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画故事创意中的现实主义运用*——以《超人总动员》为例

时间:2024-05-04

张 希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一部好的动画片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故事,然后就是用技术赋予其中的人物以生命”来自迪士尼发行负责人查克•韦恩对于合作伙伴皮克斯的评价。所以创作一个有创意的故事是动画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写出有创意的故事呢?在动画和真人电影高度类型化的好莱坞,已经拥有太多广受好评的佳作,每次寻求突破都是难上加难。但是2004年《超人总动员》的故事突破了传统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收获了口碑也赢得了票房,本文以它为例来谈一谈著名编剧Jeffrey Scott的创作法则:好的故事来源于好的创意,旧创意+新的时间、地点或角色=全新的创意。这个好莱坞经典模式在《超人总动员》导演布拉德•博德的创作中就是对于现实主义的引入,让故事赋予时代精神。

一、动画的假定性与现实性

动画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利用逐个拍摄连续放映,使没有生命的物体产生有生命的运动。“没有生命的物体”使其区别于真人电影,“产生有生命的运动”又让它“以假为真”,无所不能的夸张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动画的特性。真人电影的表演主体是真人演员,而动画中的演员是“动画师”,他们用动画的表演赋予角色生命,所以“假定性”于动画而言是显著特征。“假定性”在俄语中与动词“谈妥、约定”属同一词源,接近于中文“约定俗成”之意。日丹对假定性的概括颇为清晰:是指艺术家和观众协商谈妥的契约,让大家都来相信艺术。这一点让动画在创作中仿佛突破了一切,尽情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这个一切都在“假定性”主宰之下的世界,如何与观众发生连接,如何通过共情将观众引向或带入一种超世俗、超功利、超自由的精神境地,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动画相较于真人电影的“难点”,也就是说,它需要全面调动观众,才能让观众“信以为真”。因此,完全虚拟或纯粹虚构的动画影像必须与某种真实或先验性能力建立联系,否则不能为人所认同乃至喜爱。因此,对于动画而言如何让观众共情是尤为关键的,其打造的奇观不能背离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感知结构。所以动画的假定性和借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并不矛盾,现实主义的动画故事情节不是完全架空现实生活,凭空虚构的,而是默认角色的故事是发生在观众身边的,让人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参照,用真实的生活气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同身受。所以在动画中的假定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既能够发挥动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又更易于亲近观众,实现共情。

二、如何用现实主义实现动画的共情

动画作为类型电影之一,是用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的,而动画本身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故事创意,画面再美轮美奂,技术再先进,呈现的还是故事内容本身。当今动画业的翘楚,迪斯尼旗下的金字招牌皮克斯(PIXAR),用一个个妙趣横生、感人肺腑、如梦似幻的故事告诉观众,他们的成功可不是“徒有其表”,精湛的三维外衣之下包裹着的精彩故事才是获得成功的“杀手锏”。

著名编剧Jeffrey Scott认为:好的故事来源于好的创意,旧创意+新的时间、地点或角色=全新的创意。这或许就是好莱坞式的套路一直受到追捧的原因吧。

动画的魅力来自它奇妙的风景、动人的旋律和出人意料的情节,很多动画都源于童话或者漫画故事,情节在一片神奇的假想世界中缓缓展开,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他们是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奇思妙想可不等于胡思乱想。美国人的“超人情结”就如同中国人对“孙悟空”的喜爱。超人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DC漫画推出的漫画作品之中,之后不断被改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美国观众,乃至全世界观众们对于超人故事、紧身衣的超人形象早已耳熟能详,再推出超人动画电影,皮克斯如何来演绎这个“老套”的故事呢?总结一下在故事上的创新点:

1.超级英雄时代落幕

《超人总动员》故事的主线很清晰,那就是以主角公鲍勃和妻子以及三个儿女为核心的生活故事。15年前鲍勃是城市的风云人物——具有超能力的“超能先生”,遇见了同样有超能力的弹力女超人并与之结婚组成了家庭,两人都是叱咤风云的城市英雄,可世事难料,有一天“超能力”一族被社会抵制,最终被遗弃,昔日的英雄们只能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超能先生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消磨了满腔热情和远大抱负,磨掉了健美的身材,只剩下枯燥无味办公室生活留给他的“肚腩”。

而超能力与他普通人的生活又显得格格不入。庞大的身躯挤压在老式的家用小型汽车里,到家刚开车门,一脚踩到路边滑板险些被放倒,好在眼疾手快抓住了车顶,不过车顶被抓变形了,车门推一把关不上、推两把关不上,第三次关门,车窗震碎了,白天职场被老板训斥不得不忍气吞声,此刻情绪彻底失控了,气急败坏的超能先生一把举起小车想要发泄一天的怒火,车刚过头顶,看见一个邻居家小孩,惊呆地看着超能先生,此刻,“普通人”的身份被提醒,超能先生若无其事得轻轻放下汽车,仿佛一切都OK!此时观众对这位生活在“反超英”时代的超人,其时时处处受限的囧境可谓了然于胸。

另一条线索是15年前超能先生执行任务时遇到超级粉丝,一个叫“巴蒂”的小男孩穷追不舍,超能先生对一心渴望成为其助手的这个孩子极力挽救、摆脱,又一个世事难料,15年后这个超级粉丝尽然成为“科学超能力狂人”,他与超能先生的重逢不再是热力追捧、拜倒足下,而成了由爱生恨,取而代之,近乎疯狂,巴蒂消灭超级英雄的阴谋,让超人全家陷入困境。

2.中年危机来袭

这两条主线看起来很老套。然而无数的细节改变了这个老套故事,让它充满活力又贴近人心。我们习惯了看到超人无所不能,于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挽救人类危亡的桥段,然而本片开头,曾经风光无限的超能先生正经历一个平凡男人的“中年危机”,这个男人是保险公司的小职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上班会为老板的百般苛刻担惊受怕,每天在客户和老板的拉扯之下,变成“曾经最讨厌的自己”。下班回家对家庭琐事漫不经心,听老婆唠叨孩子们的日常,找个借口就躲去厨房,只求片刻安宁。婚姻没有了激情,生活没有了热情,工作嘛最是一言难尽,鲍勃俨然已经成为碌碌无为的平凡人,平凡到一如你我。看到这儿,不禁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原来超人也有“危机”时刻,也有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而当重新恢复超人生活的机会摆在鲍勃面前,他既兴奋又急切,中年男人的惶恐与不甘一览无遗;面对走样的身材,恒心减肥初见成效后的喜悦,对儿子超能力毫无掩饰的称赞,等等这些又展现出中年人率真的一面。

鲍勃的妻子,曾经的弹力女超人怎样呢?这位骄傲的女侠彼时成了全职太太,早已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料理家庭的各种琐事,带孩子、洗衣做饭、被老师叫去为儿子的调皮受批挨骂;她要为孩子们的教育呕心沥血,有时还要“武力干预”;她对丈夫的事业寄予厚望;因丈夫外套上留下别的女人长发而心神不宁、担惊受怕;虽然身材微微变形,还不忘在危急时刻关注镜中自己的样貌,多么真实而生动的一个家庭主妇形象啊,温柔、敏感,然而面对危机时她俨然是“超级妈妈”,无畏地捍卫家庭每个成员,这又再次引起观众共鸣——每个女人都会成长成为“超级妈妈”。

除了超人夫妇,三个孩子也是各具其年龄段孩子的典型性。

巴小飞,精力超级旺盛的小男生,超能力被禁用却不能自已,凭借超能力恶作剧老师,被约谈家长,却因速度太快,没被老师的录影带抓住,得意的小飞、暴躁的老师、头疼的妈妈、只关心超能力的爸爸,一个熊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遇到危机时,他却能担起保护姐姐的职责,也懂得配合,成为有担当的小伙子。

巴小倩,青春期少女,缺乏自信的单恋之苦让她魂不守舍、敏感忧愁,情绪是一点就着,于是开篇在餐桌上和巴小飞上演了多子女家庭的日常——“打架”,超能力小孩打架,那真是非一般“精彩”。少女在危机中也在蜕变成长,终于战胜自己的懦弱和自卑,发掘出自我潜能,用超能力挽救被困的全家于危亡之境。

老三还是婴儿,在全陪伴高需求的阶段,超能力初现的他也是未来不可限量。

每个成年人都在这个五口之家看到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平凡生活虽然鸡飞狗跳、孩子打闹,遇到困境却能抱成一团,互相保护。如此接地气的超人一家显然远离了单打独斗的超级英雄,“个人英雄主义”走下神坛,成为中年危机的普通人,这会直击观众内心,引起极大认同感,很容易实现观众与角色的共情。

3.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家庭协作”

传统桥段中超人的经典口头禅是“单独行动(work alone)”,美国经典的超级英雄们如蜘蛛侠、美国队长等,都是单打独斗,家人是对他们最大的情感威胁,是他们的软肋,离群索居,减少被情感羁绊仿佛是超级英雄们的唯一选择。《超人总动员》的设定就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极大突破与创新,影片开篇呈现出的是一个“家庭”,超能先生陷入了家庭的困境,他要养家糊口,但是他不能使用超能力,帮助解决社会危机时偷偷摸摸,要躲着公众更要瞒着妻子,因为他们要“像普通人那样生活”。甚至在家庭纠纷、孩子教育上,超能先生也透露出无所适从和无力感,到底该教孩子们维护正义还是隐藏超能力;明明冒着生命危险处理了一场危机,却要遮遮掩掩,甚至成为被控告的对象。社会的改变、公众的指责让超能先生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迷失。

起初,遇到危机他还是要瞒着妻子和孩子,独自一人抗下所有,他还像以前一样自以为是,全家沦为人质时,他开始反思,向家人们坦白:“我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因为自己被低估而耿耿于怀,却低估了你们所有人”,“我太沉湎于过去”,“我发誓我要把大家安全带出去……”话音未落,女儿已经帮大家解决了困境。此时拖家带口的超能先生可能开始意识到大家庭确实是“甜蜜的负担”和自己最脆弱的“软肋”,可是“家有超女”初长成,也能自我保护和解救父母兄弟了。这是不是更能给现实生活中生存压力巨大的我们一丝丝安慰呢?家庭需要我们保护,同样也是我们的依靠,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片尾,面对敌人,超能先生说“我非得一个人干不可”,和妻子争执一番后,他说出了内心的恐惧“我不能再失去你们了!”“我……不够强”,在超级英雄的口中我们从来不会听到如此有“人性”的声音,这种强烈的现实感再次让观众共情。“要是我们合作,你就不用有多强。”弹力女超人的话,把家庭的意义点明了,家庭就是互为依靠,团队协作,其实他们的团队协作从之前就开始了,儿子和女儿也成为维护家庭的强有力的力量。这个从“个人英雄”到“家庭协作”的转变,成就了这部合家欢电影。不得不说看超人一家齐上阵,展现各自独特的超能力,比看一个超人单打独斗过瘾多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爱,由此迸发出的超能力也振奋了每一个观众。成就超能力的是家人的爱,片尾的全家福是不是比以往赢得胜利却“孑然一身”的英雄背影更加温暖和有力量呢?

三、现实主义对动画故事创意的意义

开篇我们提到的著名编剧Jeffrey Scott:旧创意+新的时间、地点或角色=全新的创意。

“超级英雄”题材在美国动画创作中是热门题材,超人是出现在DC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也是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首次登场是在1938年《动作漫画》创刊号,他有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和极强的正义感与同情心,总在危难时刻身着蓝色紧身衣,披红色斗篷,化身超人行侠仗义,拯救世界。从1941年第一部超人动画登上荧幕,之后这80年,电影电视等媒介对他的创作从未停止,他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在众多的创新方法中,立足于现实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关注当下社会和人,对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细致观察、分析,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作品,它不是架空了时空背景的故事,它的表达是生活化的,情感是真实的,对社会和人性分析是客观的。这些都让故事贴近观众,更加易于理解,引起观众共情。

《超人总动员》开篇用黑白新闻画面,区分了时代的变化,表明本片故事的发生已经是在15年之后,在观众所处的这个时代了,他所面临的困境和当下的社会紧密相连,他们已经是我们当中的一分子——普通人。值得一提的是14年后创作的《超人总动员2》的背景设定依然在当下,于是当下的社会问题,比如“屏霸”直指当下网络和视频内容的大行其道,还有家庭模式从14年前第一部的“男主外,女主内”,切换成“男主内,女主外”,包括受女权主义思想影响的弹力女超人的设定,这些现实主义元素让诞生在八十多年前的“超人”电影永远“年轻”。

2005年,《超人总动员》获得第77届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音效剪辑奖和2项提名,第32届安妮奖最佳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10项获奖和5项提名,获得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等。全球票房6.33亿美元,位列“票房最高的超级英雄”前30排名。IMDb评8.1分,烂番茄新鲜度为97%,国内豆瓣评分8.2分,猫眼8.5分。应该说成绩亮眼。

结语

当年《超人总动员》引起的轰动效应正是来自对于故事的全新又大胆的现实主义创作。将“个人英雄”引入家庭生活,让无所不能的“超人”落地,面对现实中的困境与人生的危机,家庭的琐事,走下神坛的超人,转身成为观众中的一员,社会中的一分子,故事接地气又具有说服力,超人走进了社会生活,影片开始具有了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与对人性的关照。可以说,导演布拉德•博德在《超人总动员》中对于现实主义背景的融入,对于超级英雄家庭的建立,其大胆的创新与时代的结合直至今天依然是超级英雄电影和动画故事创意的成功案例,为动画电影创作者开拓了故事创意的新思路。

中国动画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开始有导演尝试现实题材,《雄狮少年》更是在中国传统元素和现实主义题材结合的探索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不妨借鉴《超人总动员》的创意模式,认真思考对于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发展的启示作用,为中国动画题材的拓展提供创作思路。

注释:

①DC漫画,全称是Detective Comics漫画公司,是全球最大和最成功的美国漫画书和相关媒体的市场运营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拥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等超级英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