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实践教学为例

时间:2024-05-04

赵黎黎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涪陵 4081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也越来越关注,希望能够参与社区环境的设计和改善。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具有很多优势和益处,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环境的需求和期望,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提高社区环境的实用性、美观度和可持续性,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稳定[1]。因此,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在这种背景下,鼓励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加强与社区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环境设计“社区参与式”实践教学是一种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导和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实现学生与社区居民共同设计和改造社区环境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目前,“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教学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应用和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案例相对较少: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需要的教学资源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包括社区调研材料、居民意愿调查、居民反馈意见等。目前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教学成功的案例还是较为有限,这也给教学的推广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缺乏真正的社区参与和居民反馈,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2]。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实际操作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第三,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包括对居民需求的调查、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成果的展示等。目前的评估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教学进行实践和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社区参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的优势

综合国内外“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目前在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和社区形象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3]。正是由于这一优势,使得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在专业教育领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首先,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学生可以深入社区了解实际情况,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深入探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参与度和认知度。通过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到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师、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环境问题,更好地参与社区环境的建设。

最后,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合作。学校与社区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环境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为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以“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为例

2020年8月,我院参与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和教委组织的“十校结百村艺术美乡村”活动,其目的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指示,是持续推进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艺术活动,涪陵区二渡村的美丽乡村景观改造成为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重要内容。

教学团队将学生与二渡村村民充分融合于方案设计中,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参与二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初步分析和调研,我们确立了以涪陵二渡村的特色产业与生态景观融合创新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具体思路如下: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涪陵区的规划要求,二渡村的美丽乡村的打造依托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生产+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强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立足“五个振兴”,加快补齐全村基础设施、产业调整、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等发展短板,突出乡村“一强二美三新”建设,将二渡村建设成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级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非遗展示与体验基地、“科工农旅一体化”、榨菜全产业链现代技术示范区、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先行示范区,集“农业研学+特色产业+非遗文化+江岸田园乡土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此次实践项目需求,教学团队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该项目紧扣涪陵区二渡村乡村生态与文化振兴的发展需求,重点在于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景观改造,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要求教学团队融入乡村振兴的设计理念,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整理、小组讨论、方案构思、方案设计与完善等环节,打造富含乡土文化元素的旅游景观。这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并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规划教学内容

本次涪陵区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共分为4个教学团队。本的教学团队由15名学生和3名指导教师组成。此外,项目还得到了二渡村美丽乡村项目工作人员的协助,他们负责与学院联系和接洽,并为项目进行提供信息支持。3位专业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设计。

根据二渡村的特色及实际情况,本教学团队进行了工作分配,制定了3个方向的课题:二渡村公共环境景观打造、二渡村旅游民宿打造、二渡村公共设施改造。教学团队的工作分配和设计方向确保全面涵盖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多个方面。每个方向都有专门的学生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多元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三个设计方向,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自主选择课题方向,并在所选方向上进行教学实践。这种自主选择课题方向的方式,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所长,并投入更多热情与创意。

(三)教学实施过程

1.实地考察

充分的前期实践调研与文献资料收集决定着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学团队根据小组分工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与内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确定调研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三个方向明确了实地考察的目标,包括实地走访二渡村,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乡村发展现状,以及与村民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需求。

收集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二渡村相关的资料,包括历史文化资料、建设规划资料、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旅游市场需求等。这些文献资料将为学生们的设计方案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确定调研范围和方法: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调研的范围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调研方法,以收集二渡村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反馈。

实施调研:根据调研计划,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前往二渡村进行实地调研工作。包括走访村庄,与工作人员、村民座谈交流,进行实地测绘、问卷调查等方式,以获取二渡村周边环境的资料和设计所需数据。

数据整理与分析:学生对收集到的调研数据、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获取更为准确的设计信息,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和信息的有效共享。

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学生将深入了解二渡村的环境问题和居民的需求,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和指导,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方案设计

本教学团队15名学生分为五个组,每个组3名学生,分别完成三个方向的方案设计,内容涉及乡村景观、民宿、公共设施。

方案设计依托以榨菜为特色的山地立体农业基础,利用研学旅行吸引人气和构建基础设施,推动以周末亲子旅游为特征、以“二渡味道”为引力、以休闲、微度假、观光、体验为主要功能的都市农业发展,同步推动榨菜非遗文化展示与体验主题的文旅产业发展。

(1)栈道景观设计。通过对二渡村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到二渡村榨菜文化的起源——“葛亮山下二渡菜”的历史典故,结合二渡村地势北高南低的特色,在靠北的山顶台地打景观造栈道。学生借用陆游的《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中的诗句“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以“半崖萦”为设计主题将其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景点,集休闲与探险为一体的景观栈道,利用榨菜文化作为栈道沿途的装饰元素。在满足二渡村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吸引游客,增加二渡村的知名度,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民宿改造。根据二渡村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教学团队专注于文旅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民宿。团队中的三组学生将分别以“素·拾”“漫竹拾舍”和“溪田月下”为主题展开民宿设计。设计风格主要采用新中式风格,将当地的榨菜文化与传统民居相结合进行改造设计。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材料进行改造再利用,如木材、编织棕榈叶、竹子、灌木丛等天然材质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搭建。同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开发富有创新性的体验活动——榨菜文化体验馆,积极推动研学旅游经济在二渡村的发展。

(3)道路景观及公共设施设计。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乡土特色景观,展现其独特个性。乡村景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也是体现乡村振兴及乡村特色的重要方面[4]。

团队学生以“曲影归田”为题,围绕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林下中药种植基地环线进行沿线的道路景观设计及公共设施设计,设计重点包括入口景观、中药植物观赏区和沿线公共设施。在设计中,学生利用二渡村特有的榨菜文化,提取相关的元素,如坛罐、竹架、青砖瓦片等,将其应用到设计中,打造出属于二渡村特有的道路景观及公共设施。

3.方案实施与评价

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确保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地。在评价考核方式上,除了通常的教师评价方式,我们还纳入当地村民和乡村振兴地方政府机构的综合评价。考核要求将以二渡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目标为导向,包括相应的评价标准及成绩结构占比。教师和当地乡村振兴政府相关专业人士、村民的评价占比为70%,综合展示效果占比为30%。

在方案设计完成后,我们将优秀方案以专业为单位整理汇集为设计方案册,并提交给二渡村政府机构。后期实施阶段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学生的设计方案实施,同时,学生也将与相关工作人员、村民、施工人员保持持续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方案施工的不断深入完善。

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和后期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教学实践的效果和影响,确保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实际应用,为二渡村的乡村振兴贡献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也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机会,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与社区合作,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有助于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

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掌握当地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我们也采取了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教学实践项目。

学生参与:在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意识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应该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提出更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后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鼓励,通过实地走访和了解当地环境设计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这将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教学实践中[5]。

社区合作: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深入当地社区与居民以及相关政府机构人员进行长期的沟通协作,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关系,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总结

通过以上课程的实践,我们发现社区参与式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于通过社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一种更加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该模式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并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参与意愿,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