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声乐专业歌剧重唱课程教学结合OBE-TBL联合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时间:2024-05-04

王伊达

(同济大学,上海 200000)

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Outсоmеs-Ваsеd Еduсаtiоn&Теаm-Ваsеd Еduсаtiоn),即“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团队式学习”的双轨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初用于国内外的工科人才培养,之后开始逐渐向医学、人文等各个领域拓展,引发了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并在过程中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无论是OBE以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还是TBL团队式教学,两者虽在育人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强调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的要求。[1]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声乐人才的培养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融合新的教学模式。

歌剧重唱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集多声部演唱、戏剧表演、形体、台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从培养歌剧人才的角度看,歌剧重唱课常被视为培养学生从普通歌者向歌剧演员迈进的重要基石。从培养文艺工作者和音乐教育人才角度看,它是让学生深度接触、学习歌剧艺术、熟悉歌剧创排方式的重要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歌剧重唱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国家、时期歌剧的风格与唱法;教会学生不仅能在舞台上歌唱和动作,而且要在表演歌剧角色的过程中善于思考[2],建立歌剧表演思维;培养学生表演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引导其掌握歌剧学习流程和要求,储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但笔者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指导,缺乏对作品和角色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尽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程完成一些歌剧重唱片段的演绎,但若要其独立学习新唱段和新角色时,依然无所适从。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歌剧重唱课程中更好去实现课程目标?在传统歌剧重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常见问题?是否可以将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引入歌剧重唱教学,并改善传统教学中问题?在歌剧重唱课中又该如何去构建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

一、传统歌剧重唱教学模式的常见问题

歌剧重唱是歌剧中两个或多个角色进行情感交流的表现方式,需要两人或多人共同演绎。相较于独唱,歌剧重唱不仅对学生的音乐基础、演唱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对学生的协作能力、音乐理解力和表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高校声乐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部分院校都将该课程设定在第三学年,即在完成两年的独唱、视唱练耳等专业前修课程后才会开始学习。

歌剧重唱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核心开展的集体课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安排布置歌剧重唱片段,设计表演,并手把手对学生的歌唱技巧、语言吐字、音乐处理,戏剧表演进行指导,并最终完成唱段的舞台呈现。笔者认为,传统模式有三点问题:第一,学生以模仿、复刻教师的示范表演为主,过分依赖教师对片段的讲授、分析和设计,即“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对于所承担角色的形象、唱词、潜台词,以及行为的内在逻辑等思考甚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性。第二,歌剧重唱课的作业和展示虽以小组形式呈现、汇报,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局限于对自己角色声部的演唱和表演,对片段整体学习的驾驭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传统重唱课中的分组是为了实现重唱演唱形式分组而分组,但并非ТВL模式中所谓的“团队式”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歌剧重唱片段时多选择独自学习,并未将与搭档的共同学习视为重唱片段学习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课下学完自己所承担的部分之后,到课堂上才进入到声部合成环节。随后,再根据教师的指示在课堂中完成音乐处理、唱段表演和舞台实践。与搭档的互动频率并不高,且对他人的演唱表演部分也并不太在意。在表演时无法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浮于表面。第三,教学中存在“重声音,轻表演”“重实践,薄理论”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歌唱”的教学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声乐技巧、音准、协和度等“声音”问题总在不经意间耗费教师大量精力。这便导致在涉及唱段表演教学时,即便教师讲授了唱段的规定场景、分析了角色性格、心理和表演要求,甚至还以身示范,但是由于学生还在琢磨“声音”问题,无暇消化表演要求。大多数学生的唱段表演还停留在机械地执行教师交代的行动路线和行为动作的阶段,缺乏对音乐演唱与戏剧表演两者关联性的思考,将表演视作歌唱的辅助。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且考虑到歌剧重唱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传统教学中,一些与唱段、表演相关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掺杂在排练和示范过程中讲授的。尽管,老师也会提出案头工作的要求,但由于在考核评价中几乎是以舞台实践情况作为评定依据,并未设置独立的理论考核环节,再加上学生本人也更注重演唱技巧的提升和舞台表演,便出现了“重实践、薄理论”的情况。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虽能使学生在歌剧演唱、舞台表演等职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在激发学习主动性、艺术创新性、团队协作性,建立歌剧表演思维和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OBE-TBL联合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引入歌剧重唱课的必要性

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成果导向-团队式联合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其中OВЕ教学理念(Outсоmе Ваsеd Еduсаtiоn),又称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根据人才培养所要达成的目标为起点,反向进行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改革方案,改善教学评价体系。[3]关注学生通过教育过程后对于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程度。而ТВL教学法(Теаm Ваsеd Lеаrning)则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团队为主体,强调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4]在团队中就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性、灵活性、实践性的培养,融合教师与学生讨论的新型教学模式。[5]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团队”。在TBL教学法中,教师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任务。学生则是互为合作者,预习教师布置的内容,合作分工,资源共享,头脑风暴,沟通交流,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应用性练习等过程,最终完成任务,是注重有明确教学目标和培养提升学习自主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则是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原则、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团队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OВЕ教育理念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案,运用ТВ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讨论式学习、主动学习、互学互教的拓展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获得专业基础技能提升的同时,兼顾到最终学习成果的获得。

从成果导向教育的声乐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单纯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和优秀表演能力的声乐人才已不能满足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毕业后入职专业团体成为职业演员,还是进入地方性的文化教育单位从事艺术教育和普及工作,社会所需要的声乐人才都是在具备扎实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具备组织协调、团队协作、节目创排等技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而歌剧重唱课作为声乐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从其课程目标及课程的“综合性”“进阶性”特点来看,完全可以通过引入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的引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充分地获得专业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将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融入歌剧重唱课的教学是必要的。

三、OBE-TBL联合教学模式在歌剧重唱教学中的模式构建

众所周知,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由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考核评估三个部分构成的。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与歌剧重唱课中的案头工作、片段演唱表演及舞台实践三个部分相对应起来进行构建。

(一)课前准备

歌剧重唱教学的课前准备分为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两部分。在传统教学中,所有唱段的案头准备几乎都依靠教师,即由教师挑选唱段,根据声部进行分组,设计唱段的表演细节等。学生的预习内容只是学习演唱自己的声部。

但实际上案头准备工作是建立歌剧重唱表演思维的关键步骤。不仅包括学习唱段的旋律和唱词,还包括对整部歌剧情节、场景和角色等多维度了解,如:文献阅读、曲谱分析等,需要学生主动进行学习。OВЕ-ТВL教学模式的引入则恰好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这里,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声部挑选唱段,再综合学生的性格、性别等确定分组。然后将案头工作作为任务分阶段布置给学生,并提供相关的书单、曲谱、文献,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去完成。我们可将任务分为歌剧重唱片段的理论和声部学习、读谱分析,以及表演准备三个阶段。

在唱段的理论和声部学习中,学生应该完成(1)阅读与歌剧、唱段相关的文献;(2)熟悉演唱自己的声部和唱词;(3)初步完成声部合成,熟悉搭档的声部。(4)根据所阅读的资料对唱词、情节和角色特征进行组内讨论。内容包括交流对于各自“角色”/声部的在性格、任务等方面的看法,就角色关系、规定情景、角色任务达成组内共识,准备课堂阐述和演唱汇报。

在读谱分析的阶段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读谱和聆听去探索唱段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包括(1)聆听比较多个经典视频音频版本分析差异性;(2)通过小组练习、交流、讨论,就唱段的音乐处理达成共识,或提出疑问。

在歌剧重唱片段表演准备阶段中,教师应针对歌剧表演中将涉及的要点,如:规定情境、角色态度、任务、潜台词、行为路径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包括:(1)要求学生思考本人所塑造角色的戏剧形象、音乐形象、心理活动和行为路径等;(2)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头脑风暴,设计唱段的场景布局(无实物表演/极其简易的布景和服装道具辅助)、角色走位、角色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并准备在课堂中演绎出构思的“雏形”。

(二)课堂实施

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下的重唱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团队为核心展开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教师可根据课前准备中所布置的任务,运用个人测试、小组汇报、组内讨论、组间交流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实际上,这也赋予了学生更多表达、交流、创新的空间。

在第一阶段唱段理论及声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让学生以分组演唱形式汇报声部合成情况,检验重唱音准节奏的准确性、熟练度、声部协和性和语言准确性,并提出改善建议。第二,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各组派代表汇报歌剧唱段文献的学习情况,阐释组内成员对于唱段人文背景、角色定位、人物关系、音乐风格等方面的认知。

在第二阶段以“唱”为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前布置的不同版本的视频/音频资料中的音乐处理发表意见或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疑问。确定每组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和音色运用等要求。再根据学生所完成的重唱情况提出演唱优化的建议,解决演唱的技术难点,完成歌唱语音正音工作。在教学中亦可融入组内讨论,组间互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熟悉搭档的演唱部分和唱段的整体音乐要求,熟悉积累更多的重唱片段。

在第三阶段以“唱+演”为主的教学课堂中,按照课前布置的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前讨论的表演思路、场景设计在课堂中将唱段表演呈现出来。再运用组间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以观众视角对其他小组的表演提出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针对他组表演中“演唱”与“表演”是否平衡、表演中唱词内容、角色形象与角色行为是否统一、场景构思设置是否合理、重唱搭档之间交流反应是否真实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总结。在经过几次排练和修整后将整个作品的表演定型,并最终将学习成果呈现于舞台,接受观众的检验。

(三)考核评估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估方式是极其注重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测评的。往往是将学生在舞台实践中所展现出的艺术水准作为唯一标准的。其总评构成大多为出勤率+期中考试(舞台实践)+期末考试(舞台实践)。但OВЕ-ТВL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评估,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学习成果。注重学生个体的能力提升和专业提升。因此,OВЕ-ТВL教学模式下的考评绝不能局限于演唱技能和舞台表演技能的考核,也要对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创编能力、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内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其总评构成应是在以舞台表现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考核、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考量。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各阶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定。

结语

综上所述,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歌剧重唱课的构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了课程的核心,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团队式学习,让学生在实施教师所制定的不同阶段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完成包括了歌剧文献乐谱研读、音乐分析和演唱、表演设计和表演实践在内的所有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歌剧的案头工作习惯,赋予学生对于歌剧演唱和歌剧表演更广阔的创新思考空间,以及对歌剧重唱作品更深入更全面的解读。弥补了传统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将团队式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做法,不仅通过团队的合作交流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加快了排练进程,提升学习效率,也为学生迈入社会、进入专业团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OВЕ-ТВL联合教学模式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反向设计每一阶段的任务环节时都是有着明确训练目标的。所以,学生在完成课前和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明确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兴趣所在,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走上职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声乐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