来信息干扰过多,因此在小学艺术启蒙阶段融入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是必然的。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年龄、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能被小学生接受且可以运用到画面中的传统技法。
综上所述,通过纵向的时间轴阐述线条在每个时期不同艺术家作品中的演变经历,并从中截取了魏晋时期顾恺之艺术作品中“简单,平和,高古”的线条特点,在他线条特点下包裹着的“抽象性,民族感”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单纯的线条语言,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并且培养自身的专注力。结合笔者实践了解到小学学段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对发展不全面,因此将顾恺之线条融入小学课堂更容易被学生吸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