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谭宁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100)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此期间也诞生出了很多优秀的舞蹈艺术。民间舞蹈产生于生活,而又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苗族舞蹈也是如此。
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湘西苗族人民为了谋求和平的生活,躲避战乱和奴役,在穷山恶水荒山峡谷之中定居生活,是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耕文明。这种传统的农耕生活极为艰苦,不仅如此湘西人民在此穷山恶水之中的精神生活也十分匮乏,但是坚忍顽强的苗族人民勤劳勇敢,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与执着追求,因此他们选择在农闲时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艺术来弥补精神生活的空虚与匮乏,由此便形成了独特的湘西苗族舞蹈。该舞蹈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字的民族。其二是湘西人民在封闭艰苦的环境中形成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都大大影响着苗族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使其具有极为强烈的乡土文化色彩,具有十分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
在舞蹈文化艺术领域中,民间舞蹈艺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诞生于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在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还有着较强的地域风情与民族文化特色。
湘西苗族人民是尊先敬祖的民族,古时候湘西苗族人民生活条件恶劣,人们企图祭拜祖先,祭祀天地以得到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免除灾难和获得富足的生活。现如今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苗族人民尊重祖先,祭拜先祖希望获得更加美满幸福的家庭和生活的思想并未改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图腾,寓意着兴旺和吉祥。“接龙舞”是湘西苗族地区人民祭祀天地祖先的一种舞蹈。在每年的二月、十月、苗族人民都会共同集会一起跳起这种舞蹈,期许更加美好富裕的生活。
苗族地区现如今仍有很多传统的民俗祭祀活动,通过这些乡土活动与祖先神灵沟通,希望祖先的福佑能够保佑自己事业兴旺,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苗族传统舞蹈的独特特点与苗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和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湘西地处山区,苗族人民具有聚群而居的生活习惯,所以苗族的舞蹈通常以表现日常山区生活情景为主。在传统苗族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便是鼓舞,这是一种利用鼓作为舞蹈表演道具的苗族传统民间舞蹈,颇受当地苗族人民的欢迎。苗族拥有多种多样的传统民俗和民族文化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上一般都要进行舞蹈表演。不同的节日所要表演的舞蹈不尽相同,多种多样。它们的主题和技巧表现方式都大相径庭。其中有拜祭祖先,告慰神灵的祭祀舞蹈,也有庆祝丰收,期盼美好生活的欢快型舞蹈,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舞蹈慢慢地已经从拜祭祖先的目的改变为娱乐自己庆祝美好生活的目的了。
点荡动律:这个风格特征来源于苗族人们身上所带的银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着身体的摆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摆胯动律:这个风格特征来源于苗族姑娘喜欢穿美丽的花裙子,因此产生了一边摆动胯部,一边摆动双手的舞蹈动律。
颠簸动律:这个风格特征来源于苗族多为山路崎岖地带,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颠簸或者晃动的感觉。因为有了这些经验,苗族人才创造产生了苗族舞蹈中的颠簸动律。
苗族人民喜欢聚群而居,而他们生活的地域环境又位于湘西多山地区,道路崎岖不平。人们在日常行走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上下颠簸的情况。因此在苗族传统舞蹈中也逐渐融入了日常行走过程中的颠簸浮动节奏韵律。在苗族舞蹈中进而演变出了“肩”和“踩踏”动律。
通过鉴赏苗族传统舞蹈表演发现,苗族舞蹈中的肩动律表演特征是,身体伴随颠簸动律上下起伏颤动,舞蹈表演者的腰部,膝盖和脚腕处上下有力地颤动起伏,这是一种表演者重心上下移动,加以重心左右摆动的舞蹈动作。节奏韵律层次鲜明,形成了富有独特艺术色彩的律动舞姿。其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生活习俗
苗族人民聚群而居,喜欢热闹喜庆。而苗族又正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智慧的民族。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时常伴随着歌舞的表演和舞蹈。尤其是喜欢在民族重大节庆假日期间进行舞龙舞狮表演。比如说,在正月十五当天举行的“烧龙”活动。这种舞蹈在表演时,首先将龙的身体点燃,然后十几个壮硕男人手持木棍奋力舞动身体,摇晃双臂,让身体开始进行垂直和横向的摆动。这是苗族传统舞蹈中肩动律的显著实例。
2.生活习惯
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大山深处,一切生活资源都取自自然,来自大山。因此苗族人民对湘西地区的山川有着不可磨灭的热爱之情。但是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山高路陡。苗族人民运输生活用品来回往返的路上通常需要使用背篓背负东西来回移动。由于坎坷的山路起伏不平,因此人们在运输生产生活必需物品时,经常会双肩左右抖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苗族传统舞蹈中的肩动律。
3.服饰
服饰是苗族又一大文化特色,是苗族精神的象征。人们在表演舞蹈时要穿上苗族传统服饰,而苗族传统服饰上所带的银饰配件上下颠簸起伏,也对苗族传统舞蹈中动律的形成有些极大的影响作用。
苗族婚嫁的传统习俗是,当一位苗族姑娘遇见自己喜欢的青年男子时,就可以通过踩踏男子的鞋来表露自己的喜爱之情,因此“踩踏”动律由此而生。踩踏动律与颠簸动律都是由双膝的屈伸为主要点展开的肢体运动,其舞蹈动作的变化都主要在双脚。通过鉴赏苗族传统舞蹈的表演发现,苗族传统舞蹈中的踩踏动律是利用表演者下肢的摆动以及膝盖的大幅度弯曲来表现的,在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时也伴随着鼓点节奏,能够更好地体现苗族传统舞蹈活泼欢快的舞蹈艺术风格。其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地理文化
湘西地区重岩叠嶂,道路崎岖坎坷,自然的地理生活环境是影响苗族踩踏韵律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苗族的生产生活内容都被印上大山的烙印。展现出独特的山地居住文化,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舞蹈表演艺术风格。
2.生活习惯
艺术的创作永远是扎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苗族人民传统的日常生产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对舞蹈的创作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比方说,苗族妇女在进行洗衣劳作时,通常利用双脚进行踩踏揉搓来清洗衣服。于是创作者从洗衣的动作中获得灵感来源,进而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踩踏动律。
3.服饰
苗族的服饰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苗族传统服装上银饰的配件相当繁多,在重大节庆时,苗族妇女身着的盛装,仅仅银饰就要重达十几公斤,在服装的重压之下,舞蹈的步伐和姿态进一步的愈发稳健,身体姿态也呈现出曼妙的舞姿。因此可以看出服饰因素也是形成苗族传统舞蹈中踩踏动律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探讨可以发现,苗族地区的舞蹈是一种植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民间传统舞蹈,受到方方面面民族文化与民族习俗的影响。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舞蹈中有所展露和反应,小到踩踏搓衣大到宗教信仰,无不包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
原生态的意义指的是未经刻画,植根于民间的传统乡土物质意识形态。而湘西颠簸动律就是一种典型的原生态动律,不论是在表达思想和表达形式上,都可以看出浓浓的传统意识形态。传统民族舞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结晶。苗族传统舞蹈中的芦笙舞、木鼓舞等,都包含着极其浓郁的历史文化风情。其中有很多的舞蹈表达技巧和舞蹈表现形式都源自生产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苗族传统舞蹈成了维系高雅艺术与传统民俗生活的纽带。同时苗族传统舞蹈还积极运用了一些原生态的物质元素来丰富艺术表达的内涵。对于这些传统原生态元素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苗族传统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表达技巧,形成了苗族传统舞蹈不同于其他舞种的独特意味。借鉴于优秀苗族传统舞蹈中的原生态元素应用启发,舞蹈艺术领域也诞生了很多具有原生态元素的舞蹈种类和作品。
湘西苗族传统舞蹈的独特色彩也体现在其对情感色彩表达的丰富性内容。由于湘西苗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社会背景,因此其舞蹈表达的情感内涵与构建的人文思想也十分独特。苗族舞蹈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形体姿态,手势动作,舞步步伐等来体现出表演者的内心情感起伏。这些热情洋溢的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由此,湘西传统苗族舞蹈的情感色彩丰富程度可以窥见一二。通过苗族传统舞蹈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的丰富情感色彩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上可以有不尽相同的艺术情感体现。例如在《黛帕》中,舞蹈表演者通过舞蹈动作的灵活调动,展现出优美的形体姿态。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也多姿多彩,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苗族少女在遇见心仪对象时内心的娇羞激动心情,彰显了苗族儿女敢爱敢恨的鲜明性格特色。总而言之,不论是在传统的苗族舞蹈,还是在现当代的苗族舞蹈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总不会缺席,这是苗族人民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由于湘西苗族地区居住环境多山地,因此道路崎岖不平,苗族人民日常的行走过程中,人们常常会上下颠簸起伏,通过这种颠簸起伏的形态逐渐形成了上下颠簸晃动的节奏动律,容纳进了湘西传统民族舞蹈中。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而写实的现象使得苗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由于苗族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地理文化底蕴,苗族舞蹈来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而又含有高深的文化艺术内涵。
颠簸动律独特的节奏可以为舞蹈添加较为丰富的表演效果,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表演离不开节奏韵律的把握,节奏感和韵律感一直是舞蹈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比如说在《黛帕》中,舞蹈的开始阶段奏起一阵欢快的音乐,舞蹈表演者双手交叠,上下摆动到脖颈前后,辅以胸腰的摆幅以及双脚的步伐,仿佛在引领着人们共舞,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颠簸动律的节奏美。之后,当女孩子看到了心爱的男孩时,动作及音乐由一开始的欢快慢慢安静了下来,舞蹈动作也更柔和了,想必是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在他面前吧,最后,随着鼓点的音乐节奏,表演者跟随鼓点的快慢,变换自己的动作,由静至快,由快至静,通过颠簸动律使舞蹈更有节奏性。
颠簸动律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不同的动作,例如肢体幅度的大小、力度的大小等。在《黛帕》中,舞蹈出场是通过蹲跳结合来进行表现的,该舞蹈中大部分的肢体动作都是依靠舞蹈表演者腿部的蹲起动作来进行的。大多数苗族舞蹈都是上身保持松弛,膝盖微微颤动,下肢灵活的走动和胸腔的灵活运用,形成了颠簸动律的舞蹈形态。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力度体现了颠簸动律的动作之美。这种舞蹈在发展演替的过程中吸收苗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内容,表现出这种舞蹈动作优美自然的特点。舞蹈表演者通过强健有力的肢体动作,为观众带来一场节奏明快,韵律感强的舞蹈艺术表演。
苗族服饰主要为银项圈、银镯和裙摆,由于湘西苗族相对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山路崎岖,人在日常行走的过程中出现“叮当,叮当”银器的声响,这是颠簸动律出现的服饰美。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其服饰的演变与传承具有较大的影响。比如《黛帕》中,参与表演的舞者身上一般都佩戴有复杂的银饰,当他们扭动肢体迈开舞步时,衣服上的银饰便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苗服的裙摆上下起伏伴随着银饰的韵律能更好地渲染表演的艺术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这是苗族服饰对于颠簸动律一大特殊的亮点,通过颠簸动律才能使服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本文通过对湘西苗族舞的起源、种类、风格特征及形成原因对湘西苗族舞蹈的颠簸动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湘西苗族传统舞蹈具有较为丰富的颠簸动律,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含有较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深受湘西地区人民的欢迎。当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湘西传统舞蹈显现出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性,是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中的一块亮丽的瑰宝。湘西苗族传统舞蹈是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在艰苦朴素的日常生活与劳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结晶,时代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人民生产生活与历史文化背景相摩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