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毛兆婷 刘 超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0)
“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贤与不贤,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给予好的教育。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和终生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孩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仍有部分家庭家教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的家长。例如:保护子女过度,导致子女发展潜能严重受阻;过分宠爱,导致子女形成任性、冷漠、偏狭等等性格缺陷;揠苗助长,导致子女提前透支发展资本;管理过分专制,导致子女出现自卑和本领恐慌;相处过分严厉,导致亲人间关系僵化及子女人际关系发展受阻;处世过分挑剔,导致子女思想偏激行为不合群等。同时,家长对子女在新媒体使用管理方面不善或不管理或无法管理等,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家庭主流文化营造不力,有些家庭不能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在提升家庭的精神空间。
受升学及社会生活压力,家庭教育中,学习成绩处于家庭教育的绝对中心地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中,学习科目、作业量、学习压力陡然增加,导致子女不能正确调整身心变化,因学习引发的家庭矛盾错综复杂。部分家长只注意到子女学习成绩及排名,只关注子女对学习的态度、对待方式、努力程度等,对青少年身体及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关注不够,对子女的个性、诉求等应对措施不足或不愿面对,更遑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家长及子女的生活实际,道德教育严重匮乏。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但是在实际教育环节中,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缺位、错位、越位现象,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放松了对自身及家庭的要求。有的家庭仅以子女学习成绩情况评价学校和老师,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进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的家长以工作忙等为借口,不直接参与家庭与学校互动,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张皮”;有的家庭甚至常年隔代教育管理,对子女的教育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这些因素是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也是导致家庭与学校形不成合力的根本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从生理到心理有明确标准,身体健康是生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包含“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等。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身体健康关注较多,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如抗挫折能力、抗自卑能力、人际交往相处能力等不够重视,导致青少年忧郁、厌倦、优柔寡断、社交障碍乃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居高不下。
调查资料表明,目前的部分家庭不太重视采纳子女在家庭环境装修布置中的意见建议,导致家庭环境各个角落以家长思想观念为主,缺乏个性化元素。部分家庭也不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受自身经济文化制约,家庭文化建设如图书收藏贫乏;一半以上城市居民家庭受自身经济制约,楼房没有书房。同时,部分家长不注重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有的不关注子女的天赋、兴趣和爱好,按大人意愿或功利思想强行塑造,导致孩子苦不堪言;有的以“我为你好”为借口,专门替子女设计人生规划,有的甚至把自己未曾完成的心愿、遗憾寄托在子女身上实现;有的盲目迷信“不要输在起跑线”,过早智力开发;有的不注重自身形象,自身不成长却要求子女加速成长,动辄言语挖苦、棍棒教育,导致子女逆反甚至对抗。
以积极创新的态度破解家庭教育难题,立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家庭教育,则“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太平”[2]。以此为指导,笔者建立了家庭教育如下机制(见图1)。
图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对策的关键和根本,就要将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将学校教育作为关键,将社会教育作为延伸,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实现体系。
1.搭建家庭教育集团平台
3) HTML文档调用。在调用MTML文档时采用ID选择器的方式,在布局好的Div中添加ID选择器,若在某个Div中添加内容,可直接使用ID选择器。图5为HTML文档调用,采用的ID选择器为$(‘#mytest1’),调用封装好的JQuery(GE1monter),这里设置的是Div内容显示的宽度和高度,也可根据需要对其默认属性进行相应的修改。
家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各个家庭,学校是家庭教育检验站,社会是家庭教育的试金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到高质量传承,就应探索研究家庭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建议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在有关学校的指导下,在优秀家庭教育专家的参与下,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的教育集团,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崇高信念,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为主线,本着合作育人、互利共赢的原则,由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商定工作思路、方法和举措。研究和探索集团运行模式,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教育活动阵地。
2.搭建“书香家庭”评选平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个人成长成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为把家庭文明建设始终牢牢抓在手上,涵养好家庭这个“基本细胞”,可开展各层级的书香家庭评选表彰宣传活动。通过书香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好家风走出深闺,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一个宗族,让更多人认识它、接受它,扩大其影响力,加速其传递,为更多家庭开展良好家庭教育展示区域性的高质量实践成果,以先进“书香家庭”典型带动,传承中华优良家风,展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的最新成果,纵向深化“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横向拓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3.搭建“卓越家长”培训平台
卓越的家长才能养育卓越的子女,优秀的家长方可培育优秀的孩子。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积极开展卓越家长培训活动,使卓越家长发挥好自身在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德守礼、敬业诚信、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方面的榜样作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卓越家长”培训活动开展,彰显卓越家长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和坐标,认识到其对子女无可替代的价值塑造和形象影响作用,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4.搭建家校沟通联系平台
从某种意义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的第二所家庭,学校和家庭良好的互动、沟通、交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方式。各校各层级专业班级均应建立微信、QQ家长群,及时发布交流孩子成长共性问题,班主任与家长、任课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成长个性问题就行沟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深度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升;各校各年级均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研究重要孩子学习、生活重要事项;学校要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会议,可就关注度较高的有关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理论性问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性问题等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归纳和指导,对家长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还应制定出可行性落实方案和活动细则。
5.搭建亲子交流平台
优良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与子女之间顺畅、有效的沟通交流。家庭教育须彰显基础性、长期性、濡染性作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3]。各校各层级专业班级尤其是幼儿园、中小学建立健全亲子沟通交流平台机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通过亲子互动游戏,给父母的一封信、给子女的一封信征文比赛,亲子假期旅游,组织线上获线下观看如《小花》《唐山大地震》《背起爸爸上学》《遥望南方的童年》《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等正能量家庭类影视作品并进行观后交流等活动,拉近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的隔阂,了解彼此的想法思想,共商成长成才乃至家庭发展大计等,避免因沟通不畅出现的不必要误会、隔阂甚至敌意思想或行为。
6.搭建家庭经典诵读平台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香家庭,其重点其实是书香家庭;书香家庭,其重点是家庭经典诵读。《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4]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的当下,家庭阅读特别是家庭经典诵读是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一脉相承、绵延相传、持久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主管部门应研究探索家庭经典诵读教育方案,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家庭诵读的经典优秀教材,将《孔子家语》《颜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家训作品及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优秀作品作为教材重要内容;学校应将家庭经典诵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延续,研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落实方案;家长应将经典诵读作为提升家庭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式,明确诵读计划和落实方案,特别是要积极传承优秀家训文化,从源头上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活水,滋润家庭成员的心灵,激发家庭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7.搭建传统节日活动平台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如《春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就有38个之多。要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活动,家庭可在各节假日前后利用家庭主题会议的形式来为家庭成员介绍节假日的意义、内容及相关非遗传说与民间习俗,在节假日开展相关活动。如清明节就是纪念祖先的节日,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体现,可组织全体家庭成员前往扫墓,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如端午节除了绣香包、吃粽子、炸糖糕、插艾条柳条之外,还应该引导孩子去感知感受端午节来历中的楚辞创始人屈原,爱国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那份正气与骨气,去感知感受《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中关于这个节气阴阳调和与人体身心养生关系等,以此来深度传承优良传统习俗。
8.注重家庭环境建设
受繁重的学习压力影响,家长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子女本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家庭的环境建设。软件建设要凸显文化元素,让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成为家庭的主色调;硬件建设要凸显空间感,给子女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场所,有条件的家庭应该设置书房。要注重家庭优良环境氛围的营造,家长积极弘扬家庭美德,既处理好家庭父子、母女、婆媳、妯娌、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关系,也处理好邻里关系,让子女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家长还要学会优化家庭生活,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家庭文体活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