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农林院校美术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苏 畅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不仅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也决定了“思政进课堂”的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知识技能倾向,这必须应引起重视。由于知识技能在现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教育虽一方面提倡“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但同时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忽略思政教育。

***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色彩、素描、美术史、艺术概论等美术课程作为农林院校部分专业学生的主干或选修课程,是实施思政教育和加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平台,美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理论、美学原理,若能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就能有效实现用新时代教育精神武装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一、“思政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意识形态中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人类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者提出绘画与教育的关系,如唐代张彦远认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历代名画记》)。可见,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更具有教化人的社会功能。因此,面对学生,从美术课程出发,在进行审美艺术教育同时把思政教育工作倾注于教学之中,用政治性方向指引教学,充分在课程中发挥与时俱进的思政元素的指引作用,不仅是对大学生当前思政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更是培养转型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有力保障。

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引入思政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思政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学习到或者关注到过去自己没有了解或关注的先进思想文化内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思政水平与育人能力。

农林高校学生教育注重的是农业、林业等专业相关内容学习,而美术类课程因课程性质及多方面原因,不能得到很多学生应有的重视与理解。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对于审美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观念。美术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关于美的新认知,在这个汲取大量知识的过程中,不论是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需要对不同的艺术进行一定的认识和判断,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生态环境的关注变得逐渐重要,这对农林类院校的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美术类课程思政教学为其奠定了一定的美学基础,而学生对于这一过程的正确认知,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指引正确的方向,融合思政教学,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与觉悟。

二、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课程设计

将思政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素描、色彩等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非常直接有效的渠道。要求授课教师要从理念上打破传统的范式,以艺术发展脉络为主线,以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为横轴,以历史发展形成阶段为纵轴,搭建起三维立体的时间空间构架,从而将多种地域、多样历史阶段、多类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艺术学说、美术表现形式等知识技能全面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注重让学生感受文化对于艺术作品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1.内容为先导,坚持“主题先行”

传统的美术理论课教学主要以艺术、美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同时结合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性作品赏析,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个大致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并没有注重思政教育。美术理论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庞杂,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在内容上有国别史之分,而且时间上也有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美术的阶段划分。在教学内容中,留个教师选择的空间非常大,教师可按照思政教育的要求去选择教学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了解美术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的基本技能,接受美育教育的同时,还要大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就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思政主题,无论是艺术现象还是艺术潮流,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艺术思潮,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明确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爱国主义、弘扬传统文化突出正能量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实现思政主题先行的教学目的。

2.文化为导向,实现“文化认同”

社会文化背景是实施思政教育最好的内容,通过各个阶段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真实的生活,掌握大量的文化历史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去理性地看待人类以及艺术发展的关联性,同时还能对我国的艺术、文化产生认同感,而文化认同又是思政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学生对于我国那些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绘画、雕塑、美工等艺术作品而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赞美的时候,他们就会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艺术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大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内容不仅是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和有效途径。

3.作品为手段,感受“艺术魅力”

农林院校学生艺术文化底蕴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带有“思政味”的美术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讲解的生动有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以及建筑与器物等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增设实践体验环节,带领学生去现场观看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物作品。

教师在选择艺术作品时,除选择名作外,还应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出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之下的艺术作品,这些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作品是比较理想的思政教材。学生通过作品不仅能亲身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强烈感受到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的艺术造物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通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价值的评判,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4.论说为阵地,推进“课堂思政”

教师在课堂分析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文化影响下的艺术造物的特色进行论说,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化特色,体会艺术造物出现的原因。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论说中去,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了解艺术、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关联性,在具体的历史范畴下去体会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人本身,“持续深入挖掘艺术作品、创作作者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艺术思想,重组信息进而形成思政知识的体系,推进在美术类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实施”,从而真正懂得一个社会人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和社会责任,体现新时代国家的育人理念。

三、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

通过深入考察美术课程设置就会发现,诸如素描、色彩、艺术概论、美术史等课程,有很多先天就具有“思想教育”的特质,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专业知识技能的思政元素和蕴含的思想,很多时候可以实现与“课程思政”无缝对接。

在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要讲解一些美术的理论与知识,但也必须要用具体的艺术现象与艺术作品作为理论的支撑,无论是作品还是现象,都会体现出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进行教学设计,就会很容易实现思政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1.艺术理论中的思政教育

中国美术史虽然是图像形式美的发展史,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作画与做人的相关论述:“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杨维祯);“学画者,先贵立品……文如其人,画亦有然”(王昱);中国的绘画理论一直注重“以形写神”的传统,无论是表达作者的自然情趣还是山水情怀,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人生百态,无不都是作者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与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的表达。比如我国古代所崇尚的“比德”传统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政教育。中国古代画家往往秉承着一种天人合一的传统,认为人与万事万物都具有相关性。作者往往把自然物赋予一种品格,如傲雪的松柏、具有君子之风的梅兰竹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等,都是作者移情入画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是作者个体人格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与历代文人的道德追求,或隐或现地体现了中国古人绘画中以物明志的文化动因与深层内涵,作为中国对人类审美认知和表达方式的独特贡献。

2.形式美中的思政教育

任何艺术都产生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绘画形式的构成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绘画技艺与西方不同,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墨法笔法,其背后都有着一套哲学的内涵作为理论支撑。而哲学又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国人精神的美学表达。如中国画非常讲究用线造型,这也是我国绘画技法的重要表现手段,其中就蕴含中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心理。再如,中国人关于水墨画中墨色的浓淡、轻重等的运用,就是儒家思想中中和之美指导下的具体表现;再如,布局中的虚实、留白、开合等构图的思想,又是在道家“有无相形”“虚实相生”的哲学观的指导下的来源之一。正如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画构图章法有主宾、疏密、取势、虚实、开合……林林总总十余种,这些法度看似是画家经验所得,用来指导绘画的原则,其实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反映。”从具体的画作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时代总有其共通的一些特点,而这些共通的特点,正是一个时代作者对世界的认识,那些看似各具特色的绘画作品中,总是或包含着感性的情感诉求,或包含着理性的辩证表达。

3.作品内容中的思政教育

西方把绘画当作一门单纯的艺术,很少把人品与画品结合起来,换言之,人品与画品在西方的绘画中并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割离。如毕加索、梵高等。而中国文化中体现出非常强烈的人文情怀,中国文人一直讲究以高、雅为上,并不过分推崇艺术至上主义,从而也就不推崇技巧主义。因此“澄怀观道,静照忘求”才是中国画家的终极追求。中国古代一直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品质论,实际上就是指作家的精神、个性与审美趣味在作品中的体现。杜甫在批评当时著名画家韩干的《骅骝图》时说:“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意思是说,韩干笔下的马虽然美,但并没有画出马本来应该有的“气”。这里的气就是指风神或者风骨。风骨或者风神不仅仅是指画家的独有风格,更是内含着画家的品格、气节以及审美追求。一般而言,越是人品、风骨体现明显的作品,其作者越是具有高尚品质的君子。如一生酷爱石、竹、兰且只画石、竹、兰的郑板桥不仅给予石、竹、兰非常高的评价,同时也把石、竹、兰的品质与人相结合,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注意到这些方面,那么,当学生面对这样的作品的时候,必然会在心灵上产生震动,并进而引起共鸣,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政教育。

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要求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深刻地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课程教学和设计创作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乐观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同时,挖掘出每一具体章节中的思政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一个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式的课程思政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