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舞蹈作品中“夸张”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时间:2024-05-04

刘晶晶

(北京小学,北京 100053)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巧妙设计出的成果中隐藏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化、鲜明化,并且充满浓浓的趣味性,同时也起到了隐喻和象征的作用,就此我们将“夸张”和“拟人”这两种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各项艺术作品来分析,合理的运用艺术创作手法的重要意义。

一、“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夸张”的含义

夸张是对事物赋予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情况下作者为了将内容着重提示,并且引起关注,便对所表达内容进行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夸大或缩小,属于一种修辞方式。

夸张是将事物的整体或局部放大或缩小,通过提炼特色区域,让所表现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得到充分的突显,并用极端夸大的手法产生幽默感,使其在初次面世就吸引到观众的眼球,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夸张的物象可以作为表现的主体,也可以作为环境或氛围,通过视觉引导的方式将创作者的侧重面加以强化的展示出来。

夸张分为三个大的方向,其中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扩大夸张指事物所表现的超出其本身程度较多的形式;缩小夸张指事物所表现的低于其本身程度较多的形式;超前夸张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扩大夸张往往是对事物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加以夸大。还有另一种情况,通过联想产生的扩大夸张,例如:弹吉他时联想自己有一双用吉他谱出的音符做成的翅膀,能引领着自己在音乐的天空中飞翔,潜水时联想自己有一双海洋生物做成的翅膀,能促使身体在深邃的海域中遨游,在户外联想自己形成了船桨和野生动物做成的翅膀,突出人物内心对自然的向往。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往往是对事物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加以缩小,把客观事物说得比本身情况低的较多的情况。超前夸张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展示的夸张形式。表现结果在原因之前的夸张方式。例如:才看见水稻,就闻到了大米饭的香味,表现出人们对食物的期待;站在施工地点,就已经看到了新楼房建成的景象,表现出人们对新家的期盼。看到鸟蛋,就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表现出人们对新生命的寄托等等。

图1 ①

(二)“夸张”的主要表现手法

1.局部夸张

将表达对象局部的某些特点放大或缩小,使调整后的区域与人们的正常视觉印象不相符,从而对这一物象的某些特点给予足够的关注。

2.夸张对比

将两个以上的内容中的某一内容,进行夸张,从而与另外的物象产生性质、功能、大小、质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夸张对比,形成反差效应。

在口香糖创意广告中,因主人公口中有异味,导致与他面对面的人都远离他。画面采用了拉长脖子的夸张手法,突出其他人一瞬间的快速远离,从而反映了吃口香糖的重要性。夸张是为了说明一些问题,达到放大关注点或讽刺社会现状的目的,在公益广告中也时常出现,使得要说明的问题更鲜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得到人们的重视。某图片通过将面部器官鼻子放大,将人骑着摩托车的画面缩小放置于巨大的鼻孔之中,将机动车尾气危害身体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扩大夸张,用这样夸张的方式来说明机动车尾气慢慢侵蚀着人类的健康。还有某图片通过在人类面部的上眼皮画汽车图形,在下眼皮画自行车图形,随着眼睛闭上的动态过程,汽车和自行车的距离逐渐拉近,喻示着疲劳驾驶的危害。

图2

(三)夸张的作用

1.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作品主题,突出思想创意,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警示和启迪。

2.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戏剧性,超出现实又可以反映现实,既可以烘托气氛,又能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3.可在艺术作品中产生奇特的效果,让观众们引起丰富的联想、深入的感受和强烈的共鸣。

(四)舞蹈作品中的夸张手法

在黎族女子群舞《万泉河水》中运用了一个巨大的斗笠作道具。可实现十几个舞蹈演员分别坐在斗笠的各个缝隙之间做动作,寓意着姑娘们团结一心为红军编织斗笠,在舞蹈的音乐中我们听到这样的歌词:“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可见,将斗笠的扩大夸张更能突出主题,表达人民对红军的爱戴与感激之情,很大程度的辅助了舞蹈的情感表达。

在彝族女子群舞《长长花腰情》的结尾部分运用了一条十多米长的花腰带。因花腰彝族有着“三年不落夫家的习俗”,在男女成亲后的三年中两人不得见面,各住在自己的家中,然而女子就通过为男子缝制花腰带的方式表达相思之情,花腰带的扩大夸张也就寄托着女子对丈夫无数个日夜的深情思念。

在藏族男子群舞《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结尾部分,一名男演员从舞台后区冲到舞台前区,并将手中的水袖向两旁抛出,这个水袖超出了普通水袖的两倍有余。通过水袖延长这样的扩大夸张更能突出藏族农奴从束缚到解放再到释放的心理和身体的变化。

图3

二、拟人

拟人是将动物、器物予以人格化,使其具备人的外表、行动、个性、情感,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和一种新的意义。

(一)拟人的分类

拟人分为把非生物拟人化、把有生物拟人化和把抽象概念拟人化。把非生物拟人化是指为非生物赋予人的特质,例如,这张桌子的脊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这个路牌见证了往来的人生百态等等。通过对非生物的拟人化描述,将其赋予人物化的形象和内心的感受,使表达更为生动。有生物拟人化是指为非人类的生物赋予人的特质,例如,春天的即将到来,小草在风中随之起舞;小鸟唱着歌,仿佛在呼唤着树下的朋友等等。这样的描述使有生物的气质和性格加以展现,呈现在人们脑海里的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活。把抽象概念拟人化是指为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质,例如,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消极主义把我推向万丈深渊等等。通过这样的表达使抽象的概念有了情感与态度,从而更清晰的阐释抽象概念的特性。

(二)拟人呈现的效果

赋予表达对象以人类各方面的特点,更加直观且形象地表达出人类的情感,以及创作者的意愿,让读者们感到表达的物体更加活泼、亲近。运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将动物、器物予以人格化,使其具备人的外表、行为、个性、情感,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和一种新的意义。

三、夸张和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

在舞蹈中运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加贴近人心,既能阐释出角色的独特之处,又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蹈中的拟人手法也时常会通过模拟动植物或各种器物来表达它们的内心情感,就如同赋予了它们一张会说话的嘴巴,将它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能够起到讽刺或倡导的作用,直观的展现出编导想表达的一些观点。由此看来,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能给舞蹈带来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内在寓意。

(一)现实题材少儿舞蹈作品

我们以舞蹈《牙牙与泡泡》为例来探究拟人手法的艺术魅力。少儿舞蹈《牙牙与泡泡》是一个富有寓意的舞蹈作品,通过对其中三个角色的塑造来向小朋友们讲述多吃糖或不刷牙对身体的危害,用拟人的艺术手法诙谐的将舞蹈的主旨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舞蹈作品。在这个舞蹈作品中,出现了三个角色,即牙齿、蛀虫和泡泡,牙齿的塑造是把非生物拟人化,蛀虫的塑造是把有生物拟人化,泡泡的塑造是也把非生物拟人化。其中用牙齿扭动的行为代表吃东西、嚼东西;用牙齿大笑的行为代表牙齿嚼到糖后的心情;用牙齿哭泣的行为代表牙齿被蛀虫侵蚀的心情;用蛀虫窃喜的行为代表吃到甜头的心情;用泡泡与蛀虫搏斗的行为代表蛀虫的顽固。

在舞蹈作品《牙牙与泡泡》的音乐中也运用了拟人的创作手法。舞蹈作品中运用了不同的音乐色彩来辅助舞蹈的表达,其中出现了很多音效,使本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像人一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就近一步的明确的舞蹈的主题,为舞蹈作品增光添彩。如:牙齿说话的声音,牙齿大笑的声音,蛀虫窃喜的声音,牙齿大哭的声音,泡泡和蛀虫搏斗的声音,召集泡泡的哨声,战斗胜利的声音等等。《牙牙与泡泡》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舞蹈作品,编导用非常讨巧的方式引起了孩子们对牙齿健康的关注,让孩子们在舞动中感受牙齿的处境,在观赏中学会预防蛀牙的方法;并用过音乐与舞蹈双管齐下的方式将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图4

图5

舞蹈中夸张的表达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道具的扩大夸张,舞蹈中运用了一长串的气球来表现刷牙时牙齿上的泡沫,白色的气球几乎横贯舞台,显示出了泡泡涉及的范围之广,同时也能看出牙膏的威力,能将蛀虫浸泡、铲除,360度无死角的消灭细菌,将“泡泡”这个形象扩大化,使其更深入人心;其次是通过模仿形成事物的扩大夸张,舞蹈中的三种形象都是通过人来模仿的,正是这样的模仿将本来微小的生物放大了好几倍,每颗牙齿、每个泡泡都是一个小朋友,还有专门扮演蛀虫的小演员,我们还可以把整个舞台想象成人的口腔,如同在小朋友的嘴巴里上演了一出有趣的故事。人的模仿将三种日常生活中不太受关注的东西呈现到了舞台上,这样的编排方式也同时提高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最后是舞蹈动机的强化所形成的夸张,在高潮舞段中泡泡的动作动机始终围绕着一个字“刷”,将可以表示“刷”的动作无限放大、重复,有一排泡泡对一排牙齿的形式,还有一个泡泡对一颗牙齿,双人对舞的形式,无论是什么形式都离不开这个“刷”字,用重复强调的方式突出刷牙的重要性。

(二)民族题材少儿舞蹈作品

在本人创作的傣族舞蹈作品《彩雀丰翎》中,其表现手法多次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方式,着重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突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1.突出形象的夸张化表达

舞蹈的一开始由36个学生呈现出尾部闭合的大孔雀的形象,通过队形位置的排列,动作的变化形成了不断变化的尾部羽毛起伏的动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作品的形象性。随后又在不经意的变化中呈现出了一个巨大的鸟巢的形象,突出孔雀妈妈和孩子的鲜明形象,在结尾处又通过道具促使一个开屏的大孔雀形象在舞台上绽放。使观众在视觉冲击中,对作品的画面加深印象。

2.突出情感的拟人化深入性表达

在舞蹈的后半段中所有“小孔雀”将手臂搭成一双大的翅膀,救护雷雨中为救孩子而跌倒的“孔雀妈妈”,将搀扶和保护的情景展示出来,通过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推进剧情的变化,以及情感的抒发。突出反哺精神,体现知恩图报的美德。

图6

运用夸张和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突出作品主旨,将重要的信息快速地传达给观众,突出作品的聚焦点,并且能够突显作品丰富的表现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作为艺术创作者要善于积累、运用能够辅助我们编创的各种艺术手法,创作出贴近生活,富有寓意的作品。

注释:

①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