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新时代艺术管理如何融入艺术疗愈

时间:2024-05-04

程 帆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00000)

一、艺术疗愈与艺术管理融合的可能性

艺术疗愈历史悠久,源于农耕时代医学领域通过艺术增进病人身体健康的传统,同时也是萨满教三万年前的习俗。不仅有《黄帝内经》《庄子·刻惠》等众多古书详细记录着艺术疗疾之经过,古文也有记载,如“余闻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北史·崔光传》云:“取乐琴书,颐养神性。”乐健体魄,增魂减压。自甲骨文诞生后,随着战国时期学术上“百花齐放”之象,艺术疗愈也在潜移默化地成型。20世纪20年代是艺术疗愈正式开始发展的时期,源于对精神病人的探究,到了1969年美国正式成立艺术疗法协会,艺术疗愈的发展渐渐步入正轨。然而,艺术疗愈目前在推广与应用方面仍为小众方向,未曾有效应用于需求。本文试图探讨艺术管理与艺术疗愈进行融合的可能性,通过管理、经济和审美目标等关系的互动,并探索艺术组织或个人结合商业管理、经济原则和沟通技巧来促进艺术疗愈的发展。艺术管理作为艺术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也是艺术组织的管理者对艺术组织实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以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取得最有效的管理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两者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艺术疗愈行业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艺术管理对于艺术疗愈的帮助

当代艺术疗愈需增添更多音乐、绘画、戏剧等为一身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艺术疗愈行业,焕发除物理疗愈外的新生。加强艺术管理与艺术疗愈的融合,可以使得艺术管理者更好地将其专业与互动家庭音乐疗法共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既能增加生活的温馨程度,也提供了良好的情绪疏导作用,减少因焦虑、抑郁、孤独产生的轻生念头,创造出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运用于企业,更大程度的作用猎奇心理,增强观店体验感,提升人们的内在审美力与思想内涵,音乐、戏剧、绘画等手段合多为一,舒缓当代人的情绪压力,达到治病舒心的效果;运用于学校,设立音乐疗愈中心,进行全面、多角度、专业的心理咨询与疗愈工作,定期开设艺术疗愈讲座,传播专业、有效的艺术疗愈类知识与实践规则,在艺术与疗愈的融合中,激发学生对于此行业的兴趣,疗愈受众群体身心,真正做到小到老一条龙艺术疗愈链条,促进行业的发展。

以艺术疗愈中的音乐疗愈分支为例,在对音乐疗愈师的问卷调研中,能够发现尽管艺术疗愈困境重重,但音乐疗愈师的市场需求量却相对较大。从历史的眼光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人们审美力,在当今世界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大融合的新时代,抖音、5G、智能等话题带来了更多新型的艺术管理岗位,为就业人群提供了便利服务,大大促进了就业;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文化产业的管理日渐完善,专业化与规范化的艺术管理可以赋予更多行业新的活力与创造力工作者,共同为艺术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加强行业良性竞争,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进步与突破。人类体内天生带有一种音乐属性,它或许并未完全发掘,或是已被发掘。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音乐疗愈都可以不断发掘个人体内的音乐元素,使其成为个人独有的积极资源,帮助个人解决问题并渡过难关。音乐的振动频率与人体频率相融合,通过艺术感受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减缓焦虑与自卑,还原真实与健康的个体。音乐的繁体字像“药”,音乐就是一种无形的药物,它可以在无形中帮助你,抚慰人们的心灵,进化人的生活境界,体验真实的、旁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安心舒服的状态。

艺术疗愈逐渐得到国内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人们心中,这种新型疗法日易接受程度稳步升高。摘自艺术中国的报道:“央美艺管学院与桥爱合作艺术治疗项目正式启动”。这个合作发生在2021年5月22日,未来还将专门成立“艺术治疗研究中心”,进行专项科研与教学,树立严谨、完整的艺术疗愈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艺术管理与艺术疗愈的结合,完善了中国的艺术行业机制,开拓出除艺术机构、艺术活动之外的,有关艺术疗愈的部分,切实贴合当代人身心需求,促进精神方面问题改善,也利于发展拥有稳定人格、艺术思想、美的人。

三、如何将艺术管理融入艺术疗愈

(一)理论角度

艺术管理将会通过科技增强与艺术疗愈的融合,全球艺术疗愈也在世界各国逐渐正规化,在教育与实践中慢慢提升标准。通过生动的艺术图像与哲思语言,舒缓患者的心理负担,建立起稳定的情绪基础与乐观心态。自由艺术疗愈师Vija Lusebrink曾通过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图像连接人体和大脑,生理和情感的变化也由其辅助影响。引导影像法是治愈病患的合理实验性疗愈方法,未来的场景驱使技术使得患者可以自由切换艺术场景与状态,起到非人工指导自动生成声学疗愈(音乐、节拍)、静态疗愈(绘画、书法)、运动疗愈(戏剧、律动)三位一体的疗愈法。这种疗法近年来增加了与心理学、神经科学的交融,能够更加透彻的为病患服务,疗愈患者精神、心理的创伤,缓解杏仁核、下丘脑、海马体等记忆部位的痛苦印记。

(二)实践角度

积极普及艺术疗愈走向大众教育。首先可以定位校园,开展艺术疗愈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艺术疗愈专家,针对不同角度与话题为学生科普知识并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开设艺术疗愈交流所,为学生和教职工做心理疏导,与之进行艺术交流。有能力的专业院校需定期与国外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如: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与国外合作的音乐疗愈项目,在综合领域、老年领域和特殊儿童领域,分项目与特定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其次,定位企业,定期在艺术疗愈俱乐部开展系列活动,如:年会期间结合艺术疗愈与艺术沙龙活动;于节假日对外开设音乐活动。还可以定位网络,进行线上的艺术疗愈知识普及,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增加观众的临床体验感,例如线上游戏闯关与线下艺术游戏形式等,目的都是打破受众心理壁垒,舒缓情绪。具体来看,各单位组织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艺术疗愈论文比赛、艺术疗法进社区、艺术疗愈分享体验活动,扩大艺术疗愈的知名度,激发大众针对艺术疗愈的体验欲,增强艺术疗愈行业的竞争力与钻研力;智能开启艺术生活,虚拟现实等多元化艺术管理形式推动艺术疗愈的发展,通过抖音APP、多元频道等实施智能匹配推送;艺术管理者通过征集剧本,拍摄艺术疗愈系列短剧,联合各大专业医疗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疗愈亲身体验者,共打破艺术疗愈行业的市场壁垒,共同打造绿色、稳定、安全的行业氛围。

(三)声学疗愈示例——三种艺术疗愈方法之一

1.音声疗愈发展过程

Yogi Bhajan于1983年4月5日称:“你必须明白没人能损毁你,没人能暗害你,也没人能限制你。你的力量在你自己身上。你如何展现自己是你的力量。你如何限制自己也是你的力量。但环境如何限制你是你的虚弱。”总的来说,音声疗愈可以通过审视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状况,使内心回归平和幸福的生命状态。正如智者所述:“你灵魂的秘密是觉知。”

音声疗愈如今在全球范围很广泛,各国各地的线上与线下课程如雨后春笋似快速萌芽。如音疗师Richard Brookens的线上音声冥想课程、英国音疗师Masha每周的会员活动、音疗师Jeffery作用颂钵和风铃打造深层意识的幻妙世界、英国音疗师Ladrhyn定制的宇宙音巨型铜锣、法国Sound Healing Academy(音疗学会)的音疗助眠教学、Sound healing symphony乐团在旧金山运用整体共振以及定频疗愈的音疗音乐会,由FLYTE公司设计的脑波悬浮球……中国已有数十家音乐疗愈体验中心遍布全国,已有千余人才体验过音乐疗愈的过程。

2.音乐疗愈中心疗愈调研

《五音静心》作者、“定频音疗领物”“整体共振音疗先行者”美誉获得者——武麟老师强调:“音乐疗愈的重要意义是‘客观角度’。优秀音疗师的专业表达是‘感性与逻辑共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主观的认知与感受,在去联结他人时,则要有从“客观角度”表达的基本技能,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疗愈。音乐疗愈在中国最近两三年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瑜伽行业、心理咨询行业,还是企业培训等领域,各个城市皆有出现更多的音疗师和音疗工作室,做着本地的个案和具体案工作。”采访另一位音波疗愈师紫瑄老师则表示:“人们的意识达不到高阶层次是我们遇到最困难的事情。绝大部分人认为音乐疗愈并无用处,甚至否定其内在自我审视与自我发掘探索的重要性。内在小我创造了事项,直至结果的发生,答案在内在自我。自我改变进而能量场与磁场相继改变。”

调研中发现,在音乐疗愈体验中心,乐器包括但不限于颂钵、铜锣、定频音叉、定频音束、海浪鼓、萨满鼓、手摇音束、各类小打击乐等,音疗乐器发出的声波共振可以调整人体细胞的振动频率,艺术表达以带来高维认知,共同帮助人们找回平衡和中正的状态。

四、将艺术管理融入艺术疗愈的困境

每个行业或人物在雏形状态下,较为不易快速被大众所接受,抑或非议、抑或赞扬,艺术疗愈也要接受这个过程,困境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关于艺术疗愈的问题亦有争议。《美国医学会杂志》和挪威格里格学院音乐疗愈研究中心曾相继发表研究对音乐医治自闭症患儿提出质疑,他们通过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巴西、奥地利、韩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的384名4-7岁的患儿,得出以下结论:音乐疗愈对自闭症只有小幅度改善,与之前并无明显差异,各家媒体为此争议不休。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坂本龙一公开在报纸上反对音乐疗愈,认为音乐人本着医治他人的目的完成音乐创作是不对的,此观点引发中国市民的热烈讨论。

国家文化背景影响着国人对于艺术疗愈的态度,比如我国民众受传统文化熏陶,对于艺术疗愈的接受度较低,因此要打开中国市场的艺术疗愈该何去何从呢?数据显示,直至2021年,国内暂无专业系统的艺术疗愈硕士,到2020年开设音乐疗愈课程的综合类大学不过20所,调查样本容量极为不足。而美国却拥有约四千多个正规注册的音乐疗愈师就职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病医院、综合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医院和各种心理诊所。市场普及程度逐步趋向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较为繁华的一线城市,每个医院都会配置一到两位音乐老师,通过医院进行患者招募,被试者的样本容量非常大,国外的研究能招募到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患者,会随之产生市场需要差异化的研究方向。

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国艺术疗愈发展前景却并不悲观。中国正处于高质量生活、高质量医疗、养老企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政策扶持使艺术质量,音乐指导等形成高质量的环境与氛围。关于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艺术疗愈事业,医院、养老院、康复机构等机构或企业大容量的艺术疗愈师去哪里招聘?去哪里找寻愿意接受艺术疗愈的病人?这些急需解决和思考的问题,答案何时到来?

五、对新交融的畅想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管理是有序的交融,艺术管理在审美高度、意识形态与商业价值的融合中焕发新生,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通过艺术管理与艺术疗愈的融合,起到启迪人生、丰富社交、开拓视野、洗涤心灵的良性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艺术疗愈具有多种可探索、开发的部分,通过艺术净化身心是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事情。新交融不进代表着两个学科的融合,更代表了新时代艺术的实践性与理论化的升华,贴合现实为人们做出更有益的帮助。

新交融代表了面临许多问题,毕竟是新型、未尝试的领域,伦理问题、现实问题、细节问题…相继出现。基于这种情况下,保持稳定、乐观、严谨的态度更为关键。在实验中解决小矛盾,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摩擦中,艺术行业链逐渐更新、升级。医生是治疗病根的天使,艺术是缓解病情的助攻,艺术疗愈不能只停留在仅学习本专业知识,应多方位学习如:心理学、医学、瑜伽…,学习与实践才能慢慢进化成理想的状态。

数字文化产业的驱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艺术管理与艺术疗愈的融合,是创新驱动、优化供给的结果。不断提升自身,有意识地进行生活体验、无评判性的正念、社会同情、善良,自我以及超越自我。愿未来艺术疗愈能够继续向好发展,行业规范性提高,被更多人接受,也会有更多致力于改善人们生活的艺术管理者与艺术疗愈师携手为人类共创幸福未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