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合与互动,理性与感性的现代设计思考——评《动态阅读——关于图像和文字互动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4-05-04

宋 军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近日拜读了长沙学院晏虹辉教授的专著《动态阅读——关于图像和文字互动关系的研究》,在感佩作者作为艺术设计同行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宏博精深之余,更觉得这是一本艺术设计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图像与文字互动的导引指南!

如副标题所示,《动态阅读》是一本研究图像和文字互动关系的专著,全书分为知卷·认知图文、识卷·动态图文和行卷·互动图文三个部分。“认知图文”简要介绍了文字与图像的起源、关系以及图文二者之于人类文明的作用,是该书的研究基础。“动态图文”以纵深的史学眼光,梳理了媒体发展进程中图文关系的变化以及在不同介质载体的表现,并定格于“读图时代”,以当下新媒体生态为背景,重点描述和探讨图文关系的新表现对现代受众阅读形态施加影响的动力因素与底层逻辑。“互动图文”则是在前两卷研究的基础上,将图文关系、图像、文字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所得落于实际应用——专门研究设计操作中图文创意的模式和方法,以顺应当下“读图”样式的传播行为,最终通过图文互动进而达成人与作品的互动,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互动图文”也是最贴近设计实务、最能体现全书价值的部分。

我从事设计、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虽然清晰明了文字是图像、图形创意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知无论从图像还是文字都能进行设计创意,也意识到网络时代“读图”对图文设计的利弊和需求迫切,并且开始沉心思考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现代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我已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化和增添训练的环节。虽然,还没来得及对自己的这些研究和尝试进行梳理和归纳,但《动态阅读》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图文互动、设计与人的互动的研究维度以及图文关系处理的方法论等等,确实令我颇受启示。

一、融合:图文互动的基础

作者在书中引述过公元六世纪教皇格里高里的一个观点,“图像对于无知的人来说,恰如基督教《圣经》对于受过教育的人一样,无知之人从图像中来理解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他们能在图像中读到其在书中读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图文融合。多年前我游历欧洲诸国时,参观过梵蒂冈和众多博物馆、美术馆,亲眼看见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波提切利等大师的诸多名作。当我踯躅于《最后的晚餐》《最后的审判》《天顶画》《维纳斯的诞生》等画作,流连在“拉奥孔”“大卫”等雕塑前时,坦率地讲,除了欣赏大师们的技法,对作品的内涵和表意知之甚少。作为来自东方中国的我,并不认为这是无知或知识面狭窄,而是浸透于骨髓的文化差异所致。绝大部分欧洲人对《圣经》、希腊神话故事熟稔非常,因此,当他们面对这些宗教画作和雕塑时,相关的文字内容自然浮映脑海,如同我们看到阴阳鱼、女娲、孙悟空、老子等图案、形象时,自然就联想到《易经》《山海经》《道德经》和《西游记》中的文字与描述一般——这就是图文融合。

书画同源是中国自古以来图像与文字关系的传统,十八世纪之前的西方也大抵如此,十八世纪中叶以后直到现在,诗画差异论是欧洲美学领域图文关系的主流观点。作者认为“中国画是以汉字和书法为基础的视觉艺术,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之精粹。”“欧洲关于图像与文字关系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的争论,从来也没有放弃过的‘语言中心论’,尽管也有过曾经的、短暂的‘诗画同一说’。”我赞同作者关于东西方文化中图文关系差异的比较观点,也认可语言文字演进变化(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是欧洲的主要语文工具)是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我更加认为,从地理、种族、宗教和人文的角度分析,以拼音文字为主的欧洲,传统至今的图文关系还是以融合为主流——趋同文明掩盖下的融合。首先,欧洲面积1061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不及8亿,居民中99%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地理构成板块。欧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91%的宗教信徒是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以及东正教)。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文明背景趋同,宗教信仰久远延续。其次,在欧洲历史的早期,文字与图像虽然也有尖锐的对立发生,如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各执一说,但古罗马诗人贺斯拉“画既如此,诗亦相同”的阐述成为西方绘画中一个永久传统的基础,并被用作文字和图像的比较标准,越往近代,“诗画同一说”越为更多人接受。

记得我在梵蒂冈美术馆看到“拉奥孔”雕像时,就曾联想到莱辛在《拉奥孔》开篇写下的文字“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尽管他是欧洲近现代最早系统地提出诗画差异论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大学者,但我认为,他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其心情也是极为纠结的。更遑论马丁·海德格尔“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论断,还有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当代美国学者托马斯·米切尔的“图像转向”和柯蒂斯·卡特的“将文字融入视觉形象之中是一个大的趋势”总结等等(在《动态阅读》相关章节都有详细论述),也都佐证了图文融合于欧洲从古至今并非在野,只是我们对其趋同文明所掩盖的融合缺乏了解和深思。基于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我们看到,被科学技术发展将时间与空间极致拉近的当下欧洲更是如此,并再次与当代中国的相关研究产生交集——文字与图像的融合并存在互动关系。

“读图时代”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互动,图文融合是为捷径!我们正在进行的各类艺术设计和文化创作中寻常不过。图文融合,是图像与文字互动、人与设计互动的基础,这也是我与作者的共鸣。

二、互动:现代设计的“睛点”

《动态阅读》从图像和文字的关系跨界研究艺术设计,作者的目的当然还是设计。该书前面两卷“认知图文”“动态图文”实质上是为“读图时代”的现代设计做足铺垫——互动,从海量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吸睛点”。于书中对纸媒和电子媒体的内容互动与形式互动的设计、策划方法研究中体现无遗。

首先,表象于外,图文于衷。由于网络技术对现代传媒生态的影响,信息爆炸已是现实,呼应眼球经济的“关注”,成了信息发布者、设计者的奢望。“互动图文”以纸媒和电子媒介为传播工具进行类分,作者避开了因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兴媒介对传统媒体搅局,导致对现代媒介体系的重新构建及分类——这个一直为各界喋喋争论的话题。以“视觉传达作品”统称依托图像与文字构成的创作作品,不但涵盖全面,更为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探讨图像与文字互动、人与作品的互动打下了无须争辩的研究基础。没有表象——图文处理的“睛点”,何来流量的“关注”?!只有表象——勿论以何载体,只要以图文为元素构成“睛点”,自然就能吸引“关注”的流量!研究直指核心,作者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智慧可见一斑。

其二,图像有术,文字有法。作者在“互动图文”部分,针对纸媒和电子媒体两类媒介的图文创意设计模式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其中纸媒的内容互动模式三类(倚文联想,触情生境、相互引领,互相关联、图文对应,或融或峙),形式互动模式三类(文字本身,内生互动、借助材质,身心互动、图文互化,交融互动)以及数种极具操作性的实操方法;结合电子媒体生动活跃的特性,梳理出三个内容互动路径(新奇、悬念、体验)和四种形式互动常用手法(转换、统觉共享、结构、对比)。在模式和方法体系构建中,作者用传播度广、特征显明的作品案例,配合生动的文字,使其论述好看好懂,还极具说服力,也体现了《动态阅读》本身就具备了“读图”基因。虽然,作者所总结和构建的现代艺术设计的图像与文字的处理模式和方法并非足够完善,但其总结、归纳和提炼的方法是科学可信的,图像与文字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协调使用是研究重心,并将永远是中心问题。古语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何况图文关系与图文创新研究本就是没有穷尽的,任何有关的研究都是对图文关系的补充与创新,《动态阅读》也是如此。

其三,筑基教学,理念先行。设计,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要有沟通交流就有设计。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这些年持续走红,学习设计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高校设计专业教学和关于设计的专业类、普及类书籍(含电子读物)备受青睐。在高校各自采用的设计教材中,关于模式和方法的归类并不鲜见,有些甚至比该书划分得更加细致和繁杂,但大多局限于美术设计范畴。而《动态阅读》作者本人就是一名资深的设计师、有着二十余年教龄的高校设计专业教师,作者撰写该书时却从文学、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生理学等这些并非擅长的学科反向跨界研究。所以,如源自文学创作的“统觉共享”理念被引用到了设计中,《阿Q正传》《平凡的世界》文学原著与影视作品比对的深度解析,为读者掌握设计方法背后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可鉴轨迹。这样的研究角度和成果何尝不是一种“设计”?!思维反转!我们不妨尝试设想,如果从事文字创作的人看了《动态阅读》之后,对其“读图时代”的文字创作是否也有借鉴之益呢?!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的“睛点”,同样也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睛点”,也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创“睛点”。正是基于作者的经历、专业、研究角度、写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文笔,该书立足专业学习,倡导图文互动理念,其可读性、易读性值得赞许。

三、文视互转:一个值得深挖的矿藏

我对晏虹辉教授相关学术研究的关注并非始于《动态阅读》,2019年到2020年间,作者连续在业界的重量级刊物《装饰》杂志和《包装工程》杂志上,围绕图像与文字互动主题,从平面和影视两类媒体视觉呈现的研究角度,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刊发杂志的权威性足以体现论文的质量,这在业界早成共识。文字与图像的互动关系研究,正是艺术设计界的重心与研究方向,这也是两本杂志选中作者论文的原因。从2019年1月发表于《装饰》杂志上的《平面广告创作中文字与图像的互动关系研究》,我注意到作者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读图时代’视觉传达作品创作中‘文视互转’能力建设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文视互转”这个概念更加吸引我。因此,作者后续的发文我也一一拜读了。作者在《动态阅读》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

“文视互转”,是一个新提法、新概念,起码在设计领域是我从未看到过的。对比作者在几篇论文中的研究阐述和在《动态阅读》中的论述,我认为,专著的研究更为系统和成熟。

首先,研究论文主要是以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为研究主体,而专著则加入了更多经典文学作品、热门影视剧的图像与文字处理方式的剖析,研究广度涉猎了现代文化创作的多种形态,研究深度渗入了文学、文艺理论和心理学层次,从感官到心理,从被动接触到主动思考,更符合专著应有的格局和厚重感。

其二,研究论文是从平面和影视的作品分析入手,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不同媒介作品中图像与文字互动的机理、显性与隐性互动的心理机制和设计操作方法,专著则是提纲挈领地归纳为两条逻辑链:内容互动和形式互动,定位的高度和理论的精辟程度高于一般性的研究论文,更有专著的质感和严谨度。

其三,研究论文毕竟是阶段性的、分类别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专著收纳了研究论文的阶段性成果,整理、归纳、提升为系统性理论,从论文到专著,见证了作者的研究历程,也见证了理论构架、模式及方法的提炼过程。尤其在专著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著书立说的两个全新立论:一是作者根据当下的媒介生态及发展趋势,颇有见地且深刻地将刊载于不同媒体介质的作品统称为“视觉传达作品”,这种称谓既凝练概括又直指当下文化作品的本质属性,为图文关系研究捋顺了表述的畅达,更为研究在文化多样性中游刃有余;二是提出了“文视互转”概念,一个可以为所有从事文化创作的人思考的概念!

同为从事艺术设计实践和教育多年的我,在接触作者的研究论文和《动态阅读》之前,虽然也对文字在设计中的作用进行过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中也开始为学生开设专门的主题训练,但提升到能力建设的高度确实没有。而且,我认为作者眼光的长远性和认识高度值得肯定。因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而言,色彩、构图、画面是我们的专长,这些方面的研究和积淀是我和相关专业的学生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而对文字进行深入研究——与画面进行内在意义的流转展开研究,这无异于为艺术设计打通了一条从未察觉的经络,为图像创作开辟了另一个空间维度!

以此类推,以文字创作为主的创作者是否也有同感?在《动态阅读》一书中,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古往今来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扬雄、苏轼、贺拉斯、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麦克卢汉、宗白华、陈原平等多位先贤学者关于图像与文字关系的研究与思考,但广大的创作群体中,能达到“统觉共享”的认知和实践高度的创作者并不在多数。写出具有画面感的文字,让读者通过文字产生身临其境的融入感,这样的文字和作品不是更能留住眼睛、拉住读者吗?从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角度而言,“文视互转”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矿藏。但是,作者只是将“文视互转”的概念在书中提点了一下,特别说到的“文视互转”能力,“正在我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中摸索尝试”,并未展开。或许是专著的定位指向并不在此,或许是作者故意卖个关子,另有著述正在酝酿之中吧……

从作者最后的跋语《也是飞花也是诗》中可以看到,《动态阅读》只是她十余年来关于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是她凝心聚力的第一次著述尝试。虽然,该书研究的其精深程度还有待打磨,例如图文创意设计模式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充实,研究案例的多样性还可以进一步丰富,部分研究是否可以用定量研究法取代定性研究法,以更加清晰的数据验证增加理论的可验证性和可信度等等……但不能否认的是,晏虹辉教授的专著《动态阅读——关于图像和文字互动关系的研究》,为人们理解当代艺术设计和相关的文化创作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特别是为高校设计专业教学铺垫了一级上行的台阶,为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员在创作中实现图像与文字互动、受众与作品互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