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波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崇左 523300)
古代文学学习,传承文化传统,是一种文化诠释与内化的过程。文化传承浸润生命成长,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在文学熏陶间积淀。“新文科”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要能明确意义、明晓价值和明晰理念,做到传承已知、开掘新知和探索未知。
(一)时代追求
文化传承主题,既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时代话题。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教育,理应倡导。时代话题,任重道远。一是构建文化传承体系。***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3]***总书记也提出“五个认同”[4],其中文化认同是核心。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和坚实根基。二是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工程。2017年,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和融入生产生活。
(二)教育谋求
一是大学使命。大学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二是教育责任。2014年,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教学要求
一是“新高教”要求。“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二是“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质量标准,优秀传统文化属其中关键要素。三是“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厘定了中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师范培养特色要由“知能并重”[6]向“文化育人”[6]迈进。文学学习要以文化传承为宗旨,以期“教文育人”[7](于漪)。
(一)提炼教学模式成型
这是打造特色课程所需。一是重在认识“三性”特质:共性、个性和特性。关注古代文学课程的共性。文化的传承性、文学的审美性和人文的体悟性是古代文学学习的重点。文学教育要能体悟生命、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强调师范教育的个性。要知能并重,更要文化育人。重视边疆民族教育的特性。民族边疆地区学生在古代文学的知识、能力和审美上显得积累不足,需强化训练和提升素养。二是重在落实“三践”特征:践履宗旨、践行理念和实践策略。践履宗旨主要是五种人文素养,谓和谐思想、爱国精神、仁爱伦理、诚信品德和求真崇善向美心理。践行理念为五种传统文化,即“念”“笺”“检”“鉴”和“练”。“念”为朱子涵泳传统,“笺”为诗经笺注习惯,“检”为孔子学思方法,“鉴”为严羽妙悟精神,“练”为阳明知行原则。实践策略。为五种行为态势。谓“典”:经典,“编”:改编,“演”:表演,“源”:同源,“现”:展现。三是重在打造“三结合”特色:诗史结合、读写结合和学思结合。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建设一流课程所为。一是更新教学理念。文学学习,文化积淀为旨归。二是改革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源于现实所需。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教学。三是创新教学方式。策略创新,注重“结合”。诗史结合,读写结合与学思结合,全面发展。活动创新,重视“综合”。实施“典、编、演、源、现”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载体创新,侧重“融合”。传统融合现代,有练习有欣赏;考试融合考核,有知识检测有能力达标。四是完善教学评价。多元评价,能力生成为主。
(三)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这是夯实核心课程所求。中国古代文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提升文学审美,积淀文化素养。这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意义所求,在理念共享、视界融合和文化涵化。一是理念共享,这是文化传承的起点。文学学习,文化濡染,是一个文化内化过程。二是视界融合,这是文化传承的基础。传统与现代融合,只有认同才能保持视界相融相通。三是文化涵化,这是文化传承的目标。文化涵化,达成文化自觉,让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过程中,主动接受,形成认同感,内化为自己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
(一)涵泳传统——“念”。这是朱子读书。“虚心涵泳”,落实“念”,即念书,阅读成性,读背结合,经典引领。
其一,继承涵泳传统。一是明确涵泳内涵。涵泳属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重感悟与直觉,经典传承尤重涵泳。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8],读书要“虚心涵泳”。将“涵泳”作为一种重要读书方法加以倡导,“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也。”[9]涵泳重在反复诵读,熟读精思和潜心涵泳。常读经典,经典长读。二是明晰涵泳特征。涵泳是一个濡染和浸润的过程。曾国藩十分崇奉:“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10]涵泳是一种悄然无声,也是一种长期坚持。耳濡目染长读书,浸润熏陶多读书。三是明晓涵泳的标志。涵泳价值在于积累和领悟,积累是基础,领悟是目标。涵泳属一种理解性阅读,在积累间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涵泳于语言文字的积累与熟知。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其二,形成阅读经验。承继涵泳传统,形成读书常态,需在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阅读兴趣等方面努力。内容上,阅读“三典”。三典谓文化雅典、教育元典和文学经典。方式上,读背结合。丰富语言积累,促进语感形成。读背,吟诵,包括朗读也很重要,如徐世荣所云:“讲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使人感受。”[11]要在读背中积淀能力和素养。兴趣上,经典指引。“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12],经典起着表达、阐明和弘扬文学内容和文化价值的作用。
(二)笺注习惯——“笺”。这是诗经释例。《诗经》流传,“毛传、郑笺、孔疏”著名,皆在落实“笺”,即笔记,平常积累,灵性感悟,养成读书习惯。
其一,了解笺注惯例。《诗经》流传,有赖于“传笺疏”,是对诗经解读的注释或阐释。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如“毛传”,即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毛传”转授,阐明经义,方式有题解全篇、离析章句、诠释词义、指明写法及引证史实等。笺,注释古诗以显作者之意为笺。如“郑笺”,东汉郑玄《毛诗传笺》。“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13](孔颖达)郑笺“断以己意”,属灵性发现,是对经典最合理的阐释,故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憾。疏,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考核旧注,补充辩证,也称“正义”。如“孔疏”,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正义”,即正前人之义疏,奉诏更裁,定名曰正。时代感强烈,社会价值鲜明。《诗经》理解,“毛传、郑笺、孔疏”是经典的注释,或体例完备注释翔实,或理解独到灵性阐释,或疏通文义对接现实,解释和发挥观点鲜明,见解不凡。笺注已成惯例,在梳理和整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创见性提出自己见地和理解。
其二,培养笔记意识。阅读惯例,要具笔记意识。养成“笺注”习惯。“笺”,虽是碎片、零星的感悟或偶然、灵性的思索,确属积蓄一种持久的、专业的思维智慧,显示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见识,实现古代文学认知、体验和实践一体化。做好“三录”活动。即经典书写抄录、阅读摘录以及课堂或讲座记录等。抄录、摘录需理解“笔记”精神。“笔记”繁体写作:筆記,筆由竹和聿构成,竹者,简也,聿者,牍也,具“丹心照汗青”之庄重;記由言和己构成,言者,话语,己者,自我,有“我手写我心”之灵性。记录要感悟“笔记”效用。“笔记”英文读音notebook,谐音念“录它博客”(面向过去),记录真实有痕,属实录;亦可念“漏她”“不可”(直面当下),记录灵性有感,属感动。笔记记录,无论浏览摘录,还是理解注释,抑或感悟点评,甚至感触批注,都是个人读书习惯的意识内化和行为外化。
(三)学思方法——“检”。这是孔子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这是学与思的方法论。“温故而知新”,这是学与思的目标论,落实“检”,即检验,通过检阅、检查和检校,加深文学理解,实现古代文学知识实践性重构。方法上,注重学思结合。叶适《习学记言》说:“其祖习训故,浅陋相承者,不思之类也。其穿穴性命,空虚自喜者,不学之类也。士不越此二涂也。”[14]学而不思可能孤陋寡闻,思而不学就是不学无术。李零认为:学像吃饭,思像消化,一样不能少。学思结合,自然由“渺小浅陋”走向“博大精深”。目标上,讲究温故知新。“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要过检阅、检查和检校三关。检阅关。阅读以达广博,读“三典”,增加读书的厚重感,《后汉书•班彪传》:“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像司马迁《史记》那样“通古今之变”。检查关。积累以求扎实。要有识记、背诵、检测等方式来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15]检校关。理解以求准确。古诗文的学习,关键在运用,运用得合理有效。检验学习效果,关键在能力的综合运用和学有专长。
(四)妙悟精神——“鉴”。这是严羽妙悟。严羽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6]诗在悟,文学也在悟,落实“鉴”,即鉴赏,精鉴妙悟。积累文学体验,提升文化融合,在理念感知和范式熏陶中鉴真赏美。妙悟属直觉思维,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把握和特殊思维方式。这种妙悟糅合佛学渐顿法门,需由平素之渐悟(谓“熟参”)而入顿悟之门(谓“妙悟”)。袁行霈先生倡导学习古代文学“八字”真经:博采、精鉴、深味、妙悟。只有过程博采精鉴,才能效果深味妙悟。需要形象感知、储备充实、欣赏玩味和视野期待的过程。
(五)知行原则——“练”。这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三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属关键。知行合一,亦称“事上练”。知行要统一。“知易行难”(孙中山),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知”“行”统一,学有所成。文学学习既要通晓文学常识,也要有文学鉴赏能力,更要积淀文学审美。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17],古代文学学习,要理实相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8]学习方式,呈现丰富多彩形式。基于传统,文学感悟;源于现代,文化引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丰富教学资源,教材建设、资料收集、网站开发以及活动开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19],知行合一,达成知识能力体验一体化。学习策略,凸显五种行为态势。“典”“编”“演”“源”“现”五字策略,展现学生风采。长抓常练,注重专业能力生成。活动促训练,训练促成长。方法重实践,实践重体验,体验重积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