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的拓展研究

时间:2024-05-04

胡融融

(韩国三育大学,韩国首尔 01795)

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极具审美价值的音乐演出成为很多人休闲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文化消费变得今非昔比。影视娱乐业的发达催生了大量的文化消费方式,人们可以在影视剧、广播节目、歌舞厅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中选择出符合自己要求和审美的文化内容[1]。这对于音乐演出市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丰富的文化市场夺走了音乐演出的观众。当前,中小型城市的音乐演出市场并不完善,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还没有培养出固定和成熟的观众群体,所以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为此,本文将从演出市场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的拓展策略,以供参考。

一、演出市场的构成要素

演出市场包括内容的提供者、内容的消费者、演出场所和为演出提供组织和沟通活动的中介四方面的要素。

第一是内容提供者。提供者是演出的供应人,他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演出人口,即专职从事文艺演出的演员、导演、场务人员等。二是演出团体,即专职从事艺术演出的团体[2]。

第二是内容消费者。观看演出的人员统称为演出消费者,包括出于个人兴趣而购买相关演出票、欣赏演出的个体观众,也包括福利性质的团体观众,以及以观摩和学习业余为目的消费群体。

第三是演出内容所在的场所,即剧场、剧院等能够承接演出的地方。演出场所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专业性场所,也就是以提供演出服务为目的营利性的场所,如歌舞厅、剧场等。另一类是半专业性的场所,如艺术类院校设置的以教学实践为目的剧场。

第四是为演出提供组织和沟通活动的中介。这些中介包括经纪人、演出项目的组织管理者等等,是演出实现和完成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存在的问题

不但观众的热情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演出团队所提供的演出内容等等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极具思想性、艺术性,能够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音乐作品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演出团队和人口还需要加大力度去进行创作和排演。同时,相关的组织模式、演出机制、法律法规也都还处于摸索阶段[3]。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演出场所难以物尽其用。

由于在建设的时候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安排,造成演出场所的浪费。许多城市为了面子工程建设了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剧院,但在建设之初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软件管理,使得剧院空有一个壳子,难以承接各种音乐演出活动。甚至有的剧场为了创收,不惜邀请一些缺乏品位的演出和活动进场,这极大地影响了演出场所的形象,更不利于音乐演出市场的大环境[4]。

第二,高昂的票价让观众难以接受。

对于中小型城市的民众而言,音乐演出的票价普遍偏高,人们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日常生活的消费上,很少愿意为了一场音乐演出而掏腰包。过高的票价会让一些原本愿意走进剧场欣赏音乐演出的观众望而却步,这就让固定观众难以形成规模,对音乐演出市场而言是十分不利的[5]。

第三,演出市场没有形成健康的秩序。

中小型城市里的民众生活习惯与消费能力同大城市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很多人也有欣赏音乐演出的愿望,但是面对高额的演出票价却望而生畏,因此他们更热衷于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搜寻赠票。尤其是一些部门和单位,甚至会向演出方强行索取赠票,这使得演出市场十分混乱,难以形成良性的、健康的秩序,演出单位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同时也不利于固定观众群体的形成[6]。

第四,演出缺乏系统、全面的宣传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秀的演出,没有好的宣传渠道和方法,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效应,观众不知道演出的存在,那么自然也不会前去欣赏,也就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所以,音乐演出市场的培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宣传。但是,中小型城市的音乐演出在宣传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欠缺和不足,比如,通过新型媒体进行演出宣传,可以将相应的产品信息传递给群众,这样不仅可以将产品信息及时的传播出去,而且还能帮助群众了解整个演出的核心信息,这对于群众选择合适的消费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但是很多中小型城市对于音乐演出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缺乏比较成熟的网络宣传平台和宣传渠道,即便有相应的新媒体进行宣传,影响力也是比较小的。

第五,缺乏比较经典和本土化的剧目。

音乐演出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音乐产品质量的竞争。但是中小型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缺乏经典剧目和本土化的剧目,导致演出缺乏竞争力量,难以吸引观众[8]。

三、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的拓展策略

为了拓展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我们需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完美的演出环境,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营造科学的宣传渠道,强力打造经典剧目,培养观众音乐欣赏习惯,创造品牌剧目,迎接市场观众考验,和本土文化结合,打造更新鲜的演出模式。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完美的演出环境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做好音乐演出平台的构建工作。要在政策上鼓励各种类型的表演团体,在财政上以补贴和奖励等各种方式予以政策倾斜,定期邀请演出个人和团队前来,并且在管理上做好对演出团队的服务工作。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活动的契机为音乐演出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强化音乐演出的场所建设,使之符合当前的演出需求。欧洲的音乐演出历史十分悠久,且培养出了民众欣赏音乐演出的习惯,这跟当地的音乐场所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欧洲的很多城,都有音乐厅和剧场,甚至很多剧场已经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优秀的演出场所能够提升音乐表演的质量,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到音乐的魅力。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和投入,要用科学的方法建设音乐场所。按照声音的传播原理,剧场和音乐厅在建设时,要注重墙面的不规则性,以更好的反射声音,要让坐在剧场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够清晰地听到舞台上演出的声音。而且,演出场所要设置专业的音响设备,以帮助表演者更好的展开演出。专业的音响设备能真实的传达表演者在演奏乐器、演唱时的声音,不会让人们感觉到失真感,而且还会让音乐的效果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演出场所的灯光等设备也十分重要,其可以直接影响表演者的心态,帮助他们更好投入演出中。因此,音乐演出场所的硬件设施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要选用最为顶尖的设备,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信赖,做好演出的后勤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演出团队和个人,也为观众奉献出绝佳的演出效果。

2.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营造科学的宣传渠道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音乐演出的宣传工作更加重要。演出方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让观众了解演出的内容,理解演出的价值,进而博得观众的兴趣,从而才能吸引观众进入演出场所观看和欣赏演出。当前很多演出的宣传方式十分落伍,仅仅只是采用了发布公告的方式,这种方法既没有效果又空耗人力、物力,属实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相关部门要注重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种方式把演出的内容展示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能够及时地获取到演出的信息,从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去购票和观看。这些宣传内容不但要包括演出的人员、内容,也还要包括演出场所的地点、出行路线、停车信息等等,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给其更为舒适和人性化的体验,以获得观众的初步好感[9]。

3.强力打造经典剧目,培养观众音乐欣赏习惯

中小城市的音乐市场在培育的初期,最合适的内容就是经典音乐作品。经典音乐作品是经过了时间的历练所沉淀下来的精品,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都能够获得共鸣。所以,演出部门可以首先打造经典音乐精华作品,吸引观众,让其逐渐地形成欣赏音乐的习惯,再去进行特色音乐的创造。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很多人也会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去让其参加相关的音乐乐器学习。因此,青少年已经成为中小型城市音乐演出市场培养的关键人群。演出部门可以借这个机会,打磨更多受青少年欢迎的经典音乐作品,以吸引他们前来欣赏和学习。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进校园”的演出活动,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去欣赏经典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下社区”的演出活动,让更多的民众都能够欣赏到经典音乐,拉进音乐和普通民众的距离。

4.创造品牌剧目,迎接市场观众考验

音乐市场的扩张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音乐作品来实现。优秀的音乐作品能经受住市场和观众的考验。作品是否优秀,最终也还是观众说了算。所以,演出部门要想在音乐市场当中站稳脚跟,必须打造更具有竞争价值的作品。对于中小型城市的音乐市场而言,能获得竞争力的作品基本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打造经典剧目。

观众对于经典剧目是百看不厌的,其受众面广、接受度高,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喜爱,所以,演出单位必须要有自己保留的经典,例如经典音乐剧《猫》就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它的故事性和表演性都很强,能迅速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在排演时,演出单位要强化其经典性,不能随意地进行魔改,以免引起负面的效应[10]。

二是要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剧目。

演出单位除了要打造经典之外,还必须要根据特长做更多的创新。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演出单位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发展自己的音乐演出品牌。这是城市音乐演出的基础,只有树立品牌,才能让音乐市场更加繁荣,也能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所以,城市的音乐演出最终必须创造出属于自我的音乐剧目,在质量上要严格把关,并且在不断地演出中,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打磨,以塑造独具特色又颇受市场欢迎的剧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地位。

5.和本土文化结合,打造更新鲜的演出模式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让人们习惯了大爆炸式的信息汲取方式。对于任何一种新的表演形式,人们都能够迅速的接受。所以,当前的音乐演出市场呈现出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状态。在大城市的音乐演出当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跨行业的表演形式,比如民乐和西洋乐的结合等等。中小型城市的音乐演出,完全也可以采用这种“混搭”的模式,让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加多元化的演出。而且,对于中小型城市而言,天然带有更多大城市所没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就可以和音乐演出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音乐剧的演出当中,可以穿插地方戏曲的表演,既增加演出的新鲜感,也能让本土的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这种表演形式也不仅仅是拘泥于现场演出,还可以和互联网、多媒体进行更加宽泛的结合,如在演出的间隙播放短片,让观众的各种感官都获得刺激,增加其兴奋感和体验感。中小型城市的音乐市场最可贵的就是尚且处在形成和培养阶段,其就像一张还没有进行涂抹的白纸,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尝试,相关的演出部门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思路,大胆地进行创新,把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传统音乐演出结合起来,培育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市场,让中小型城市的民众获得更为繁荣和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11]。

结语

当前我国的中小型城市的音乐演出市场正处于上升和培养阶段,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过,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了相当大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演出市场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当前必须要把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地进行文化演出资源的创新,抓紧时代所给予的利好机会,进行多种多样的尝试,大力的拓展文化演出市场,提升文化演出的质量,让文化演出能够及时地转化成为经济资源,为国家的文化发展事业创造更多的经典,为民众营造更为丰富的文化市场,也为国家打造更多的文化名片,为提升国家文化建设力量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