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婷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的国家,因种桑养蚕而兴起的蚕桑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蚕桑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江南是我国蚕桑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村村种桑养蚕,镇镇设有茧行”成为江南地区蚕种行业的写照,也曾是历史上江南地区随处可见的景象。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上海通商口岸的开辟,江南地区蚕桑产业的出口成本大大降低,周期缩短,近代江南地区蚕桑业发展迅速。随着技术进步,江南地区的桑蚕业也率先开始了逐步由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苏南地区缫丝业转型升级,在江南地区的很多乡镇建造了大量的蚕室、蚕种场。21世纪以来城市快速发展下的生产效率差距,加之土地、劳动力成本提高,蚕桑养殖业逐渐衰败,蚕种场也逐渐萎缩,大批蚕种场关停歇业。但蚕室、蚕种场等生产性建筑空间遗存不仅见证了江南地区蚕桑业从传统家庭养蚕、作坊养蚕走上工业化历程,也承载了江南桑蚕文化的发展变迁。
永新蚕种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镇桑园路,建成于1936年。场长徐玉文为学习日本先进养蚕技术和思想曾到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永新蚕种场,为甲型独资私营蚕种场,生产“飞虎牌”蚕种。并在民间大力推广改良蚕种,普及科学养蚕知识。抗日战争爆发时,蚕种场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浒墅关各家蚕种场逐步由私营改为公私合营。1956年,全国对私改造高潮时,蚕种场全部改为公私合营,并合并为江苏省浒关蚕种场,下设五个分场。其中永新蚕种场更名为浒关蚕种场二分场,担任着全省四分之一蚕种原种的生产任务,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年生产蚕种原种可达80多万张。现如今,伴随新世纪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生产效率的差距,加之土地、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蚕桑养殖业逐渐衰败,大批蚕种场关停歇业。取而代之的是工厂的机械化生产,蚕种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永新蚕种场也失去了其原有的生产功能,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图1)
图1 永新蚕种场现状航拍(来源:自摄)
永新蚕种场现有6栋民国时期建筑,其余8栋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其中4栋民国建筑:1栋蚕室、2栋辅助用房、1栋办公楼。这4栋建筑整体保存完好,建筑立面材质、结构框架保留完整。其中办公楼的建筑形式、内部构造和栏杆等细部设计都很考究,黑色屋顶与灰色水泥墙面相得益彰,别具特色的欧式立柱使得这座中西合璧的办公楼更加宏伟壮观,遗产价值更为丰富。相较而言,其余建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建筑保护价值不高。对于现存永新蚕种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部门对其价值认同低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浒墅关镇大力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浒墅关镇作为江南地区蚕桑文化的典型代表,出现了以费达生、郑辟疆为首的一批中国早期蚕桑专家,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浒墅关镇出现了蚕桑产业集聚,兴盛时期在浒墅关镇运河沿岸大大小小开办了25家蚕种场。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浒墅关镇拆除大量蚕种场,目前浒墅关镇极具价值的蚕种场由25家拆除到仅剩2家,(图2)原有场地被一批批房地产开发所取代,在政府看来这些生产性建筑只是生产活动的遗留物,他们看到的仅仅是破旧的设备、废弃的厂房。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蚕种场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在与政府长期关于场地开发、开发强度等问题的博弈中,永新蚕种场整个场地幸存没有被开发,是目前浒墅关镇仅存的两家蚕种场之一,也是场地建筑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然而由于蚕种场尚未进入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对于蚕种场的保护态度相对消极。
图2 浒墅关镇蚕种场规模演变(来源:自绘)
(2)部分建筑损坏严重
蚕种场内保留下来的标准蚕室、催青楼、半地下储藏室等都具有较好的再利用价值,而因为工艺的要求,这些建筑具有坚固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建筑形制。整个场地建筑遗存涵盖了储藏、催青、上簇、制种等完备的生产流程,除了生产性建筑遗存,场内还保留了存活近百年的古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保护价值,场内完整性极佳。然而由于蚕种场停产闲置,年代久远,永新蚕种场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蚕室廊架破损严重。(图3)
图3 永新蚕种场建筑现状(来源:自摄)
(3)蚕桑工人的情感寄托
浒墅关镇作为曾经的蚕桑发展重镇,蚕种场的发展史就是浒墅关镇蚕桑业的发展史,也是浒墅关人的共有集体记忆。蚕种场记录了浒关人民难以忘怀的过往,成为浒墅关镇老一辈蚕种场工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构成不可小觑的社会影响。在浒墅关镇的走访过程当中,有许多老人都曾在蚕种场工作过,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和记忆,受访者大都表示希望仅存的蚕种场可以保留下来,能成为老一辈工人的情感寄托。
(4)环境与周边不协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浒墅关镇也开始了大批的房地产开发,永新蚕种场四周被现代化建筑所包围,失去生产功能、建筑损坏的永新蚕种场环境较差与周边场地不相协调。
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产业空间的不断集聚,以永新蚕种场为代表的江南乡镇生产性建筑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会面临拆除的风险?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下,如何能够保留住蚕桑物质承载空间?基于蚕桑文化传承视角,对于江南地区生产性建筑的更新再利用成了当下保护为数不多的蚕桑物质承载空间的有效路径。经过实地调研,结合永新蚕种场的现状,提出对永新蚕种场的更新再利用策略。
(1)客观评价建筑价值,多主体协同参与
在进行蚕种场的更新时,要将其价值评价作为更新的首要考虑要素,提倡政府、原工人、游客等多主体协同参与蚕种场价值评判,避免单一主体的全权主导。避免以建筑是否进入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为唯一评价依据,忽视了建筑的正确价值判断。
(2)划定保护区域,保留建筑风貌
对于目前蚕种场内损坏的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修复,对于内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生产设备进行原址保留。根据建设年限、保留现状以及特色进行建筑价值评估,采用分级评定原则,将建筑分为:保护、改建、拆除三大类。一是保护类建筑(原民国蚕室1栋、原民国辅助用房2栋、原民国办公楼1栋)建筑保存状况较好,结构和立面完整,对原有建筑采取以保护为主,置入展墙以及展示装置进行功能介入,可将其开发为博物馆或者展览馆,同时增加体验、展示等内容,不仅保留下来了优秀的历史遗存,同时再现蚕农当时生产生活的场景,成为宣传蚕桑文化有效途径;第二类:改造类(催青室1栋、原新中国蚕室3栋、原储藏室1栋、原冷冻室1栋),建筑现状保存较差,局部结构以及立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每栋建筑的情况进行适应性改造,保留各栋建筑特色为主,修缮加建置入新功能,提取原有建筑元素进行现代性转译,新建筑的介入与旧建筑有明显的区分,场所呈现出新旧对话的态度;第三类拆除类建筑(位于基地北侧原宿舍楼3栋、厕所1栋)建筑建设年限最短,建筑质量较低,可对其进行拆除,根据原有体量以及场地建筑元素特色,重新演绎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图4)
图4 永新蚕种场建筑更新分类(来源:自绘)
(3)植入新型业态,激活场地活力
基于永新蚕种场现状,从当地需求出发,设置社区中心服务周边居民,配置休闲商业,提供公共交往场所,可在公共空间植入蚕茧装置,带动蚕种场整体活力,点亮废弃的蚕种场,使其成为集蚕桑文化保护和公共交往娱乐城市公共公园为一体的现代蚕桑文化创意园。避免过度商业化与同质化,拉近公众生活持续活力,延续性地创造出新的可能。
(4)加强策划运营力度
蚕桑生产性建筑作为承载蚕桑文化的体现,在当下的更新设计当中策划和运营力度的停滞致使许多建筑在更新完成之后出现场地生命力短暂、存活时间不长,引入品牌业态定位不准、场地物业服务差等情况。归根结底,策划运营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策划力度不足、运营团队的方案欠缺致使原本更新完成度较高的项目由于后期运营出现了问题,没有跟上脚步而使得项目场地并未真正地被激活。从调研、场地定位、设计到推广、租赁和运营维护都影响到场地是否能够盘活,后期运营决定了场地的客流量回访率,通过良好的策划和后期运营,可以将场地资源优化整合。
江南地区作为蚕桑发展的重要区域,有着悠久的蚕桑历史,种桑养蚕是江南地区的农家传统,由此产生的蚕桑文化成为江南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蚕室、蚕种场等生产性建筑作为承载蚕桑文化的空间和场所,对蚕桑文化起到了传承发展作用。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大批蚕桑物质承载空间被闲置废弃,以永新蚕种场为例,从蚕桑文化传承的视角对江南乡镇生产性建筑空间进行更新利用,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背景下,继承蚕桑文化物质承载空间,促进江南蚕桑文化发展,使蚕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实践探索。
注释:
①浒墅关镇仅存的两家蚕种场一家为浒关蚕种场总场,原大有蚕种场现已经被开发为蚕里街区,永新蚕种场现处于闲置状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