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何春耕 黄诞琦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中外合拍片既是一种内容制作方式,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途径。对于中外合拍片纪录片来说,不仅如此,而且可视为一种外交手段,在塑造国家形象、树立文化自信、促进跨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纪录片一直是中外合拍纪录片最为重视的题材类型。关于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历史文化纪录片可以理解为以社会某一阶段里真实发生过的事或过去的文物古迹为拍摄对象,以影像的方式再现出来并表现出创作者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反思。回顾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依据其合拍程度和成片效果等特征,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得益于改革开放早期国家政策的引领与扶持,以及市场的开放与文化的繁荣的影响,开始了有计划、有规模的中外合拍之旅,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因为合拍数量较少、合拍程度尚浅以及传播面较窄,所以这一阶段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1972年中美建交、中日建交,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出现,冷战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割裂的隔膜逐渐撕开。国内外相对缓和的政治环境、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文化交流,无疑给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探索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希望,但是又由于国内纪录片制作水平、拍摄理念和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方在此阶段主要以学习的态度和辅助的身份参与合拍。1980年我国首部由中外电视台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序幕,其拍摄规模为我国当时纪录片的最高水准。此阶段的合拍方式由政府牵头,初衷离不开树立国家形象的愿景,肩负着宏大的使命和传播愿景以至于作品存在刻板呈现。这种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导,以构建国家形象和树立民族认同感为使命的美学思想贯彻全片的合拍思路一直持续到1988年。
这一时期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都属于宣教型纪录片,着重打造群体认同感,通过影像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将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合拍对象越富有中华民族的符号意义则越有益于塑造归属感,特别是带有民族记忆点和标志性的大山大河和文化古迹则成为传递和塑造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
首先,从拍摄动机来说,合拍的政治意义十分明显。早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时,周恩来总理便对《丝绸之路》的日本导演铃木肇表达了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心愿。
其次,从拍摄对象来看,主要是拍摄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视其文化象征意义,如“丝绸之路”自带厚重渊博的历史,见证了从秦到明的浩荡历程,承载了兵马俑、丝绸、陶器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厚重而辉煌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其次回溯“丝绸之路”这一举世文明的通商渠道也表明了中国想打开市场,步入全球化的决心。而起源于青藏高原汇入东海的“长江”则长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创作手法上看,作品都采用了宏大叙事的艺术手法。《丝绸之路》弘扬中华文明的主要呈现方式是依靠文化古迹的罗列和展示,《话说长江》中爱国主题十分明确,通过影像全景式地展现长江的气势蓬勃,解说词内容旨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豪情。
合拍初期,中国主要扮演辅助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央视在《丝绸之路》担当辅助角色,为日本在华拍摄提供场地支持、政策支持,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则出资金、设备和主创人员。为了满足中日观众的审美需求,中日双方采取“一本两版”的做法。这种做法规避了跨文化交流的难题和水平差异的困局。两版素材主题基本一致,叙述方法差别明显,风格上一个偏科教,一个偏纪实,内容上一个偏重民族智慧结晶的展现,一个偏重融入风土人情,情感上一个偏歌颂民族,一个偏赞美世间人情。从播出内容上讲,HNK版虽并不像CCTV版强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但也基本满足了传播中华文明的愿景。1983年中日合拍的《话说长江》则把合拍的方式与表现形式推进了一步。
一是该片基本为中国独立制作,日本仅参与出资。二是在审美和纪实上有了更充分的体现。合拍行为中日本的参与度减小,但内容创作上处处可见首次合拍的影子,其中,叙事手法的变化很明显受到了影响。如《话说长江》效仿NHK版《丝绸之路》解说人出镜,摒弃CCTV版《丝绸之路》时那些说教式的画外音解说词的表达方式,主持人出镜,直接讲解画面内容,充分发挥主持人对节目的串场和主导作用,增强了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专题片的表现手法突出了节目文本,节目内容也得到更系统和深刻的表达,这些创新之举使《话说长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经典作品。
纪实美学时代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中国囿于影视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和落后的现状,过去中国纪录片的形态多是形象化的政论片模式,直到80年代大众文化思潮的涌现,纪实美学才成为新思潮开始影响着中国的创作者,其中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望长城》谓为纪实美学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开启了中国纪录片的纪实美学时代。《望长城》重视记录过程的理念,运用跟拍、同期录音、长镜头等纪实手法,由此“一场屏幕上的革命”拉开帷幕。
与以往纪录片相似,《望长城》依然采取了格里尔逊式的叙事模式,不同的是,片中的主持人既不是坐在演播室评说也不是在现场举着话筒提问,更不是后期配置,而是成为片中的一角并融入被摄者的生活当中,与他们交朋友。这与传统的“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式不可同日而语。主持人焦建成、黄宗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他们成了观众走进长城、走进历史、走进人们生活的眼睛,这一根本区别也让现实以“第一自我”的姿态在片中上演。叙事结构上,该片采取了中心线串联式,“长城”并不是叙事的核心内容,长城两边的人和文化才是记录的重点,摄制组认为“要舍得笔墨拍人,借长城说国人”。以“长城”为中心线,分别从其功能、风土人情、民族融合、人与自然四个方面来表达主题。拒绝主题先行,一切有关主题的情感抒发都要为被摄者的主动抒发或偶然捕捉,推崇“直接电影”的美学思潮,强调一种观察式、旁观式的记录方式,舍得耗费大篇幅去描绘现实。
《望长城》在影像表达上也体现了“纪实美学”风格。影片在摄像方面有突出两大特点:
一是长镜头较多,以长镜头构建叙事外部节奏,有意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望长城》为了呈现完整自然的画面,摒弃了画面构图精美的追求,常常跟拍主持人或被摄者,以镜头中时空的积累来酝酿观众的情绪。这样既可以记录人物情感变化的心理轨迹,也可以产生随机性的审美效果点燃自然之美。
二是摄影师的作用凸显,一向躲在摄影机背后的摄影师也参与了内容创作,他们也需做好前期的准备,要求对被摄物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实际拍摄中为主持人创造条件以丰富拍摄画面的内容。
此外,在声音方面,为确保同期声正常使用,追求现场富有生命力的真实声音,《望长城》使用了三套录音设备:摄像机上的录音话筒、主持人身上的话筒、录音师手上的录音杆。
这些创新的手法都表明了《望长城》已正式迈入新的美学境界。中外合拍经历了过去十几年的磨合与尝试,中方积累下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一阶段,合拍纪录片依然以政府投资为主,电视台为合作双方,但中方在合拍中的主动性突显,对影片的基调、拍摄的规划有更为明确的想法,双方的制作水平差距缩小。
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走出去”国家战略推动下,纪录片行业进行全面变革,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000-2010这十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中央电视台实行末位淘汰制,按照收视率考核电视栏目,纪录片被迫与其他类型节目剧一起竞争收视率,面对电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的追击,偏重人文表达和纪实美学的纪录片表达空间缩减,许多地方台和卫视的纪录片栏目被取消,但是“产业化”呼声渐起,中外机构合拍纪录片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提倡与鼓励。
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先后与BBC、国家地理等全球知名制作团队联合制作了《伟大诗人杜甫》《改变地球的一代人》《秘境中国•天坑》等优秀纪录片,合拍再次成为新风潮,2010后合拍纪录片数量大幅增加,并保持每年至少3部作品的产出数量。
这一时期的中外合拍,中国更注重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深度输出和全方位表达,如《孔子》《从长安到罗马》《佳节》等。2016年中英合拍的《孔子》最具有代表性,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代表,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很显然这部纪录片承载了向世界宣传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愿景。该片的美学风格也极具中国特色,融入了水墨画、行书等中国元素。可见这一时期的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不再只是简单的符号拼接,或是停留在向国外学习纪录片拍摄手法的阶段,中国开始有意识,系统性地在纪录片内容的选择、表达、传播上渗透和融入中国传统价值观,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国在合拍中的主体地位更为凸显。
除了拍摄对象改变以外,这一时期的合拍纪录片展现出了更完善的产业形态以及更成熟的发展计划。何苏六教授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进入“政治化产业时期”,法规政策鼓励发挥发展、大片创作进入常态化、互联网媒体拓宽生存困境、内容生产与政治诉求联系密切等特征突出。
首先,合拍从单一渠道合作走向多元渠道合作,合拍国家数量增加,中国开始与英国、美国、韩国、法国等联合制作纪录片,丰富了自然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发展、城市进展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合拍行为不再局限在国家政府之间,创作主体除传统电视台外,还流入了很多新血脉,如五洲传播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有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等网络视频网站。
其次,纪录片已被纳入栏目化制作当中,生产模式从过去的个人创作改为模式化制作。央视纪录频道有意识地通过纪录片并借助国际平台来打造“影像中国”品牌,以制作精美的大型纪录片帮助央视打开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开拓国际传播渠道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Discovery探索频道正式签署《神奇的中国》合作计划备忘录,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等多个机构签署了纪录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与英国、美国的合拍数量大幅增加。五洲传播中心也联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并与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共同打造了中国主题的品牌栏目。通过打造品牌栏目、系列纪录片和纪录片电影节等等举措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化建设,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影响力上升,更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悠久的文化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总之,中外合拍纪录片正借助市场和全球化的力量进行国际传播,并逐步对接国际水准和市场标准。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改革开放后市场的助推作用,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性特征,给创作者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其一,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主要国家不断增多,合拍方式日趋多样。
中国主要的合拍国家分别为日本、英国、美国。2011以前得益于共通的文化背景,中国和日本合拍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数量最多。2011年后在国家开放的鼓励政策下,中国与英国的BBC和美国的discovery频道合作频繁。可以说,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中国不断向他国学习的一个过程。
其二,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丝绸之路”题材;二是少数民族题材;三是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题材。我们可以把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探索阶段视为宣教型纪录片,发展阶段主要为审美型纪录片,深化阶段则是多元共生的工业型纪录片。
其三,准确把握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对“中国故事”的最佳叙述方式。
尽管中国在合拍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都在不断加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他者”的角色扮演状态,有时通过民俗奇观降低中西方互相理解的难度,选取的拍摄对象多富有民族性和异域文化特点,在视觉表现上也存在有意地简单堆积中国元素的问题。我们提倡用国际化的叙事表达好中国故事,并跳出“形象化政论”的思维,以“走出去”的积极态度来拥抱国际市场,更要警惕用西方价值观重新塑造中国故事内核。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注释:
①参见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83.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③日本曾掀起“丝绸之路热”每年近500万人前往丝路.环球网[EB/OL].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FRRN.[2022-03-11].
④张同道.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J].电视研究,2009(03):12.
⑤张同道.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J].电视研究,2009(03):12.
⑥参见关于加快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e04a22c4aa00b52acfc7ca8c.html[2022-3-11].
⑦何苏六,韩飞.时代性互文互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谱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2):111.
⑧王华,何艳艳.2016年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的三个转向[J].对外传播,2016(12):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