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洛阳牡丹花会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4-05-04

张 絮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7)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洛水之北,北谓“阳”,故名“洛阳”。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洛阳是中国野生牡丹的最早的原生地之一,也是中原牡丹重要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洛阳的牡丹历史悠久,古今闻名,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的气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而由此衍生出的牡丹文化更是影响洛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洛阳因牡丹而国色天下,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因而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牡丹花会是河南省洛阳市最为隆重的官办民俗活动,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从1983年的第一届洛阳牡丹花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十九届。追溯洛阳牡丹花会历史,要从洛阳与牡丹的渊源说起。

“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周至隋代有记录牡丹的文字寥寥,洛阳人种植牡丹有据可查始于隋。公元605年,隋炀帝建东都洛阳,大兴土木。《海山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鞓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此文提及牡丹18种。“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被谓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皇家牡丹园”。皇家园林种植牡丹,引起自上而下地品赏牡丹之风,随之洛阳牡丹栽培技艺及牡丹文化得到快速发展。《隋志·素问》中“清明次五日,田鼠化为鴽,牡丹华”。即每年四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是牡丹盛花期,自发来洛赏花的人络绎不绝,自然形成热闹花会,花事活动始起。

牡丹在洛阳的发展,与一人有重要关系,那就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欧阳修在其《洛阳牡丹记》中说过:“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她爱牡丹,尚牡丹。据唐舒元舆《牡丹赋序》云:“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武则天把家乡牡丹引种于长安,后在洛阳建立武周神都,又将牡丹带到神都洛阳,可见武则天对牡丹钟爱有加。从武则天开始,之后的唐玄宗杨贵妃“沉香亭”前赏牡丹的宫廷赏花习俗,是以娱乐为主,内容主要是赏花宴饮、即兴赋诗、和乐而歌。牡丹由皇宫禁苑流向达官显贵的宅邸,以刘禹锡,李德裕等这些达官在其私宅举办赏花活动,主要是起社交的功能,内容同是赏花宴饮、歌舞升平。牡丹很快遍及寺庙道观、寻常百姓的院落。百姓对牡丹亦有偏爱,赞之为“焦骨牡丹”。民间更是流传着“武则天怒贬牡丹于洛阳”“洛阳白牡丹”等传说。此时,随着牡丹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自上而下对牡丹的普遍喜爱,牡丹文化得到全面发展。牡丹花朵硕大,气味芬芳,雍容华贵且富于变化,其国色天香的气质,最大程度契合了大唐盛世人们那追求浓烈、辉煌、繁华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与唐人的精神世界高度融合,才成就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绝句。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爱牡丹、赏牡丹、种牡丹。他们大都偏爱深色牡丹,有“贵紫贱白”之说。洛阳的宫廷、寺院、名人宅邸和百姓院落,观赏和栽培牡丹十分普遍。当牡丹盛开之时,大街小巷几乎所有人都会参与到花会游赏活动之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观花赏花是一件最大盛事。彼时“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赏花、买花、插花已然到了“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的程度。直至此时,赏花活动盛况空前,但花会活动并无组织,皆民间自发形成。

宋代花事活动达到鼎盛。钱惟演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时(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司法官)。钱惟演痴爱洛阳牡丹,常在洛阳名园中寻觅各种牡丹,并在其公署后建造了一座牡丹园,约十余亩,闲暇之余喜爱将寻觅的心头好栽植养护其中。待牡丹花开时节,钱惟演更是举办“万花会”——我国历史上首次官办牡丹观赏盛会,开创了我国各地官办牡丹花会的先河。会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六日至三月二十六,与今日牡丹花会日期相似;赏花活动由民间自发演变到官方组织,如同今日花会的组织管理;一直延续至今,对牡丹相似的审美意趣。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帐,至于梁栋柱拱,悉心竹筒贮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主会场饰以牡丹为背景,名流在此宴饮赏花,梁柱上用竹筒蓄水便于插花,人们簪花、赏花、咏花,好不热闹。这万花会,曾被奉为“天下第一盛会”,名动天下。相似的会期,同为官办,主要内容也是游园赏花,簪花宴饮,吟诗作画。牡丹花开之时,整个洛阳城沉浸在花海花香之中,举目皆花,可以说宋代“万花会”便是现代“洛阳牡丹花会”的历史源头,距今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邵雍的“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到司马光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以及欧阳修的“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均描绘出花会之时,人们赏花、插花、簪花、咏花、唱花、画花的民风习俗的狂热与风尚。此时,洛阳人眼中只认牡丹为花,他们称牡丹“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并认为牡丹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便名冠天下。

牡丹鼎盛在两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牡丹文化,形成一个新高潮,宋人称牡丹为“洛阳花”。“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宋代之前关于牡丹的记载多见于诗词歌赋之中,并没有专著。洛阳牡丹名满于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代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的牡丹谱记,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世界上现存最早记录牡丹的专著,也是记录洛阳牡丹的第一书,全文2700余字,记录洛阳牡丹品名24种)、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记录了洛阳名品牡丹51种)和《洛阳花木记》(列举牡丹109种)等。宋代张峋的《洛阳花谱》中记载洛阳牡丹品种已达119种,其中有许多至今名贵品种,如“姚黄”“魏紫”“洛阳红”“玉千叶”等,都是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珍品。这些谱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今天人们研究洛阳牡丹发展演变的宝贵文献资料。

元明清时期,国家动荡、战争连起、民不聊生,洛阳政治、经济地位不如从前,牡丹日渐凋零,花事活动也趋于衰弱。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花事活动几乎中断。

我国成立初期,洛阳牡丹品种仅剩30余个,随着洛阳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和国家领导人对洛阳牡丹的关注与重视,洛阳市政府积极组织专业人员恢复和发展牡丹科研。特别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大背景之下,洛阳经济快速发展,洛阳市政府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利用人们爱牡丹、尚牡丹这一民风民俗,认识到要以洛阳牡丹资源来发展洛阳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1981年来洛阳自发赏花人数就有40多万人次,1982年便增到60多万人次,盛况空前,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所以在1982年9月21日的洛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的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牡丹”为“洛阳市市花”,并决定从1983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每年到谷雨时节,洛阳牡丹依次盛放,闻名而来赏花的人群便开始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盛况再现。

洛阳牡丹花会的会期随着发展的需要,通过人工花期控制、扩大种植区域,品种引种等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牡丹次第开放,逐步延长了花会会期时间。自1983年的第一届到2001年的第十九届,会期为十天(4月15日至25日);自2002年的第二十届到2004年的第二十二届,会期为十五天(4月10日至25日);自2005年的第二十三届至2021年的第三十九届,牡丹花会会期调整为一个月左右,为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进一步将牡丹花会会期延长,与“五一”小长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洛阳特色的“旅游黄金月”。自1983年至2021年,每年一届的牡丹花会已成功举办了39年,2021年第39届花会期间游客总人数达3048.43万人次,是洛阳总人口的4倍多,这样的痴迷与狂热,如同千百年前历史的重现。39年来经过1983-1991年的创办期、1992-2001年的推进期,以及2002年至今的提升期,三个发展阶段,从一个地方级节会,发展到省级节会,再到国家级节会。洛阳牡丹花会不断提升,不断增新。四五月的洛阳,花海人海,老少相随,真可谓万人空巷。特别是近几年来洛赏花人数的倍增,真切感受到此时洛阳牡丹强大魅力和吸引力,人们不远千里只为一睹牡丹最动人的姿色。

洛阳牡丹花会历史久远,自古就是一个官办民俗活动,规模宏大,发展到今日,其内容、形式与内涵传承中又有变化。洛阳牡丹花会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牡丹花会,能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与其悠久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超强的影响力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重要的作用是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洛阳人对牡丹花会习俗有深厚情感与依恋情结,对于他们来说,花会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牡丹花开之时,便是花会之时。人们借助花会这一民俗文化空间,以纯粹的玩赏为主,体验各种民俗活动为辅,是人们情感交流、释放压力和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洛阳牡丹花会的成功举办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牡丹文化代表性和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俗活动,文化内涵深厚,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洛阳牡丹文化是全国牡丹文化的缩影和代表,在全国牡丹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与洛阳悠久的历史渊源、优越的自然条件、高超的造园技艺、传统的养花习俗、千古的名篇佳句、动人的传说故事息息相关。洛阳牡丹文化在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等领域各有体现,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点,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古,牡丹被赋予高洁品格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无论是皇家贵族、寺庙高僧、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对牡丹,尤其是对洛阳牡丹情有独钟。牡丹象征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爱情美满、平安长寿,古人常将牡丹入诗、入画、入文、入事,以表心、境、情、理。牡丹文化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典雅的、美丽的、诗意的,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反映民族理想与追求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花会的举办,是牡丹文化的成功延续。花会规模、内容、影响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节会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是人们心中的国花。洛阳牡丹的兴衰与洛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关,国运昌时花运昌,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从宋代“万花会”,到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再到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展示了洛阳牡丹的前世今生。牡丹花会自古便是人们集中抒发对牡丹喜爱的盛大活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牡丹,牡丹同名扬了洛阳。

注释:

①(13)(14)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十六卷[M].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149.

②《海山记》,中国文言传奇小说,宋人作,分上下两卷。

③郭继明.中国牡丹大观[M].新华出版社,2005:29.

④西苑,唐代改名东都苑,武后时名神都苑。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37.

⑤田鼠化为鴽,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的第二候。出自《逸周书》(战国,佚名),原文是: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⑥《牡丹赋序》是围绕牡丹为主要内容的赋。郭继明.中国牡丹大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0.

⑦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李嘉钰,张西方,赵孝庆等.中国牡丹[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3.

⑧唐·刘禹锡:《赏牡丹》.郭继明.中国牡丹大观[M].新华出版社,2005:31.

⑨唐·白居易:《牡丹芳》.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十六卷[M].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197.

⑩唐·白居易:《买花》.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十六卷[M].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197.

(11)留守,地方行政长官。

(12)《墨庄漫录》,全文十卷,主要内容是唐人行役,怀归感叹。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78.

(16)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十六卷[M].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1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